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全世界婴幼儿肠胃炎最主要病原体.在我国,儿童秋季腹泻发病达到高峰,也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论文改进了RT-nested-PCR检测水中轮状病毒方法,于2006年10月对北方某市城区水环境(包括污水、地表水和饮用水)轮状病毒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该市某污水厂进水和不同工艺段出水、主要公园景观水体、主要自来水厂进水和出水以及城区管网水,均检出轮状病毒.综合分析从水源到管网过程,认为管网水中轮状病毒可能与水源水污染有关.管网水中有轮状病毒检出,说明秋季该市饮用水中存在潜在轮状病毒传染源.同期对管网水进行细菌学指标检测,没有发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可见目前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细菌学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病毒污染状况.

  • 标签: 轮状病毒 污水 地表水 饮用水 检测
  • 简介:当前随着纳米科技发展,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物化性质,在各行各业使用量呈指数增长,致使其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密切影响近岸海洋环境,纳米金属潜在生态效应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由于海洋环境理化因子以及纳米金属独特物化性质导致纳米金属环境行为,海洋生物对纳米金属吸收,以及纳米金属生物效应和可能致毒机制,旨在为评估海洋环境纳米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完善纳米材料监管机制及保障纳米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标签: 纳米金属 海洋生物 环境行为 标志物 生物毒性 致毒机制
  • 简介: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高效环境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等环境领域。但研究发现,大量进入环境nZVI可能会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如和nZVI接触后,会造成小鼠器官受到损伤,杨树幼苗生长减缓,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破裂等不利作用出现。此外,nZVI还会改变环境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等指标,而且毒性效应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干扰。虽然目前对nZVI致毒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但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可能假设,主流观点是铁离子释放、氧化损伤和基因损伤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nZVI毒性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nZVI使用和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纳米零价铁 生态毒性 氧化损伤 铁离子 影响因素
  • 简介:菊酯类农药已广泛用于农用、卫生、渔业等领域,因高疏水性累积于沉积物此类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评价对环境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高聚物作为固相微萃取材料,基于热力学平衡微损耗性方法测定了沉积物孔隙水中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氯菊酯和甲氰菊酯自由溶解态浓度(Cfree);同时将PDMS上菊酯类农药浓度与菲律宾蛤仔体内生物累积浓度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菊酯类农药在沉积物孔隙水中Cfree(23.3~255ng·L-1)并用于评价此类物质(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菲律宾蛤仔对四种菊酯类农药富集系数(BCF)为27.8~301,相对较小;菊酯类农药在PDMS上浓度和菲律宾蛤仔体内浓度满足lgCb,lip=11.64lgCPDMS-51.29(R2=0.980)定量关系,相关性极显著(P=0.009)。但生物—沉积物富集系数(BSAF)和PDMS-沉积物富集系数(PSAF)分析比较发现,基于PDMS和生物体内菊酯浓度极显著相关仿生应用还有待污染物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生物转化数据进一步补充和校正。

  • 标签: 菊酯类农药 沉积物 生物有效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 菲律宾蛤仔
  • 简介:水质基准研究主要是基于物种实验室测试毒性数据开展.对于一些毒性数据相对缺乏化学品,水质基准研究就会受到一定影响.本文从水质基准研究方法角度,阐述了种间关系预测(ICE)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介绍了ICE模型毒性预测方法在水质基准研究应用,并通过锌ICE案例研究证明了模型在中国可利用性.同时,对ICE模型不确定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ICE模型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 标签: 水生生物 种间关系预测(ICE)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毒性预测
  • 简介:大气是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utants,POPs)监测重要环境介质,大气POPs采样技术是准确表征大气POPs赋存水平关键所在。近年来大气POPs采样技术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了大气POPs两类采样方法:主动采样法(activeairsampling,AAS)和被动采样法(passiveairsampling,PAS),总结了新型吸附材料和新型采样器研发成果,讨论了不同类型采样方法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样方法获得POPs监测数据,并提出今后应用不同POPs大气采样技术在监测数据可对比性研究方面值得关注问题。

  • 标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 主动采样 被动采样
  • 简介:水环境是环境雌激素最大储存库,环境雌激素可通过水体传递,对水生动物产生严重危害.雌激素生理功能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ER是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通过雌激素应答元件调节靶基因转录.大量研究证实,在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污染评价,ER可作为检测环境雌激素效应生物标记物之一.但不同亚型ER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对配体结合存在差异,因此在环境雌激素效应检测,应注意化学污染物类型以及受检动物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检测ER方法包括ER蛋白直接定量检测和ERmRNA定量分析,检测技术选择要依据实验设计而定.论文对环境雌激素效应检测ER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环境雌激素污染检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环境雌激素 生物标记物
  • 简介:为探讨钻井液及其组分毒性效应,采用荧光技术研究了一种水基钻井液WBF及其7种主要组分(HXJ、PAC141、KPAM、PolyAL、XC、PolyA、Mud)对海洋微藻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毒性作用,以未加入WBF或其组分肋骨条藻叶绿素荧光强度为参照,计算得到钻井液及其组分对肋骨条藻不同时间EC50值.结果表明:WBF7种单组分,PolyA对肋骨条藻96hEC50=2×103mg·L-1,为有毒组分,PolyAL96hEC50=3×104mg·L-1,为低毒组分,其余5种组分无毒;WBF有毒和低毒组分复配时其毒性与作用时间有关,PolyA与PolyAL在24h之内表现为协同作用,之后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WBF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有毒组分,而低毒和无毒组分对钻井液毒性有协同增强作用.

  • 标签: 钻井液 组分 生物毒性 中肋骨条藻 荧光技术
  • 简介:以淡水底栖动物花翅羽摇蚊(Chironomuskiiensis)幼虫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六氯苯(HCB)对其28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摇蚊幼虫存活情况和活动行为,以死亡率、羽化率和羽化时间为受试终点,计算28d试验后沉积物HCB对摇蚊半数致死浓度(1ethalconcentration50,LC50)以及50%羽化时间(50%emergencetime,EmT50)。结果表明,HCB对摇蚊28dLC50为59.8mg·kg-1,对摇蚊羽化率半数效应浓度(halfmaximaleffectiveconcentration,EC50)为59.8mg·kg-1。与大多数污染物不同,HCB有促进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和羽化作用,随着HCB染毒浓度升高,摇蚊幼虫筑巢行为加强,EmT50缩短。暴露于高浓度HCB(〉21.6mg·kg-1)时,摇蚊EmT50与对照相比明显缩短,尤其对雄性摇蚊影响更大。但与对照相比,HCB对羽化摇蚊性别比没有很大影响。

  • 标签: 六氯苯 花翅羽摇蚊 沉积物 慢性毒性 羽化率 羽化时间
  • 简介:代谢组学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有机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近年来,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化学物风险评价和野生动物疾病诊断,成为环境科学,特别是生态毒理学充满活力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2种检测技术,着重讨论了生态毒理学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在生物标志物发掘和毒性评价,以及有机体对环境影响因子代谢响应、野生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和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这些代谢组学在生态毒理学领域应用将促进对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认识。

  • 标签: 代谢组学 生态毒理学 毒性评价 环境胁迫因素 疾病监测
  • 简介: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一部分,通过考察机体受刺激后体液或组织内源性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生物信息统计方法,可系统全面地揭示内因和外因作用于机体毒性效应和机制。代谢组学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特点,逐渐在低剂量环境污染物长期暴露毒性效应评估方面发挥出优势。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主要研究手段,在毒理学研究发展历程和优点,以及在环境毒理学研究应用及前景展望。重点讨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毒性评估以及环境胁迫耐受性评价应用。

  • 标签: 代谢组学 环境毒理学 NMR LC/GC-MS 环境胁迫
  • 简介:为选育杉木优良无性系,量化选育参数指标,以湖南省金洞林场131个杉木无性系4a、6a、8a、10a、15a、20a和25a测定数据为基础,对其生长性状采用采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并估算不同无性系林分遗传力、遗传增益等遗传参数.同时,对木材性状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25a优良无性系变异增幅较大,平均树高、胸径、立木蓄积分别大于对照(实生苗林)16.02%、27.58%、84.86%,各生长因子遗传力(重复力)h2>0.85且木材力学特性与对照木材材质没有差异;以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为指标,筛选出6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为4.58%.研究表明,25a杉木性状较优,优良无性系入选率较高.

  • 标签: 杉木 优良无性系 量化指标
  • 简介:湖泊是地球上珍贵淡水资源来源研究之一.但由于人类对湖泊过度开发,不良利用,导致湖泊污染严重,湖泊生态功能被破坏.随着对湖泊生态系统保护深入,湿地重要性被广泛认可.本文详细论述了天然湿地具有削减湖内污染物,维护湖泊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固定碳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作用,在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天然湿地存在面积锐减,湿地景观丧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开展湿地保护对策,希望以此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及研究者更多关注.

  • 标签: 湿地 湖泊 生态系统 保护 作用
  • 简介:五氯酚(PCP)属内分泌污染物,也是可对生物产生复合毒性有机污染物。五氯酚及其钠盐曾被用作杀螺剂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疫区大范围长时间使用。为了解PCP在中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在阐述中国PCP生产使用状况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国水环境介质PCP污染分布及影响因素。中国多地河流水环境均存在PCP,其中沿长江流域长江、洞庭湖、鄱阳湖PCP残留量较高,虽均在限值范围内,但PCP污染范围有从主要江河、湖泊等向沿海海域蔓延趋势。PCP使用历史、用药区域类型、区域PCP消耗量等均会影响PCP残留量,血吸虫病疫区PCP残留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在PCP及其钠盐显著减少使用后(2003年以后),施药历史仍然影响着水体介质PCP残留情况,PCP虽已停用,但其对环境所造成不良影响还在持续。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水环境介质PCP污染偏高且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部分区域近年来重现血吸虫病后施药控制有关。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关PCP及其环境副产物在环境介质迁移转化规律、人群暴露评估、污染介质修复技术以及其替代品研制都将是研究重点领域。

  • 标签: 五氯酚 内分泌污染物 水环境 污染现状 残留 血吸虫病
  • 简介:铬(chromium)是一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重金属,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急慢性中毒,具有神经毒性、基因毒性、致癌性和免疫毒性。了解六价铬(hexavalentchromium,Cr(Ⅵ))细胞毒性,进一步探究Cr(Ⅵ)毒作用机制,可为防治Cr(Ⅵ)对人群健康损害提供实验依据。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oltage-dependentanionchannel-1,VDAC1)参与调控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影响细胞凋亡;同时VDAC1也是BCL-2家族重要结合位点,它可与BAX/BAK相互作用形成孔道,使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如细胞色素C等,进入胞浆,引起细胞凋亡。但VDAC1影响细胞凋亡的确切路径与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使用L02人正常肝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慢病毒包装法建立VDAC1低表达细胞系,检测在相同浓度Cr(Ⅵ)处理条件下,与非染毒组相比,不同受试细胞生存率、凋亡情况、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生成量、线粒体功能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与VDAC1正常表达细胞相比,VDAC1低表达组在Cr(Ⅵ)染毒情况下,细胞生存率升高,凋亡率下降,细胞内ROS生成量减少,MPTP活性增加不明显,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和AIF含量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VDAC1参与了由六价铬诱导线粒体依赖性肝细胞凋亡,并且抑制VDAC1表达可减轻因Cr(Ⅵ)暴露而引起L02肝细胞损伤。

  • 标签: 六价铬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凋亡
  • 简介:三唑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三唑类广谱杀菌剂之一,在我国使用量有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综述了三唑酮在水环境环境行为、毒性效应及其对我国部分水体生态风险。三唑酮使用后被土壤吸附和解吸,经雨水淋溶作用进入地表或地下水环境,在丰水期检出率与检出浓度较高,目前我国地表水中三唑酮最高检出浓度为12μg·L-1。三唑酮在环境半衰期为15~43.3d,能够在水生生物体内累积代谢,在不同浓度下对不同类群、不同生命阶段水生生物表现出不同毒性效应,对应着多条有害结局路径,其中最重要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干扰机体内激素水平,影响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发育,导致种群密度降低。在目前已知暴露水平下,三唑酮对我国地表水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特别是丰水期稻田附近地表水风险尤其需要关注。

  • 标签: 杀菌剂 内分泌干扰物 有害结局路径 生态风险评价
  • 简介:Irgarol1051是一种常用于船舶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为了评价船舶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Irgarol1051海洋环境风险,根据ISO13073-1评价原则和程序,对其进行环境危害评价、环境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通过对公共数据库文献检索获取数据,从理化性质、环境行为、生态毒性3个方面评价Irgarol1051环境危害.采用评估因子法计算Irgarol1051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采用质量守恒法计算Irgarol1051在海水中释放率,通过MAMPECv3.0模型推导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船区、码头、航道等暴露场景预测环境浓度(PEC).经过比较上述暴露场景风险商值(PEC/PNEC)发现,港口海水相风险商值大于1,Irgarol1051环境风险需要关注.

  • 标签: 防污漆 Irgar01 1051 风险评价 海洋环境 上海港区
  • 简介:利用GC-ECD测定了小白洋淀6个采样点9种浮水、挺水和沉水植物4种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异构体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组成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小白洋淀水生植物总HCHs含量范围在ND~7.47ng·g^-1(ww),浮水植物HCHs含量最高,挺水植物各组织含量也有明显差异,根部HCHs含量明显高于茎叶2种组织。2)4种HCHs异构体,γ-HCH残留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3种异构体。在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均以γ-HCH占绝对比例,相对含量达60%~99%;而在挺水植物,δ-HCHs占有较高比例,并且主要富集在挺水植物根部,茎次之,叶中最少。3)小白洋淀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HCHs含量与水体HCH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挺水植物荷花、蒲草HCHs各组分含量与水体HCHs相关关系不显著。4)水生植物对水中HCHs富集系数BCF在8.7~661.2范围;浮水植物BCF最高,沉水植物次之,挺水植物茎对水体HCHsBCF最低。

  • 标签: 六六六 水生植物 分布 组成 富集 小白洋淀
  • 简介:植物根系细胞壁在抵抗金属离子毒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对金属胁迫下植物细胞壁对金属离子固定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金属离子胁迫下,细胞壁提高植物抗性机制:其一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区隔机制”;其二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适应机制”.两种机制对于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探讨细胞壁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机制同时,还对通过外加手段在细胞壁水平来调节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指出通过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大多数植物可以形成菌根共生体特性,可以从细胞壁角度入手更好地阐述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机制.

  • 标签: 细胞壁 金属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区隔机制 适应机制
  • 简介:本文综述了目前巢湖生态系统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主要进展。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研究微量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酯、全氟烷基酸类物质、四溴双酚A、抗生素和有机磷农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大气、降尘、沉积物、悬浮物、水生生物等多介质分布、来源解析、跨界面迁移、归趋模拟与风险评估等方面。期望本文综述,可以为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和水质改善提供重要决策支撑,对于在其他湖泊开展此类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巢湖 微量有机污染物 多介质分布 来源解析 跨界面迁移 归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