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肾衰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瘘护理的效果。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合理,也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名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身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进行内瘘分级护理。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两组间在内瘘相关知识的各个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P<0.05)。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组在2个维数和2个维数上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肾功能不全病人进行内瘘分类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对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认识,提高病人自我照护行为。该方法对改善病人的内瘘血管状况、降低再穿刺次数和并发症、延长应用内瘘导管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在实际运行期间消耗的能源比较多,主要是将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发电机提供运转动力从而产生电能,整个过程会消 耗较多热能。要想积极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在生产电力资源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能源的消耗,还应对火电厂热能动力系统进行节能改革,实现节能技术的合理运用,以此优化热能动力工程工艺,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为解决能源消耗问题,火电厂在发展期间应结合热能动力工程运行现状对自身生产技术进 行改进与完善,本文主要对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现状和节能改革优势进行了分析,又对多种节能技术在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究,望能够为火电厂的节能生产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是否对新生大鼠海马线粒体造成损伤,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受体AMPA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7日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AMPA受体激动剂AMPA组(丙泊酚+AMPA组)和丙泊酚+AMPA受体抑制剂CNQX组(丙泊酚+CNQX组),每组12只。丙泊酚各组大鼠腹腔注射30 mg/kg丙泊酚,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 mg/kg;各组均于首次给药后每隔20 min给予首剂量的1/2,每日3次,连续注射3 d。丙泊酚+AMPA组和丙泊酚+CNQX组分别于首次给药后经左侧脑室注射1 g/L的AMPA或CNQX 5 μL。各组给药3 d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AMPA受体谷氨酸受体(GluR1、GluR2)亚单位的总蛋白(T)及膜蛋白(M)表达量,并计算二者比值(M/T);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磷酸化DRP-1(p-DRP-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同时测定海马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ATP相关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处理后大鼠海马GluR1的表达及其M/T比值均明显升高,而GluR2的表达及其M/T比值则明显降低,ATP含量及ATP相关酶活性明显下降,同时DRP-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Mfn2表达明显下降,说明反复多次腹腔注射30 mg/kg丙泊酚可导致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与丙泊酚组比较,加入AMPA激动剂后,GluR1表达及其M/T比值进一步升高〔T-GluR1蛋白(T-GluR1/β-actin):2.41±0.29比1.72±0.11,M-GluR1蛋白(M-GluR1/β-actin):1.18±0.15比0.79±0.09,M/T比值:0.78±0.12比0.46±0.08,均P<0.01〕;GluR2表达明显升高〔T-GluR2蛋白(T-GluR2/β-actin):0.65±0.13比0.30±0.14,P<0.01;M-GluR2蛋白(M-GluR2/β-actin):0.17±0.05比0.13±0.07,P>0.05〕,但其M/T比值进一步降低(0.27±0.10比0.41±0.08,P<0.05);ATP相关酶活性进一步降低,ATP含量进一步下降(μmol/g:0.32±0.07比0.70±0.10,P<0.01);线粒体DRP-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升高〔DRP-1蛋白(DRP-1/GAPDH):2.75±0.36比1.70±0.19,p-DRP-1蛋白(p-DRP-1/GAPDH):0.99±0.14比0.76±0.15,均P<0.05〕,Mfn2表达进一步下降(Mfn2/GAPDH:0.23±0.12比0.54±0.12,P<0.05),说明AMPA激动剂增加了大鼠神经细胞膜上AMPA受体GluR1亚单位的表达,同时使GluR2向细胞内移动,从而加剧了丙泊酚所致的线粒体损伤。而加入AMPA抑制剂后,与丙泊酚组比较,GluR1表达及其M/T比值均明显降低〔T-GluR1蛋白(T-GluR1/β-actin):0.99±0.14比1.72±0.11,M-GluR1蛋白(M-GluR1/β-actin):0.21±0.07比0.79±0.09,M/T比值:0.21±0.07比0.46±0.08,均P<0.01〕;GluR2表达变化则不明显,但其M/T比值明显升高(0.59±0.09比0.41±0.08,P<0.05);ATP酶活性明显升高,且ATP含量明显上升(μmol/g:0.87±0.12比0.70±0.10,P<0.05);线粒体DRP-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DRP-1蛋白(DRP-1/GAPDH):1.18±0.17比1.70±0.19,p-DRP-1蛋白(p-DRP-1/GAPDH):0.37±0.10比0.76±0.15,均P<0.05〕,而线粒体Mfn2表达则明显升高(Mfn2/GAPDH:0.78±0.10比0.54±0.12,P<0.05),说明AMPA抑制剂通过抑制GluR1亚单位的表达,促使GluR2亚单位向细胞膜移动,从而缓解了丙泊酚导致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产能及动力学损伤。结论连续3 d多次腹腔注射丙泊酚30 mg/kg,可引起7日龄新生大鼠海马AMPA受体GluR1亚单位表达升高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GluR2亚单位表达下降且向细胞内移动,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及动力学损伤;AMPA受体激动剂可加重上述损伤,而AMPA受体抑制剂可减轻这一损伤。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我国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数量及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可以说轨道交通的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维的重视,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降低城市交通运行成本。纵观当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由于其具备客流量大、风险度高、受周边环境影响大等特性易引发一些突发事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高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发现为慢性HBV感染,并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506例孕妇,回顾性分析其抗病毒治疗效果和母儿安全性。根据服用药物分为TDF组和替比夫定组。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HBV DNA下降程度及转阴率、HBV母婴传播率、肝功能复常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以及早产率等。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替比夫定组为239例,TDF组为267例,两组孕妇治疗前HBV DNA分别为(7.83±0.75) lg IU/mL和(7.82±0.66) lg IU/mL;分娩前两组的HBV DNA分别为2.91(1.20) lg IU/mL和2.83(1.01) lg IU/mL,两组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孕妇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复常率分别为95.00%(38/40)和98.18%(54/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97, U=1.040, χ2=0.767,均P>0.05)。TDF组和替比夫定组CHB孕妇产后1个月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5.45%(47/55)和82.50%(33/40),ALT复常率分别为94.55%(52/55)和92.50%(37/4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0.164,P=0.697、0.687)。替比夫定组和TDF组HBV母婴传播率分别为0.43%(1/231)和0(0/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7,P=0.288)。替比夫定组产后选择继续服药患者中,2例于产后11个月HBV P区rt204位点出现耐药突变,改为TDF治疗;而TDF组未发现病毒反弹和变异。替比夫定组无明显肌酸激酶升高,TDF组无明显钙磷代谢异常。TDF组与替比夫定组之间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7%(21/267)比4.18%(10/239), χ2=2.970, P=0.085]。TDF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204.72±490.50) g,低于替比夫定组的(3 374.31±467.5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1)。治疗过程中无孕妇因不能耐受药物而终止治疗,无一例新生儿存在药物相关的出生缺陷,母儿安全性良好。结论高HBV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初次应用替比夫定或TDF均能达到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安全性可,但对于产后选择继续服药或者CHB患者,可优先选择耐药率低的TDF,以减少耐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