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氯异氰尿酸脱黑色素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影响。方法对40例含黑色素的病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氧化剂(三氯异氰尿酸、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对Ki-67、S-100蛋白、HMB45、Melan A、SOX10、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漂白,比较3种方法的染色合格率和漂白时间。通过无色素的对照组织验证各抗体DAB信号在三氯异氰尿酸漂白的耐受时间。结果8%三氯异氰尿酸溶液为最佳反应浓度。8%三氯异氰尿酸漂白在Ki-67、S-100蛋白、SOX10、HMB45、Melan A、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尤其是在中、高色素含量的标本)漂白合格率明显高于0.5%高锰酸钾和10%过氧化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三氯异氰尿酸的漂白时间(<20 min)短于0.5%高锰酸钾(约40 min)和10%过氧化氢(24 h)。8%三氯异氰尿酸对各种定位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的DAB信号均无影响且耐受时间长(20~78 h)。结论8%三氯异氰尿酸的DAB后漂白可以作为富含黑色素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漂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复杂声门下良性气管狭窄(狭窄上缘距离声门2 cm以内,狭窄长度≥1 cm并伴有塌陷的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是呼吸介入领域治疗的难题,目前往往需要置入硅酮支架或T管以维持管腔通畅。本研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复杂声门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17例:其中硅酮支架组6例,T管组11例。分别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声门下狭窄的特点和治疗过程,并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声门下狭窄的特点(狭窄上缘至声门的距离、狭窄长度、狭窄程度及毗邻正常气管的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管组中T管-正常气管直径比为0.78,硅酮支架组支架-正常气管直径比为0.99。与硅酮支架组比较,T管组的治疗成功率更高(P=0.028),肉芽组织增生率更低(P=0.028),移位率更低(P=0.029)。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痰液潴留、黏膜坏死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管的特殊设计使其在使用时可以选择比正常气管直径更小的尺寸,能够减少肉芽组织增生,同时不会造成移位。因此,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复杂声门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置入T管是维持长期治疗的一个较好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近五年来在我院接受RFCA的226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随访12个月内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74例)和非复发组(1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内脂素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心房颤动复发的相关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内脂素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价值。结果较非复发组,复发组年龄偏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多,左房容积指数(LAVI)明显增高(均为P<0.05)。此外,复发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内脂素(OR=1.165, 95%CI:1.111~1.222)、年龄(OR=1.100, 95%CI:1.037~1.167)、高血压(OR=3.122, 95%CI:1.295~7.526)和LAVI(OR=1.066, 95%CI:1.022~1.112)是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内脂素预测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749~0.868,P<0.001)。结论高水平的血清内脂素与RFCA后心房颤动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心房颤动复发危险分层的可靠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近5年内夜班总数对其BM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抽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资料,医务工作者的体检数据来源于体检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医务工作者的夜班数量及基本情况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取。本研究中的协变量包括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2种,其中分类型变量包括性别、职称、工作类型,连续型变量包括年龄、工作年限、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血小板、ALT、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葡萄糖。使用广义加法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处理夜班数量与BMI的关系。结果最终选择908名医务工作者的数据进行分析。908名医务工作者5年内平均夜班数量为(339.0±30.8)个,平均BMI为(22.88±2.08)kg/m2。调整混杂因素后,夜班数量与BMI呈非线性关系,拐点为634个。在拐点左侧,夜班数量与BMI间无显著关系(P=0.829)。拐点右侧两者之间关系显著,效应大小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2和0.01~0.03。结论医务工作者近5年夜班数量>634个后,随着夜班数量增加,其BMI值显著增加。医院管理者可对每年夜班数量进行测算和规划,以降低轮值夜班对医务工作者健康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罹患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施加综合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我院诊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者列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8)与行综合气道护理的观察组(n=48)依据奇偶顺序完成分组,就两组的临床生命体征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 在生命体征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6.25%(3/48)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同比对照组明显大幅降低(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重症肺炎患者施加综合气道护理,在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相互借鉴并积极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棘阿米巴角膜炎(AK)角膜移植术后复发高风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对山东省眼科医院因AK行角膜移植术的AK患者28例28眼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因局部及全身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而接受角膜移植术,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者13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者15眼。术中用环钻钻取病变角膜,环钻直径均大于病变范围0.5 mm,总结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病变复发部位、时间、体征,对术后AK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复发患者给予局部及全身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药物效果欠佳者采用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上述治疗无效者则再次接受LKP或PKP,观察AK复发后的治疗效果。结果28眼AK者中角膜移植术后复发者7眼,占25%,其中13眼行PKP者中术后复发2眼、15眼行LKP者中术后复发5眼,2种术式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术前有糖皮质激素应用史者术后复发率为57.14%(4/7),明显高于术前无糖皮质激素应用史的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术前角膜溃疡直径≥8.2 mm者术后复发率为50.00%(5/10),明显高于溃疡直径<8.2 mm者的1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K术后复发始于植床边缘者占85.71%(6/7),复发病灶位于植片下方植床区者占14.29%(1/7)。AK复发者7眼中治愈6眼,其中LKP术后复发者中2眼长期药物应用后治愈,2眼经扩大范围的LKP治愈;PKP术后复发者中1眼经结膜瓣遮盖术后治愈,1眼行扩大直径范围的PKP后治愈。结论AK手术治疗后复发高风险因素包括术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感染病灶过大,AK复发后根据患眼不同临床特征选择个体化治疗可治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经支气管镜确诊的有塑型形成的MP肺炎(MPP)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与同期无塑型形成的MPP患儿进行比较,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MP感染致PB的危险因素。结果306例MPP患儿中PB组50例,非PB组256例。PB组患儿年龄[(82.74±35.17)个月比( 66.63±35.67)个月]、中性粒细胞比例(N)(0.705 8±0.139 1比0.605 7±0.162 6)、C反应蛋白(CRP)[17.40(10.21,42.86) mg/L比11.43(4.55,23.66) mg/L]、D-二聚体(DD)[1 071(279.5,2 386.5) μg/L比523(233.0,1 099.5) μg/L]、乳酸脱氢酶(LDH)[491.1(342.3,607.4) U/L比394.9(319.1,512.8) U/L]、红细胞沉降率(ESR)[25.0(17.0,36.0) mm/1 h比15.5(9.0,28.0)mm/1 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3.5(26.1,49.3) U/L比29.2(24.0,37.2) U/L]、丙氨酸转氨酶(ALT)[19.1(11.45,31.50) U/L比13.6(10.30,23.15) U/L]、IgA[1.46(0.98,2.12) mg/L比1.15(0.64,1.60) mg/L]、CD3-CD(16+56)+ (0.155 0±0.088 6比0.120 2±0.071 5)、过敏史[44.0%(22/50例)比25.8%(65/256例)]、混合感染[38.0%(19/50例)比24.6%(63/256例)]、镜下黏膜糜烂[10.0%(5/50例)比2.3%(6/256例)]等方面均高于非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敏史(OR=5.604,95%CI:1.937~16.216)、年龄(OR=3.142,95%CI:1.425~6.929)、N(OR=2.387,95%CI:1.088~5.238)、CRP(OR=3.959,95%CI:1.072~14.662)、DD(OR=7.824,95%CI:2.824~21.673)是MP感染致PB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其中年龄、N、CRP、DD的临界值分别为64个月、0.70、35 mg/L、2 000 μg/L。结论MP感染后发生PB往往见于年龄较大、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存在更强的炎症反应、免疫紊乱及高凝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胸弯和主胸弯矫正率对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后路矫正手术治疗且随访6个月以上的50例AIS患者资料,男12例,女38例;年龄中位数为15岁(14,16)岁(范围13~18岁)。根据锁骨角绝对值>2°、2.5°、3°为肩失衡标准,将患者分为术后肩平衡组与肩失衡组,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主胸弯Cobb角、上胸弯Cobb角、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等,并计算上胸弯柔韧性、主胸弯柔韧性、上胸弯矫正率、主胸弯矫正率等指标。对肩平衡组与肩失衡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与术后肩平衡、末次随访肩平衡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术后肩失衡、末次随访肩失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0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8个月(11,24)个月(范围6~36个月)。按三种标准判断肩平衡,术后肩失衡组患者上胸弯矫正率均明显低于肩平衡组。在CA绝对值>2°和2.5°的肩失衡标准下,术后主胸弯矫正率均存在明显差异,且肩平衡组术后主胸弯矫正率大于肩失衡组。无论是哪种肩失衡标准下均发现术后上胸弯矫正率、主胸弯矫正率、主胸弯与上胸弯矫正率比值均与术后肩平衡相关。仅在CA绝对值>3°分组中未发现术后主胸弯矫正率与术后肩平衡的相关性。且三种肩失衡标准下上胸弯矫正率与肩平衡的相关性更明显(P<0.0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上胸弯矫正率是术后肩平衡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当主胸弯矫正率/上胸弯矫正率<1.5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术后肩平衡。但在末次随访中三种肩失衡标准下的分组均未显示矫正率与末次随访肩平衡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是末次随访肩失衡的危险因素。结论Lenke1型AIS患者上胸弯矫正率、主胸弯矫正率及其比值与术后肩平衡有相关性,上胸弯和主胸弯矫正量相匹配可以保证术后肩平衡,术后上胸弯矫正量可能是术后肩平衡的保护因素。但对于远期肩平衡,上胸弯与主胸弯矫正率的影响不明显,而上胸弯加重、躯干倾斜、腰弯加重等代偿因素将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ontgomery-T型管(简称T管)置入术治疗复杂声门下良性气管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接受T管置入术治疗的29例复杂声门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别为气管置管后气管狭窄[27例(93.1%),其中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21例(72.4%),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6例(20.7%)],颈部外伤后气管狭窄(1例,3.4%),结核后气管狭窄(1例,3.4%)。术前采用气管CT三维重建及气管镜对狭窄程度进行Cotton-Myer分级,其中Cotton-Myer Ⅱ级7例(24.1%),Ⅲ级11例(37.9%),Ⅳ级11例(37.9%)。全部病例置入T管并持续随访。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29例患者共进行T管置入术39次。共成功放置T管24例(82.8%)。术中主要并发症为气管黏膜撕裂(6例,20.7%),均在2周内愈合。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分泌物潴留(27例,93.1%),其中26例经家庭雾化治疗后T管内分泌物潴留不影响正常通气;T管上缘肉芽增生(12例,41.4%),其中8例经气管镜下介入处理后肉芽消失。无T管移位病例。不同狭窄程度的复杂声门下气管狭窄患者T管置入成功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8~24个月后,9例患者尝试取出T管,4例失败,失败原因均为T管取出后气道塌陷。结论T管置入术治疗复杂声门下良性气管狭窄有效率高,并发症可治可控,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收集4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为31~62岁;3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出现夜间上腹痛;3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内镜下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粗糙或颗粒状。组织学形态表现均为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增生膨胀的肿瘤性淋巴滤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α、CD10、B细胞淋巴瘤-6和B细胞淋巴瘤-2,CD23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网呈环状围绕在肿瘤性滤泡之外,Ki-67增殖指数不高,为5%~20%。4例患者均采用观察等待的处置方案,3例于诊断后1年复查胃镜,其中1例病变消失,2例为持续性病变。表明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滤泡性淋巴瘤,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有一定特征,可采取观察等待的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