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现全面开胸患者应用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加强呼吸道管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8.87±2.41)d,低于对照组(24.61±4.01)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81±3.64)%,对比对照组(27.81±5.13)%有明显的提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1±1.33)分,也优于对照组(87.21±2.48)分,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的知识普及,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心里护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多年以来的临床观察及对很多的临床纠纷案进行分析总结。从主客观因素进行剖析,并从风险意识、沟通技巧及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结果运用该方法对某一病人的病程进行认真观察,积极主动的与其进行沟通。对客观资料进行了分析,判断病人发病的诱因及观察发病后的特点,找出患者主要的问题,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并与患者、患者家属及相应的医护人员一起对患者进行护理,达到促了进患者身体康复的目标。结论重病者患者的护理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技术问题,它还关系到人的心理、行为、习惯、及社会等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服务必须从只由重视病人的身体疾病病变转向兼顾病人的心理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采集痰标本法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1-9月住院的婴幼儿肺炎患儿,住院后分别采用普通吸痰管和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两种方法采集痰标本,比较两种方法痰标本合格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结果普通吸痰管法吸痰477例,痰标本合格率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0.5%和30.6%;可控式吸痰管法吸痰492例,痰标本合格率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1.7%和66.5%,两种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两种方法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82.6%)明显高于不合格痰标本(9.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吸痰能有效防止痰液污染,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优于使用普通吸痰管吸痰,有助于提高婴幼儿肺炎患儿病原学诊断阳性率及指导后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肺部感染病患使用震动排痰仪,并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74名老年肺部感染病患进行研究,抽选时间为2023年2月~2023年6月,按照其进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37名病患分为一组。观察组病患进院序号为奇数,对其使用震动排痰仪进行排痰护理操作;对照组病患进院序号为偶数,对其使用人工叩击的方式进行排痰护理操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患一周内排痰量以及各项基本指标值恢复合理范围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患排痰情况得出,观察组一周内排痰量在较大程度上多于对照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患各项指标值恢复合理范围所需时间在较大程度上短于对照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部感染病患使用震动排痰仪进行排痰护理操作,能够有效帮助病患排出体内痰液,缩短病患各项指标值恢复合理范围所需时间,提升病患临床疗效,为病患提供更为良好的护理体验感。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均是我院在2023年6月-2024年6月间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计76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含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而观察组则加入电子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就2种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指标展开对比,发现治疗前2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就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展开对比,发现观察组数据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