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吻合、双荷包胰胃吻合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的15名采用胰吻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25名通过双荷包胰胃吻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名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有7名患者发生感染,包括1例胆漏,3例胃排空延迟,1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和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8.0%,对照组中有5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胆漏、胃排空延迟、术后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荷包胰胃吻合近期的临床疗效优于胰吻合术,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胰肠吻合 双荷包胰胃吻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营养物质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的预防效果及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确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实验组。选择同时段入院,符合匹配条件的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在常规饮食基础上,化疗期间联合应用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为仅应用正常饮食不应用内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分别于化疗一个周期后(28天)、化疗两个周期后(56天)、完成整个化疗周期后复查评估营养状况和化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一般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化疗第一个周期后两组差别不明显(P>0.05);化疗第二个周期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化疗前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化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指数均低于化疗前,其中研究组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辅助应用内营养有利于机体营养功能维持,利于患者完成化疗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术后使用吴茱萸热敷效果。方法对我院134例结肠镜检查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使用吴茱萸热敷,治疗组采用吴茱萸加粗盐进行腹部热敷,对照组采用顺时针按摩腹部。结果在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论结肠镜检查术后出现腹胀予吴茱萸热敷可有效缓解。

  • 标签: 吴茱萸 结肠镜检查术后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方法选取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血清淀粉酶和白细胞复常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腹痛缓解、血清淀粉酶复常以及白细胞复常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早期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适于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实施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4-02
  • 简介:摘要内营养形式被更广泛地用于各种临床的重症医学当中,并发挥了重要的营养作用,帮助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获得良好的营养支持,当前,在重症患者的治疗进程当中,选择适合的内途径和剂型是实现患者营养通道和痊愈进程的重点,本文从重症医学科的内营养程序进行梳理,将其护理重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期望对于内营养护理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0-01
  • 简介:功能衰竭治疗困难,死亡率较高,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衰竭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代医学治疗存在其局限性,而中医研究颇有优势。近年来中医治疗衰竭取得了明显进展,作者将主要探讨衰竭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

  • 标签: 肠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高频电切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接受高频电切结肠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临床路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全程应用于内镜下高频电切息肉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该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肠镜下息肉切除 护理满意度 结肠息肉 临床路径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球菌属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71株球菌属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株球菌属细菌中,屎球菌137株(50.6%),粪球菌80株(29.5%),其他球菌54株(19.9%)。球菌属细菌主要分离自尿液69株(25.5%)、脓液40株(14.8o,4)、伤口等分泌物34株(12.5%)。粪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1.3%和1.5%;未检出呋喃妥因耐药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8%和2.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1.0%和22.9%。屎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4.4%,未检出利奈唑胺耐药株,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9.1%;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8%和26.4%;但对四环素和奎奴普丁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低于粪球菌,分别为58.3%和0。结论屎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粪球菌高;并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其耐药性存在地区和菌种间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肠球菌属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熵指数在老年患者门诊无痛镜检查单纯丙泊酚静脉全麻中麻醉深度监测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镜室近一个半月行无痛镜检查的老年患者3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和监测组1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对进镜时反应强度追加丙泊酚用量,监测组根据患者熵指数监测来调节丙泊酚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无明显差别,但监测组苏醒时间,体动发生率,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门诊无痛镜检查时,熵指数能准确反映其麻醉深度,能够较好的指导麻醉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老年患者门诊镜检查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熵指数 无痛肠镜检查 丙泊酚 老年患者 麻醉深度
  • 简介:目的研究拖入式内支架吻合技术对小口径胆吻合的影响。方法18只小型猪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常规行间断缝合胆管空肠吻合术(n=9,对照组),另一组行拖入式内支架胆管空肠吻合术(n=9,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吻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1±1.8minvs25.8±2.0min,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胆吻合口内径明显小于实验组(2.9±0.2mmvs3.8±0.3mm,P<0.05);所有内支架管都在56d内自行脱落排出;对照组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其余16例(对照组7例,实验组9例)肝功能、肝组织形态均正常。结论新的拖入式内支架吻合技术在小口径胆吻合中安全易行。

  • 标签: 胆道支架 胆管 胆管空肠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症病人实施早期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48例重症脑梗死为例,将其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时期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蛋白、TSF、MAMC以及胃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有效改善,同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症病人 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提高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直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实验组出院的患者由专职护士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等进行家庭访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采取任何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均于出院后6个月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经统计学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院外家庭访视可提高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 生活质量 家庭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痰液标本中的细菌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筛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菌株,同时通过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11月临床各科送检的合格痰标本159份,经过分离培养及革兰染色初步鉴定后,将杆菌科细菌采用法国梅里埃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K-B法对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159份痰标本中共分离鉴定出61株杆菌科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最高(54.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34.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上述两种细菌均对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和头孢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普遍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菌株,临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但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应引起重视,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肠杆菌科 ATB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滋阴润肠口服液对剖宫产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服用滋阴润肠口服液,对照组40例未服用该药。观察两组产妇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腹部胀痛、伤口疼痛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0.13±14.24)h、第1次排便时间为(41.23±13.11)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腹部胀痛、伤口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33%、36.67%,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口服滋阴润肠口服液能缩短排气、排便时间,能有效促进产妇剖宫产术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滋阴润肠口服液 排气 排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炎症性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炎症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行微生态制剂双岐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病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结肠炎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炎症性病患者行微生态制剂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的药副作用,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有保证,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微生态制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置管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90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内置管排列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1±3.1)h、(6.3±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8±3.9)h、(11.9±2.6)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置管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内置管肠排列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胃肠外科术后进行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胃肠外科术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胃肠外科术后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行内营养治疗一周后,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等临床营养指标均有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期间实施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术后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调查杆菌科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基因)的现状、基因型以及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的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PCR法对125株杆菌科细菌(80株大肠埃希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7株阴沟杆菌)进行PMQR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检测。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并对阳性菌株做接合试验,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对喹诺酮类和其他抗菌药物的MIC。结果125株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12.8%)qnr基因阳性,其中8株携带qnrS1基因,8株携带qnrB6基因;另检出15株(12.0%)携带aac(6’)-Ib-cr基因。20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I类整合子。26株PMQR基因阳性的菌株中有12株接合成功,典型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中有7株接合成功。与受体菌相比,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对接合子的MI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杆菌科细菌中存在PMQR基因的流行,PMQR阳性菌株可同时携带整合子基因,这些耐药基因均具有水平转移的特性,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肠杆菌科 喹诺酮类 质粒 耐药性 细菌 I类整合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联合分离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60例创伤致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联合分离患者,年龄26-68岁,男39例,女21例,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下胫螺钉固定,8-12周下地活动负重前取出下胫固定螺钉。结果随访时间10月-3年,平均16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下胫螺钉断裂,优36例,良16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6.7%,1例由于踝关节严重骨折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功能恢复差。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联合分离应用下胫螺钉固定,可以恢复踝穴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踝关节 下胫腓联合 骨折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