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的利用给人类提供了一定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危害。尤其是土壤放射性污染已经成为了社会密切关注的话题。由于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以此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针对以上情况,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都在积极的寻找方法来解决土壤放射性污染问题的产生。本文正是通过对放射性污染土壤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并且重点介绍生物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对小鼠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调节作用,为其治疗提供一个新策略。方法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GSE147241数据集(包括正常心脏组织和照射心脏组织)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分析,以确定差异表达的基因。而后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miR-133a过表达干预组。照射组和miR-133a过表达干预组心脏单次X线照射20 Gy,对照组不照射,饲养16周。超声心动检查心功能,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纤维化,qRT-PCR法检测心肌miR-133a、CTGF mRNA、COL-1 mRNA、COL-3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CTGF、COL-1、COL-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133a为照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基因。过表达miR-133a可以改善照射引起的心功能下降(P<0.01)和心肌间质胶原含量增多(P<0.01),且过表达miR-133a可以降低照射引起的CTGF、COL-1、COL-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P<0.01)。结论照射使胶原蛋白合成增加致心肌纤维化重塑,而过表达miR-133a可以减少放射性心肌纤维化。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直肠放射性损伤,对其躯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放射性直肠损伤患者常合并盆腔整体性损伤,其病情评估应强调多学科协作,综合临床、内镜、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运用各项客观评分标准对患者肿瘤学预后、放射性肠损伤病变严重程度及病情所处阶段进行评估并细化临床分型,以确定整体治疗策略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应充分考虑疾病的自限性特点,对早期病变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而对病情反复、病变持续进展出现晚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干预。在损伤预防上,针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高危患者,应通过放疗技术改进、物理防护及药物预防等方法进行综合预防。本共识旨在为我国放射性直肠损伤临床诊疗实践提供指导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Wistar大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动物模型,观察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6 MV X射线局部照射Wistar大鼠,照射后第3、5、7、14天处死大鼠,取全长食管组织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25、30 Gy照射后第3、5、7、14天大鼠食管的病理变化。观察不同照射组放射性射线照射后大鼠1~2周内每日进食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经25、30 Gy射线照射均未出现死亡,30 Gy组大鼠全部出现食管损伤,第7天时损伤程度最重,病理评分5.00±0.75、进食量为0 g,第14天时损伤程度减轻,进食量恢复至接近照射前。结论Wistar大鼠经6 MV X射线30 Gy剂量单次照射食管可建立大鼠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模型,照射后第7天为急性损伤期理想观察时间,之后损伤逐渐减轻,第7~14天可选择时间作为愈合修复阶段的观测点。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己酮可可碱、维生素E、氯膦酸盐(PENTOCLO)方案治疗局限型颞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1例(23耳)接受PENTOCLO方案治疗的局限型颞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治疗前后患者主观症状及裸露骨质范围改善等指标评价该方案的疗效。结果PENTOCLO方案的平均使用时间为(506±48)d。19侧患耳(82.6%)的耳痛、耳流脓症状完全消失;2侧患耳(8.7%)的症状好转。9侧患耳(39.1%)的外耳道裸露骨质已完全被皮肤覆盖;11侧患耳(47.8%)骨质裸露范围明显减小;3侧患耳(13.0%)骨坏死程度稳定。结论PENTOCLO方案治疗局限型颞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疗效明确,可以作为治疗局限型颞骨放射性骨坏死的非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对2020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比对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测量实践进行总结,以期对同类测量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比对要求,薄层法分别以241Am、总Th、90Sr/90Y、40K和137Cs溶液为标准源,测定水样、气溶胶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厚源法和蒸发法分别以241Am、40K粉末为标准源,测定水样、鱼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结果薄层法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和Z比分分别为4.12%~31.6%、0.14~1.71;厚源法联合蒸发法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和Z比分分别为2.63%~32.5%、0.11~0.93,可接受率为100%。结论一般情况下,在样品测量时,应选择与待测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类型、能量相近的标准源。对于事故应急监测,宜采用薄层法;而一般的环境监测或实验室分析未知样品时,宜先采用厚源法和蒸发法,后续根据样品的放射性活度,可结合薄层法进行相互比对。本工作为同类测量提供了技术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C57BL/6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并从功能学、影像学及病理学等方面检测鉴定及分析。方法C57BL/6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6 Gy照射组、20 Gy照射组。照射组小鼠接受单次16 Gy或20 Gy胸部X线照射,于照射后3个月及6个月行功能学、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在照射后6个月时,小鼠胸背部被毛变白脱落,气道阻力显著增加,影像学检查显示肺内广泛的斑片影、实变影,三维重建提示小鼠肺扭曲形变、体积显著缩小,病理学证实出现了广泛的肺纤维化。结论照射小鼠胸部6个月后出现显著肺纤维化,成功构建C57BL/6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应用爱可欣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找出合理的用药时间。方法206例鼻咽癌和乳腺癌放疗患者按编号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开始放疗7d后开始使用爱可欣,对照组在发生1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后开始使用爱可欣,直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以及损伤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皮肤损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期间的生理、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爱可欣能够延缓放疗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降低损伤的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