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张力刺激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及纤维化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诊断为瘢痕疙瘩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例患者,处理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经原代培养获得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D-Fbs),取3~6代KD-Fbs分别培养于张力刺激模型小室和对照小室中,分别接受张力刺激(张力组)和正常培养(对照组)。CCK8法检测培养1、2、3、4 d时KD-Fbs的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培养1、2 d时KD-Fbs的迁移能力;处理48 h后,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KD-Fbs中纤维化标志物Ⅰ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CCK8法显示,培养1、2、3、4 d时,张力组KD-Fbs增殖活性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5、7.00、16.65、15.19,均P< 0.05)。划痕实验显示,培养1、2 d时,张力组KD-Fbs迁移率(48.65%±3.96%、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36%±1.14%、50.35%±4.23%;t值分别为16.53、20.35,均P< 0.0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张力组Ⅰ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α-SMA mRNA表达(3.04±0.20、2.16±0.10、3.76±0.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57、21.01、20.25,均P< 0.01)。Western印迹法显示,3种纤维化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其mRNA变化一致(均P< 0.05)。结论张力可能通过促进纤维化标志基因的表达,增强KD-Fb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进而参与瘢痕疙瘩的纤维化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2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应用传统斜疝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手术的一般情况等。结果随访6个月中,观察组无感染病例,且皮下囊肿、尿潴留、阴囊积液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利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传统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利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手术方法符合人体结构特点,手术操作比较方便,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并且治愈之后的复发率比较低,可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麻醉情况下,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应用于各类腹股沟疝病人;并对手术方法、时间、适应症、术后病人恢复状况、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手术时间25~80min,术后24小时内均下床活动、进食,术后疼痛时间短,恢复快。结论较传统手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安全可靠的术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适应症掌握充分,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作为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