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9例,A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116.0±21.6)min,显著低于B组(156.7±26.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108.4±42.6)ml,显著低于B组的(153.6±56.2)ml,差异显著(P<0.05);A组住院时间(11.2±2.4)天,明显短于B组(15.2±2.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少于B组的1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腹股沟疝有多种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及腹腔镜修补术。而开放手术当中,又有多种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包括传统的有张力的纯组织修补术、无张力的Lichtenstein手术、网塞一平片(mesh-plug)修补术以及开放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等。虽然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仍然在应用,比如Shouldice修补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胃癌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2种治疗方法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为分组依据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2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的患者为实验组,而28例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均明显较优,比较差异均P<0.05,而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效果较为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旨在为该手术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科接诊的择期拟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则给予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27.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既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时间,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保障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应用小切口劈核术和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分别使用小切口劈核术和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散光度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前术后的散光度以及并发症的概率情况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小切口劈核术和超声乳化术都拥有视力恢复快、安全性高、术后散光小和并发症较少等一系列优势,但是,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角膜内皮会出现较大损伤,术后的角膜内皮的厚度也比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术中护理保温对预防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护理服务,不做保温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术中保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室时,术中30min,术中60min,术中90min时及术中120min时和手术结束时患者的体温。结果观察组在术中60min,90min,120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中护理保温能够有效预防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传统根治术与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结肠癌患者给予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42例结肠癌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术,对比两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2例结肠癌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42例结肠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根治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在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后于低体温预防方面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9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患者术中接受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45例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患者归入对照组,45例基于常规护理加行综合保温措施的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平均体温、寒战发生率以及热舒适度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①低体温发生率研究组为2.22%(1/45),对照组为22.22%(10/45),研究组的低体温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②平均体温研究组入室体温为(36.51±0.21)°,术中体温为(36.77±0.22)°,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7.05±0.09)°;对照组入室体温为(36.54±0.18)°,术中体温为(35.89±0.08)°,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6.05±0.07)°。研究组的术中平均体温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在术中平均体温上出现了比研究组明显的改变,统计学有差异(P<0.05)。③热舒适度评分研究组为(48.17±6.99)分,对照组为(30.01±10.72)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④寒战发生率研究组为0%(0/45),对照组为13.33%(6/4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食管癌患者在其根治手术术中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以保持其体温平稳,预防低体温的发生,为患者确保适宜的热舒适度,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鲜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接诊的有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90例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与治疗产后出血,而研究组50例采取B-Lynch缝合术预防与治疗产后出血。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与子宫收缩情况、产后24h出血量,以及红细胞降幅、血红蛋白降幅,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后2h子宫质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红细胞降幅、血红蛋白降幅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可借鉴。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症状改善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恐惧、敌对和躯体化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功能(62.35±2.51)分、自护技能(58.37±2.25)分和生活质量总分(65.12±2.51)分高于对照组(27.02±2.72)、(12.80±1.36)、(5.39±2.1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