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给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腺苷钴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效比较上,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7.5%,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具有显著疗效。该方案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暗示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进行本次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暗示性心理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及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及抑郁情况,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暗示心理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手术治疗结束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暗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TMRTA对血管压迫及接触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18例怀疑血管接触及压迫所导致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分析三叉神经环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术中观察结果对照。结果MRTA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总准确率83.3%(15/18),A组血管压迫神经组准确率100.0%(5/5),B组血管神经接触组准确率83.3%(5/6),C组血管神经可疑接触准确率66.7%(2/3),D组血管神经无接触准确率75.0%(3/4)。与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照分析。结论MRTA中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可以有效的提高血管压迫及接触性三叉神经痛诊断准确率,分组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之间关系,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优化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显微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显微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微血管减压术可以显著的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1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进行研究,依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西医治疗,研究组27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有效缓解与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TN)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1月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的108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2年内疼痛的改善情况,同时结合年龄与病程,以及压迫血管的类型,是否出现明显压迫切迹等情况,对TN的复发因素予以分析.结果术中发现全部患者均存在血管压迫,其中93例出现明显压迫切迹,包括存在动脉性压迫85例,静脉性压迫15例,动静脉联合压迫8例,其中动脉性压迫患者中有74例存在明显压迫切迹,而静脉性压迫中有11例出现明显压迫切迹,8例动静脉联合压迫均能够见到明显的压迫切迹.术后1周,患者动脉性压迫均获得明显改善,其中79例被判定为优,6例被判定为良;静脉性压迫患者9例效果达到优,6例达到良;而动静脉联合压迫患者5例效果达到优,3例达到良.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5例动脉性压迫出现复发,其中3例为部分复发,2例为完全复发;6例静脉性压迫出现复发;2例动静脉联合压迫患者均出现完全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压迫类型、血管压迫切迹、病程为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压迫类型、血管压迫程度、病程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N患者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其中病程、血管压迫类型以及压迫程度是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比较重要的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乐瑞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84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乐瑞卡组44例和卡马西平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乐瑞卡组治疗有效率为90%,卡马西平组治疗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乐瑞卡组治疗有效率为95.5%,卡马西平组治疗有效率为8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头晕、嗜睡、头痛、胃肠道反应方面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嗜睡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瑞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率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TX-A)复合罗哌卡因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特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采用BTX-A复合罗哌卡因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h、6 h、12 h、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疼痛程度,同时统计和比较疼痛发作频率及睡眠质量,进行疗效评价。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疼痛VAS评分在治疗后1 h、1个月分别为0.4 ± 0.5和2.8 ± 3.1,分别低于对照组(1.2 ± 1.0、5.1 ± 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h=-2.191,P1 h= 0.047;t1个月=-2.155,P1个月= 0.04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睡眠质量评分为7.8 ± 3.2,对照组为10.8 ± 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 0.028);试验组疼痛发作频率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均低于对照组,而在治疗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2.900,P1周= 0.010;t1个月= -4.544,P1个月= 0.001;t3个月=-5.156,P3个月= 0.000;t6个月= 3.391,P6个月= 0.003)。结论BTX-A复合罗哌卡因可缓解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 20 年 4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我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3 例,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 1 例 )和观察组( 2 例 )。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 SDS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 结论: 对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的负面情绪,并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6年3月的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比。按照患者的检测针孔位置进行分组,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采取内侧、中部、外侧三个区域进行检测,于患者治疗前后的当天、7d、14d、30d,180d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治疗后,其基本病症均得到了控制,而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所有时间段,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分析部具备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时间的恢复情况P均<0.05,表明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进行三叉神经痛治疗,起效快,安全系数高,具有较好的临床通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