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神经内科425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近两年收治的10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对实验组采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参照组单纯予以卡马西平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92%,经统计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获得理想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巴氯芬;卡马西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VAS评分;不良反应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患者是以三叉神经区域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对其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1]。为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对近两年的部分患者采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效果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成果做如下汇总:
1基线资料及方法
1.1基线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是选取2015年1--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对象,病例总数为104例;均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颅内无异常情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25例;年龄分布在35--69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6.3±4.4)岁;病程为1--6年,平均(2.2±0.4)年。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8例、24例;年龄分布在33--7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6.1±4.7)岁;病程为1--6年,平均(2.2±0.4)年。两组数据比较,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行性。
排除标准:将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自愿加入研究小组。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予以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卡马西平(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279),0.2g/次,3次/d,口服用药,可依据实际病情适当调整剂量。巴氯芬(云南铭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423),10mg/次,2次/d。
参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用法用量与实验组相同。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后比较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2]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在70%以上,则为显效;患者的VAS减分程度在30%--70%之间,则为有效;患者的VAS减分程度在30%以下,则为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采用X2值检验;其他计量资料的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其中嗜睡1例,恶心1例,头晕1例;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4/52),其中嗜睡1例,恶心2例,头晕1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分为中枢病变与周围性病变两种说法。临床中,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疗法、神经阻滞治疗以及手术疗法等。手术、神经阻滞疗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治愈后也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因此会有较多的患者选择保守药物疗法。
我院目前主张为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卡马西平是一种抗癫痫镇静止痛药物,可以降低三叉神经感觉根及丘脑中间核电位振幅,并对网状结构丘脑系统进行作用,通过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病理神经反射,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感[3];但长期用药易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巴氯芬是属于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可与脊髓运动神经元GABAβ受体相互作用,对单突触、多突触的反射进行抑制,从而使兴奋性突触电位与脊髓背根、背根之间反射电位降低。巴氯芬还可以对P物质、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进行抑制,利于抑制疼痛信息传递递质的大量释放,进而发挥镇痛作用。此外,巴氯芬的代谢不经过肝脏系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不会引发诱导及抑制作用,不良反应较少。巴氯芬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可各自发挥优势,协同互补,提高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镇痛效果。在程福璋[4]的研究中,应用卡马西平、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频率有所降低,发作时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且没有出现耐药性;充分说明卡马西平、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此次研究中,对实验组采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参照组单纯予以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足以体现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在原发性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曲丕盛,万海方,王振等.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1):2444-2446.
[2]马计芬.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6):1123,1126.
[3]赵卫东,倪贵华,陈林芳等.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1):43-44.
[4]程福璋.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35):130-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