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机械排痰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支气管肺炎儿童取样76例,入院时间2022年01月至2023年0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儿童,分别给予机械排痰治疗配合护理(实验组)和人工叩击排痰治疗配合护理(对照组),观察儿童康复效果。结果:儿童康复时间比较,实验组各项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肺功能指标比较,实验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中应用机械排痰治疗配合护理,能够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改善儿童肺功能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配合机械排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3.5-2024.2儿科住院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0例。两组均一般常规治疗,A组采取雾化吸入,B组在雾化后配合机械排痰。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日排痰量;比较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结果:B组患儿咳嗽、肺湿啰音改善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其日排痰量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第7d时,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B组降低幅度高于A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在雾化吸入基础上结合机械排痰可以帮助更好的排出痰液,促进患儿各项症状尽快改善,同时还能减轻炎症,促进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排痰辅助结合药物治疗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4年10月本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30例为对象,利用抽签法分组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排痰辅助结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症状消除时间。结果:疗效方面:研究组100.00%(15/15)明天高于对比组66.67%(10/1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因子水平、症状消除时间,研究组相较于对比组,其指标数值明显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实施药物联合排痰辅助治疗,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人体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面部痤疮采取高频热电场皮肤治疗仪治疗的预后效果,从而提高痤疮患者治疗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面部痤疮患者,总计92例。进行面部痤疮患者治疗随机分组,参照组患者接受果酸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高频热电场皮肤治疗仪治疗。对比参照组与试验组面部痤疮患者治疗后效果、焦虑情绪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面部痤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面部痤疮患者采用高频热电场皮肤治疗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果酸,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症状体征改善。
简介:目的总结转移背阔肌肌皮瓣在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壁缺损修复方式分为两组:27例采用转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根治性切除术后胸壁缺损(转移背阔肌肌皮瓣组);5例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胸壁缺损(中厚皮片植皮组).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或植皮坏死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实施等情况.结果转移背阔肌肌皮瓣组27例中无肌皮瓣坏死,术后血清肿6例,腋窝积液5例,伤口感染1例;术后2月均予以放疗.中厚皮片植皮组5例中术后植皮坏死3例,其中2例患者再次植皮术后恢复,1例以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伤口感染1例;完成辅助化疗后术后2月3例患者行放疗.两组患者转移皮瓣或植皮坏死率、术后2月开始放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安全、成功率高,利于术后放射治疗的顺利实施.
简介:目的探讨腹壁外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fibromatoses,DTF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方法通过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例腹壁外DTFT,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其命名、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等。结果DTFT有以下形态学特点:肿瘤由增生的长梭形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常排列成连续的束状结构;梭形细胞核小,深或浅染,核无异型性,淡染者有小核仁;肿瘤界限不清,浸润周围软组织,本例累及肋骨。免疫表型:vimentin(+),灶状SMA,actin—pan,Survivin,bcl-2(+);特染:magson三色呈绿色。结论腹壁外DTFT与腹壁者类似,是一种以长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局部侵袭中间性肿瘤,主要与分化好的纤维肉瘤、结节性筋膜炎等疾病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nHFOV)在早产儿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severe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sBPD)撤机后呼吸支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且达到撤机标准的sBPD早产儿,随机分为nHFOV组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撤机6 h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气pH和氧合指数,72 h撤机成功率和频发呼吸暂停/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72 h内影响喂养的腹胀和需要干预的烦躁、呼吸支持(包括有创/无创呼吸支持)总时间、撤机失败后再次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纳入研究的sBPD患儿共90例,nHFOV组和NIPPV组各45例。胎龄(28.5±2.1)周,出生体重(1 034±229) g。nHFOV组撤机后6 h二氧化碳分压低于NIPPV组[(60.9±3.8) mmHg比(67.2±3.1) mmHg],72 h撤机成功率高于NIPPV组[77.8%(35/45)比66.7%(30/45)],呼吸支持总时间[(81.6±15.4) d比(89.3±18.9) d]和氧疗时间[(92.8±19.7) d比(99.6±20.1) d]短于NIPPV组,72 h内需要干预的烦躁发生次数高于NIPPV组[(4.9±1.9)次比(2.5±1.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应用于sBPD患儿撤机后可提高拔管成功率,但烦躁发生次数较多,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作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初始呼吸支持模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2年3月1日,选择nHFOV与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oninvasiv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应用于RDS早产儿初始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评价其质量,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RCT研究,共786例患儿,其中nHFOV组395例,NCPAP组391例。与NCPAP相比,使用nHFOV作为RDS早产儿的初始通气模式,可降低RDS患儿插管率(OR=0.34,95%CI 0.22~0.51,P<0.001)。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应用于RDS早产儿的初始治疗,可降低早期治疗失败率,且不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足月儿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应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轻度ARDS足月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双水平组、高频组各30例。双水平组男∶女为18∶12,胎龄(36.41±2.94)周;高频组男∶女为19∶11,胎龄(36.58±3.05)周。对双水平组患儿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高频组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不同时间氧合指数、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高频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双水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24 h、48 h后,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持续降低,高频组明显比双水平组低(均P<0.05),氧合改善情况更良好。两组的总吸氧时间、总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组的气管插管发生率[6.67%(2/30)]低于双水平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双水平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双水平组更高[93.33%(28/30)比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度ARDS足月儿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儿氧合与血气指标,安全性较高,推广可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