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主要见于肺栓塞的并发症,特征是毛细血管前性肺血流动力学变化,伴有慢性血栓性肺血管闭塞。其症状缺乏特异性,3个月以上的规范抗凝治疗后,影像学有肺血栓栓塞的证据,经右心导管证实存在肺动脉高压可做出诊断。肺动脉内膜剥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利奥西呱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不能手术或肺动脉内膜剥除术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靶向药物。除药物治疗外,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是治疗不能手术患者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我科共收治手部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患者9例。统计手术治疗次数及方式,分析治疗效果。彻底清创后Ⅰ期直接闭合创面4例,Ⅱ期缝合创面4例,游离皮瓣修复创面1例。行一次手术治疗4例,两次4例,三次1例。结果本组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5~6.0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为特殊类型的手部高压注射伤,因聚氨酯发泡剂化学性质稳定,损伤机制主要在于高压产生的物理力及注射物膨胀力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应在Ⅰ期尽早对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和减压,如无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或皮肤缺损的患者可Ⅰ期直接闭合创面,无需多次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PHT)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PPG)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752例PHT患者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中获得的肝静脉、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压力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估计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静脉楔压(WHVP)为(27.98±8.95)mmHg,门静脉压(PVP)为(33.85±7.33)mmHg,其相关系数为0.329(P<0.001),决定系数为0.108。HVPG为(16.84±7.97)mmHg,PPG为(25.11±6.95)mmHg (P<0.001),其相关性系数为0.145,决定系数为0.021(P<0.001),HVPG与PPG相差在5 mmHg以上524例,占69.7%,HVPG与PPG相差在5 mmHg以内或基本相等228例,占30.3%。肝静脉游离压(FHVP)与下腔静脉压(IVCP)的相关性系数为0.568(P<0.001),决定系数为0.323。根据球囊阻断肝静脉造影后是否有肝静脉侧支分为两组,有肝静脉侧支组共157例(20.9%),无肝静脉侧支组共595例(79.1%),两组各参数比较:WHVP为(15.73±3.63)mmHg对比(31.22±6.90)mmHg,P<0.001;PVP为(31.69±8.70)mmHg对比(34.42±6.81)mmHg,P<0.001;HVPG(7.18±4.40)mmHg对比(19.40±6.62)mmHg,P<0.001;PPG(24.24±8.11)mmHg对比(25.34±6.60)mmHg,P<0.001;肝静脉游离压(FHVP)为(8.58±3.37)mmHg对比(11.82±5.07)mmHg,P<0.001;下腔静脉压力(IVCP)为(7.45±3.29)mmHg对比(9.09±4.14)mmHg,P<0.001。结论HVPG与PPG总体相关性差,大部分患者的HVPG不能准确代表PPG,并且前者低于后者;肝静脉侧支形成是严重低估HVPG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介: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下肢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腔内血管重建后的重症下肢缺血患者72例(80条肢体)随机分为HBO组和常规组,每组40条肢体。HBO组除接受高压氧治疗外,其它治疗措施两组完全相同。检测不同时间患肢血液内氧代谢、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pH值,测定踝肱指数(ABI),观察患肢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HBO组的氧代谢水平、LDH、Cr、pH值及ABI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常规组有5条患肢、HBO组有1条患肢出现筋膜室综合症行切开减压。结论下肢动脉缺血再通后,早期HBO治疗能显著提高氧含量,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组织水肿,降低肾功能损害、促进肢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