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腹直肌鞘和低位前锯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1-2022.12期间本院收治的拟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麻醉镇痛,观察组采取低位前锯肌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A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鞘和低位前锯肌阻滞在开腹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镇痛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视神经鞘B超测量监测患者颅内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出血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对照组根据颅内压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组针对颅内压情况对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改善情况、预后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而脑灌注压、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ONSD评估脑外伤患者颅内压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力,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7.0系统(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IE)等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2002年2月至2019年4月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相关研究,对两种手术的矫正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315例患者387只眼,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组158例192只眼;额肌瓣悬吊术组157例195只眼。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有效率高于额肌瓣悬吊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额肌瓣悬吊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优于额肌瓣悬吊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F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21年6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58例JFSs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51例患者采用颈静脉孔入路。53例患者获随访4.5年(范围为0.5~8.5年),随访内容包括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像学复查结果等。结果58例患者中50例(86.2%)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8例(13.8%)次全切除。出院时KPS评分为(68.6±14.9)分,与术前KPS评分[(77.6±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2,P=0.017)。53例患者随访期内5例(9.4%)复发,39例(73.6%)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有改善。1例(1.9%)患者(改良Samii分型D型)术后因小脑出血、肿胀死亡。主要并发症包括新发/加重声音嘶哑(11/53)、脑脊液漏(7/53)、新发/加重吞咽障碍(5/53)及新发面瘫(4/53)。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JFSs近期后组颅神经症状可能加重,远期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Appleby手术和动脉鞘剥除技术治疗动脉受累胰体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58例交界可切除或局部进展期动脉受累胰体尾癌患者资料。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M(IQR)]62(9)岁(范围:43~79岁)。其中31例行改良Appleby手术(DP-CAR组),27例行动脉鞘剥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SDT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腹部症状、合并症及术前血清CA19-9水平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DT组术前3个月体重明显减轻的发生率更高[48.1%(13/27)比19.4%(6/31),χ²=5.431,P=0.020];DP-CAR组手术时间更长[310(123)min比254(137)min,Z=2.277,P=0.023]、联合器官切除比例更多[41.9%(13/31)比14.8%(4/27),χ²=5.123,P=0.041]、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5(10)d比11(5)d,Z=2.292,P=0.022]、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更高[71.0%(22/31)比29.6%(8/27),χ²=9.876,P=0.003],主要表现在B、C级胰瘘的发生率更高[61.3%(19/31)比29.6%(8/27),χ²=5.814,P=0.020],其他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CAR组肿瘤最大径更长[4.9(1.5)cm比4.0(1.2)cm,Z=2.343,P=0.019],DP-CAR组与SDT组的R0+R1(<1 mm)切除率[84.0%(21/25)比90.0%(18/20),P=0.678]、淋巴结阳性率[12.0(23.0)%比9.0(18.0)%,Z=1.238,P=0.216]、中位无病生存时间(11.7个月比11.4个月,Z=0.019,P=0.892)及中位总体生存时间(16.3个月比13.7个月,Z=0.172,P=0.67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交界可切除或局部进展期动脉受累胰体尾癌患者行改良Appleby手术或联合动脉鞘剥除胰体尾癌根治术是可行的。动脉鞘剥除技术较改良Appleby手术可降低手术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两者长期生存未见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联合负压吸引输尿管通道鞘(NPUA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IRS联合NPUAS治疗患者65例(研究组),应用普通输尿管通道鞘治疗患者5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无石率(SFR)、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研究组的手术时间[(86.22±1.73)min]较对照组[(107.80±3.26)min]显著缩短,术后第1天的SFR[67.7%(44/65)]较对照组[43.6%(24/55)]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的血白细胞、PCT、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9.51±0.36)×109/L vs.(10.06±0.40)×109/L、(0.91±0.24)ng/mL vs.(1.20±0.41)ng/mL、(2.32±0.09)d vs.(2.36±0.1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3.1%(2/65)vs.12.73%(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或肾盂结石患者术后第1天的SFR[94.6%(35/37)]较对照组[63.0%(17/27)]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单发肾结石或多发结石患者术后第1天的S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联合负压吸引输尿管通道鞘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通过1例肋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的观察和随访,并结合文献综合分析。结果肿瘤大小2cm×2cm×2cm,浸润肋骨周围横纹肌,为多边形上皮样和短梭形细胞混合,成片排列,少量色素仅见于个别细胞,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无浓染和染色质增粗,无核分裂,肿瘤中血管周淋巴细胞呈袖套样浸润,免疫组化示Vimentin(+++),S-100(++),HMB-45个别细胞(+),GFAP(++),Ki-67(1%+),随访40个月无复发和/或转移。结论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少见,可无色素,可浸润性生长,生物学行为潜在恶性,需长期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TBM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指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体温正常时间、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脑脊液WBC计数恢复时间、脑脊液蛋白含量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TBM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生化指标,取得显著的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疝气 鞘膜积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小儿疝气、鞘膜积液患儿 62例,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0月间,根据抽签法,本次研究的 62例患儿将被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将采取传统的麻醉方式,并将其设为常规组,另外一组将采取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两组各有患儿 31例,分析这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从两组患儿术前的心率变化情况以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上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切皮时以及向近端游离鞘突牵拉时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小儿疝气、鞘膜积液手术中采取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可以降低小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小儿哭闹的次数,同时还可以改善患儿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效果显著 。
简介:目的研究评价一次性透明鞘辅助神经内镜微创锁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采用一次性透明鞘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为3.0~4.0cm,骨窗直径2.0~2.5cm,平均血肿清除率90.21%,手术平均时间76.2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0ml。术后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9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0例。结论一次性透明鞘辅助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其微创、精准、高效、预后良好的优点使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三孔法、双孔法及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鞘状突未闭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0)、B组(n=50)及C组(n=50),分别采用三孔法、双孔法及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瘢痕形成率。结果:B、C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C组患儿瘢痕形成率低于A、B两组(P<0.05),3组患儿总治疗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美观性,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及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