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原发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胰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间叶标志物vimentin和神经源性标志物S100、ABC、β-tub、NGFR、SOX10及CD34、CD117的表达。结果6例胰腺神经鞘瘤中男性2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1∶2,发病年龄36~76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颈2例,胰体2例,胰尾部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示6例均为单发,其中3例为实性,3例为囊实性。5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大体标本见肿瘤与周围组织界清,切面呈淡黄色,半透明,可伴出血及囊性变。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A区(束状区)及B区(网状区)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imentin、S100、ABC、β-Tub、SOX10均呈阳性表达,CD34及CD117均呈阴性表达,4例NGFR呈阳性表达,2例阴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好,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胰腺神经鞘瘤具有明显的病理学特征,预后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睾丸鞘膜积液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10月诊治的睾丸鞘膜积液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8例,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65.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临床路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工作的满意程度,患者治疗愈合好,有着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简介:【摘要】 随着 磁共振 成像技术 及组织病理学 的 发展,几乎所有的前庭神经鞘瘤 ( Vestibular Schwannoma VS )中 都发现存在瘤内出血的现象,否定了既往认为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因“进展性排尿、排便困难1年,加重7天”入院,彩超显示前列腺右侧份约8.9*6.0的低回声团,穿刺活检病理报告提示前列腺癌。予全身麻醉下行经耻骨上经前列腺包块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观察本例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完整剥离包块,术后恢复良好,3周拔除尿管,术后病理会诊结论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随访6月,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诊断方面缺乏影像学特异性,应注意及时行病理检查确诊及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强化复诊及随访,密切监测谨防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腹直肌及前鞘缺损的手术修复方式。方法2009年1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对腹直肌及前鞘缺损女性患者24例29侧缺损进行修复,年龄35~60岁,平均44岁。根据腹直肌和前鞘缺损大小及位置分为直接缝合修复和聚丙烯补片修复。结果24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血肿、裂开等并发症。随访5~126个月,平均66.6个月;1例患者术后36个月因乳腺癌转移死亡,1例患者腹部膨隆,无不适未采取措施;22例未发生感染、排异等不良反应。结论根据腹直肌及前鞘缺损的大小及位置用不同的修复方法,重建腹壁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