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血运监测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经验及参考。方法自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我们对18例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分别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皮瓣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观察热像图变化情况。结果术中所有皮瓣在断蒂前的热像图上均可在穿支穿出点观察到热点的复温过程。术中在血管吻合后,16例皮瓣在动态热像图上观察到穿支血管处有热点快速出现,然后皮瓣周围逐渐升温,并可见额外新的热点生成;1例皮瓣松止血带后皮瓣复温不明显,未观察到明显的热点出现,该皮瓣经动脉抗痉挛治疗后好转,在热像图上表现为热点快速出现;1例皮瓣在热点出现后,穿支血管处的热点先逐渐弥散扩大再缩小,其他热点逐渐消失,经切除静脉栓塞血管并重新吻合通血后,血运情况改善。术后所有皮瓣均可在热像图上观察到明显的热点。术后2周所有皮瓣均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质地,血运良好。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的血运监测,方法简单可靠,可以直观快速反映皮瓣的血运情况,有助于尽早发现皮瓣血运障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接受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技术。方法此文分析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入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11例患儿,全部患儿的体位固定技术均采取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分析患儿放疗之前及之后各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和体位误差。结果患儿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之前及之后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分别是0.1mm-0.5mm、0.1mm-1.0mm、0.1mm-1.0mm,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误差分别是(0.3±0.1)mm、(0.3±0.1)mm、(0.3±0.1)mm。结论对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采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的体位固定技术呈现较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体位误差,提升体位固定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龙牡合川汤”配合中药热熨技术对心悸伴失眠的临床应用,全面评估其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为中医药在心悸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未来中医治疗心悸伴失眠的发展方向提供启示,促进相关治疗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心肌伴失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4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龙牡合川汤”治疗,并配合中药热熨技术,而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心悸程度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睡眠质量评分、心悸程度评分、不良情绪评分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龙牡合川汤”配合中药热熨技术在心悸伴失眠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心悸伴失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来确认这一发现,并探索其机制和更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免疫程序转换前后江苏省健康儿童的脊灰抗体水平。方法分别于疫苗转换前后采集江苏省内5岁以下健康儿童血清样本200份,使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法测定脊灰中和抗体,比较分析疫苗转换前后脊灰抗体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的差异。结果疫苗转换前脊灰抗体Ⅰ型阳性率为98.50%,Ⅲ型抗体阳性率为92.00%,GMT分别为:1∶100.43和1∶23.34;脊灰疫苗转换后脊灰抗体Ⅰ型阳性率为99.00%,Ⅲ型抗体阳性率为96.00%,Ⅰ型和Ⅲ型脊灰抗体GMT分别为:1∶213.04和1∶121.10。结论脊灰疫苗转换前后免疫效果存在差异,疫苗转换后人群抗体水平高于疫苗转换前,建议逐步增加IPV剂次以最终实现全程接种IPV。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体检老年人群衰弱状态的转换情况,并分析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6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833名≥60岁体检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Fried衰弱表型等调查其基线健康状况和衰弱状态。2020年6—7月,随访研究对象的衰弱状态,对比分析其衰弱状态转换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衰弱程度进展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研究对象为3 061人,中位年龄71.0岁,男性1 256人(41.0%),基线时衰弱前期和衰弱者分别为1 563人(51.1%)和156人(5.1%)。4年后,1 304人(42.6%)的衰弱程度进展,395人(12.9%)改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OR=1.170,95%CI:1.147~1.194)、婚姻状态(有配偶:OR=0.377,95%CI:0.292~0.486)、体育锻炼(以每天为参照,从不:OR=18.610,95%CI:14.461~23.950,有时:OR=4.210,95%CI:2.186~8.107)、基线衰弱状态(以衰弱为参照,健康:OR=20.464,95%CI:11.779~35.553,衰弱前期:OR=2.147,95%CI:1.270~3.632)、卒中史(OR=2.195,95%CI:1.454~3.313)和糖尿病(OR=1.811,95%CI:1.346~2.437)(均P<0.05)。结论衰弱状态的动态转换较为常见,高龄、无配偶、体育锻炼少、基线衰弱状态、卒中史和患糖尿病是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衰弱程度进展高危人群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人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SI)对小鼠认知行为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方法20只3~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群居组(group house,GH组)和社会隔离组(SI组),SI组小鼠单笼饲养8周建立社会隔离模型,GH组小鼠5只/笼正常饲养。采用新旧事物识别实验和新旧位置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法、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Sholl Analysis定量分析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A1和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蛋白酶体亚单位β-8(proteasome subunit beta 8,PSMB8)以及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的成员(a member of the S100 family of Ca2+-binding proteins,S100A10)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认知功能结果显示,SI组小鼠新事物识别指数[(-5.54±3.30)%,(33.42±7.14)%;t=4.680,P=0.001]和新位置识别指数[(-7.96±4.81)%,(23.55±8.20)%;t=3.670,P=0.008]均低于GH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组小鼠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GH组[(369.90±42.97)个,(544.90±57.64)个;t=2.480,P=0.023]。Sholl分析结果显示,SI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回缩,突起分支与同心圆交点数目减少,在距离星形胶质细胞胞体6、8、10、12、14、16 μm处,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组GFAP蛋白的表达低于GH组[(0.85±0.05),(1.03±0.06);t=2.527,P=0.028];PCR结果显示,SI组GFAP mRNA表达低于GH组[(0.83±0.05),(1.00±0.03);t=2.970,P=0.018];SI组小鼠海马区A1表型标志物PSMB8 mRNA表达[(1.58±0.17),(1.00±0.06);t=2.931,P=0.011]和A2表型标志物S100A10 mRNA表达[(1.52±0.14),(1.00±0.07);t=3.121,P=0.007]均高于GH组。SI组营养因子IGF-1 mRNA表达低于GH组[(0.73±0.07),(1.00±0.08);t=2.327,P<0.05],而SI组LCN2 mRNA、IL-1β mRNA、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GH组[(1.12±0.03),(1.00±0.03),t=2.575,P<0.05;(1.76±0.19),(1.00±0.07),t=3.460,P<0.01;(2.18±0.42),(1.00±0.07),t=2.427,P<0.05]。结论社会隔离诱导的小鼠认知障碍可能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型转换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体检老年人群衰弱状态的转换情况,并分析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6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择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833名≥60岁体检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Fried衰弱表型等调查其基线健康状况和衰弱状态。2020年6—7月,随访研究对象的衰弱状态,对比分析其衰弱状态转换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衰弱程度进展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研究对象为3 061人,中位年龄71.0岁,男性1 256人(41.0%),基线时衰弱前期和衰弱者分别为1 563人(51.1%)和156人(5.1%)。4年后,1 304人(42.6%)的衰弱程度进展,395人(12.9%)改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程度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OR=1.170,95%CI:1.147~1.194)、婚姻状态(有配偶:OR=0.377,95%CI:0.292~0.486)、体育锻炼(以每天为参照,从不:OR=18.610,95%CI:14.461~23.950,有时:OR=4.210,95%CI:2.186~8.107)、基线衰弱状态(以衰弱为参照,健康:OR=20.464,95%CI:11.779~35.553,衰弱前期:OR=2.147,95%CI:1.270~3.632)、卒中史(OR=2.195,95%CI:1.454~3.313)和糖尿病(OR=1.811,95%CI:1.346~2.437)(均P<0.05)。结论衰弱状态的动态转换较为常见,高龄、无配偶、体育锻炼少、基线衰弱状态、卒中史和患糖尿病是发生进展的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衰弱程度进展高危人群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人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肺复苏人工-机械转换所致胸外按压暂停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主要研究人群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接受机械心肺复苏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收集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基本资料、救治相关资料、人工-机械按压转换数据资料。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救治相关资料与人工-机械按压转换过程中的按压暂停时长(简称按压暂停时长)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当班护士心肺复苏救治资质对心肺复苏按压质量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32例,患者身高、实际体重、体重指数与按压暂停时长呈线性正相关(r=0.61、0.92、0.49;P<0.01)。经过多重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实际体重是患者按压暂停时长过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对当班护士心肺复苏资质培训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资质组患者按压分数明显高于无资质组患者(χ2=0.002,P<0.01)。结论患者实际体重、当班护士心肺复苏资质培训情况与心肺复苏人工-机械转换所致胸外按压暂停时长具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关咳嗽的临床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7.1-2011.7.1在我院住院的998例服用ACEI中发生咳嗽不良反应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发生咳嗽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女性118例,男性102例;咳嗽发生于服药后1周内占59.1%;对于咳嗽较轻者减量或改变服药方式可较大缓解咳嗽症状。结论服用ACEI后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22.0%,以服药后2-7天多见,女性高于男性,发生咳嗽患者中约近2/3的患者因咳嗽需停用该药,改变服药方式,部分患者咳嗽不良反应可缓解。
简介:<正>目的:评价骨转换标志物在检测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中的诊断准确性,并评价这些标志物作为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率指标的价值。方法:检测222名患者血清中总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CT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58人有骨转移,57例为T2MO期前列腺癌,55例为T3MO期,52例患者无前列腺癌)。应用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来确定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性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来分析研究血清标志物水平与其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依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疾病相关生存率。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认为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化在心室重构中起关键作用,所以RAAS系统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简介:摘要GIS技术是新兴的高新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当前的空间信息领域。数字化成图技术也是目前常用的制图技术,对于地理信息处理均有很重要作用。本次就对数字地形图转换和GIS建库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指导GIS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