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6例在本院接受导管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观察分析患者肢体周径的变化、溶栓效果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价。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大腿周径差与小腿周径差较护理前明显减小(P<0.05);患者的一次置管溶解率为80.77%,二次置管溶解率为19.23%,总溶解率为100.0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结论:通过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导管溶栓治疗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肢体恢复,满足患者的治疗护理需求,确保导管溶栓治疗取得理想效果。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资料,检测患者血液苯并[b]荧蒽含量,探索苯并[b]荧蒽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苯并[b]荧蒽与24 h尿蛋白量(r=0.444,P=0.011)、血肌酐(r=0.351,P=0.029)、胱抑素C(r=0.677,P<0.001)、β2微球蛋白(r=0.700,P<0.001)、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r=0.567,P=0.001)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57,P=0.027),证实了PM2.5成分苯并[b]荧蒽可能参与了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A期肺腺癌各病理学亚型成分比例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实体型或微乳头型成分(S/M成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完整手术切除的321例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资料。男性130例,女性191例,年龄59(11)岁[M(IQR)](范围:55~66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病理学亚型成分比例对无复发生存和总体生存的判断价值。根据有无S/M成分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无成分组又根据主型不同分为2组:含S/M成分组(S/M+组)120例、无S/M成分且贴壁型为主型组(S/M-LPA组)129例、无S/M成分且腺管型或乳头型为主型组(S/M-P/A组)72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3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有无S/M成分是否为预后因素。结果S/M成分对于复发(实体型成分:曲线下面积=0.588,P=0.095;微乳头型成分:曲线下面积=0.566,P=0.106)和死亡(曲线下面积=0.589,P=0.104;曲线下面积=0.607,P=0.056)无诊断价值。S/M-LPA组、S/M-P/A组、S/M+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4%、82.3%、77.3%(两两比较:P值均<0.05),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4%、94.5%、83.2%(两两比较: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组(S/M-P/A组比S/M-LPA组:HR=2.691,95%CI:1.249~5.799,P=0.011;S/M+组比S/M-LPA组:HR=6.763,95%CI:3.050~14.996,P<0.01)是复发的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完整切除的、存在S/M成分的ⅠA期肺腺癌患者,S/M成分比例并不影响预后。基于S/M成分有无的新分组是患者复发的预后因素,S/M+组患者预后最差,S/M-LPA组患者的预后最佳。
简介:摘要富于上皮样组织细胞成分的结外NK/T细胞性淋巴瘤,鼻型(ENKTL)十分罕见,尤其在小活检组织中应提高警惕,需充分结合临床、影像学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以避免误诊和漏诊。本文报道2例形态上易误诊的ENKTL,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加强对该疾病少见特征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总结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总计100例研究对象,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入院,均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参照先后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结果:就DVT、下肢肿胀(疼痛)、肺栓塞发生率,观察组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形成的驱动机制。方法以"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或离职倾向"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基于扎根理论,利用NVivo 11.0软件对文献进行质性分析,采用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三级编码方法,得到影响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的主类属并在此基础上整合驱动机制模型。通过对医院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对获取的31篇文献进行编码,将公立医院医生离职意愿形成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择业偏差、执业现实、感知体验和外部机会4个一级节点。其中,择业偏差是离职意愿形成的初始驱动因素,执业现实是关键驱动因素,二者共同作用于感知体验这个直接驱动因素,而外部机会则是可能驱动因素。结论为避免医生产生离职意愿,医院管理者应完善招聘评价指标,强调招聘有效性;注重医生心理资本管理,培养正向感知;推进绩效薪酬改革,强调公平与价值;重视员工关系管理,建设支持性医院文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清胱抑素C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4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和1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单变量分析显示,病例组甘油三酯和胱抑素C以及男性和高血压患者的构成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与颅内动脉瘤发生风险呈显著独立负相关(优势比0.045,95%置信区间0.011~0.184;P<0.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磷酸鞘氨醇(S1P)对小鼠主动脉夹层(AD)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BAPN诱导3周龄C57/BL6J小鼠AD的形成,建立AD模型。同时予以S1P作为处理进行分组,分为Control(正常对照)组、BAPN组、BAPN+S1P组、S1P+Methanol(溶剂对照)等4组,观察各组小鼠AD形成情况,记录死亡率,结合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结构变化。结果给药4周后,BAPN+S1P组的小鼠死亡率低于BAPN组[30%(6/20)比55%(11/20),χ2=4.355,P<0.05],AD形成率亦低于BAPN组[30%(6/20)比60%(12/20),χ2=4.04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病理显示S1P处理可缓解主动脉破坏,抑制AD形成。添加甲醇溶剂对照的BAPN+Methanol组和BAPN组一样具有较高的死亡率[70%(14/20)比55%(11/20),χ2=0.175,P>0.05]和AD形成率[65%(13/20)比60%(12/20),χ2=0.152,P>0.05],两组的死亡率和AD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病理显示两组主动脉血管壁均出现异常改变。结论S1P能够对抗BAPN对小鼠主动脉壁的破坏作用,有助于缓解AD的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义长链非编码RNA(BDNF-AS)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NP)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月龄,体重200~260 g,采用左侧L5-6脊神经结扎法制备NP模型。实验Ⅰ 取大鼠5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8)、NP组(n=24)和BDNF组(n=24)。BDNF组于模型制备后1、3、6、13和20 d时双侧杏仁核注射外源性BDNF,每侧100 pmol。NP组和BDNF组于模型制备后7、14和21 d时随机取8只大鼠、Sham组于假手术模型制备后处死,取脑组织,分离杏仁核,ELISA法检测杏仁核BDN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杏仁核BDNF阳性细胞数,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杏仁核BDNF-AS的表达。实验Ⅱ 取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组)、NP组、BDNF组和siRNA组。于模型制备后1、3、6、13和20 d时,BDNF组和siRNA组双侧杏仁核分别注射外源性BDNF每侧100 pmol或siRNA-BDNF-AS 50 nmol。于模型制备前(T0)、制备后4 d(T1)、7 d(T2)、14 d(T3)、21 d(T4)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与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1次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ELISA法检测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结果实验Ⅰ 与Sham组比较,NP组模型制备后各时点杏仁核BDNF含量和BDNF阳性细胞数降低,BDNF-AS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BDNF组模型制备后各时点杏仁核BDNF含量和BDNF阳性细胞数升高,BDNF-AS表达下调(P<0.05)。实验Ⅱ 与Sham组比较,NP组、BDNF组和siRNA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5);与NP组比较,BDNF组和siRNA组T1~4时MWT升高,TWL延长,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大鼠NP发生机制可能与杏仁核BDNF-AS表达上调,抑制BDNF合成,促进脊髓炎症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