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将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培养这方式对淋病奈瑟氏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0月23日—2016年10月23在我院检测的1277例患者,并对783例男性患者和494例女性患者采用PCR扩增仪分别进行尿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检测。结果在PCR检测中,女性患者NG-DNA阳性率为20.73%,男性患者NG-DNA阳性率为41.38%,男女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在直接涂片染色的结果中,阳性检测率为16.19%;在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检测率为19.25%;在PCR检测结果中,阳性检测率为33.41%。结论通过不同的检测方式,我们认为PCR检测的灵敏度较高,是淋病奈瑟氏菌检测的首选方案,其次为细菌培养,而直接涂片染色的检测率最低。对于基层医院而言,直接涂片染色是一经济、实惠的检测方式,且该检测特异性高,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PCR) 直接涂片染色 细菌培养 淋病奈瑟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放置时间对儿科常用抗菌药微粒数的影响。方法  取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分别与输液按照低浓度和高浓度调配后,检测于室温下放置0、1、2、3和4h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药物与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中粒径≥5μm和≥10μm的微粒数均低于其他两输液的配伍液,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5 mg/mL浓度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时,粒径≥10μm的微粒数分别在放置0 h和3 h后超标,放置4h内最高可达90.2±3.7mL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时,粒径≥10μm的微粒数放置0 h时出现超标现象,放置4 h内最高可达270.4±6.5mL 。两头孢类药物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粒径≥5μm和≥10μm的微粒数呈减少趋势,与另外两输液配伍后,放置1 h减少,而后增多,多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与抗菌药物粉针剂配伍使用时,不溶性微粒数最少。如需使用另外两输液配伍,将放置时间控制在1 h左右不溶性微粒较少。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粉针剂复溶后不溶性微粒过多,存在严重超标现象,建议儿童患者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注该药物

  • 标签: 不溶性微粒 放置时间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临床输血患者,共计66例,对3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和出血现象的相关性、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等检验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不同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参数、出血现象相关性亦不相同,参数R和ACT、ANGLE及CR评估结果有一致性,其他参数、评估结果没有明显的一致性。结论:3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输血中各有利弊,临床方面需集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以此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 标签: 三种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输血 应用效果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项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CEA在不同病理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7月在我院就诊70例肺癌患者展开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病理类型中,腺癌29例、鳞癌22例、小细胞癌19例,另外选取50例正常体检人员为健康组。比较肺癌组与健康组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CEA差异性;比较不同病理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CEA差异性。结果 70例肺癌患者项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CE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鳞癌组肿瘤标志物CYFRA21-1显著高于腺癌组、小细胞癌组(P<0.05);小细胞癌组肿瘤标志物NSE显著高于腺癌组、鳞癌组(P<0.05);腺癌组肿瘤标志物CEA显著高于鳞癌组、小细胞癌组(P<0.05)。结论 项肿瘤标志物NSE、CYFRA21-1、CEA在肺癌诊断中有较高价值,可辅助鉴别肺癌病理分型,有助于临床分期,具有适用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 血清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保护动静脉内瘘血管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01-2022.12收治的透析患者中随机选取研究对象。本次试验共纳入9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资料无缺失、长时间接受透析治疗等入组标准。以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方法为划分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A(喜疗妥外擦+热水袋热敷)、B(热水袋热敷)、C(喜疗妥外擦)组。结果:A组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效果优于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穿刺失败率、穿刺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损伤控制理念 护理干预 多发伤 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静脉分娩镇痛和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分娩的 200 例产妇,随机分为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分娩镇痛方法,观察并比较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脐动脉血 pH 值等指标。结果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静脉分娩镇痛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有所减轻,但不如椎管内阻滞组明显,且产程时间略长;非药物分娩镇痛组产妇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高。组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和脐动脉血 pH 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显著差异。结论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效果最佳,但分娩镇痛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均较小,产妇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镇痛方式。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妇 新生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了类型癌症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为抑制剂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共统计64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136例乳腺恶性肿瘤及137例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细胞因子表达,健康人群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采用正态分布检验。利用t检验研究病例组与健康组及研究实验数据的差异性。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癌、肝癌患者中IL-6、IL-8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中IL-1β、IL-2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NF-α的表达在p<0.0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IL-8的表达在p<0.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肺恶性肿瘤和肝肿恶性肿瘤针对IL-6、IL-8的信号通路抑制剂更容易获益,而乳腺恶性肿瘤中IL-1β、IL-2、IL-8的表达上调,也为临床选择针对乳腺癌免疫微环境治疗及临床实验提供病例支撑,以期未来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好和更多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微环境 细胞因子 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简单随机法分为组,A组40例患儿接受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治疗,B组40例患者接受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治疗,C组40例患儿接受呋喃唑酮+雷尼替丁+头孢氢氨苄治疗,对比组治疗效果。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患儿的腹痛消失时间明显较短,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以及HP根治率明显较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B组20.00%和C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应用克拉霉素联疗法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对比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症是近些年来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神经发生病变,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硬、平衡障碍及运动迟缓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目前临床上关于怕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延缓病情的发展,减慢神经元变性的速度,临床上药物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以发病原因作为基础,主要作用于关键发病靶点或是信号通路,目前针对帕金森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类药物——胆碱能类和作用于多巴胺系统的药物

  • 标签: 抗帕金森药物 抗胆碱能 多巴胺系统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栓治疗主要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化两个环节起作用;分别称为凝治疗和血小板治疗。目前临床药物也主要作用于这两个环节,一些新型的药物逐步用于临床或是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本文综述了此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情况,凝机制以及临床试验等。

  • 标签: 抗凝药物 抗凝机制 抗凝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首选药物。使用70年来.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从未停止,其在甲亢治疗中的地位也在不断转换。现研究显示甲状腺药物在甲亢治疗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同时,对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认识更为全面。本文将就甲状腺药物治疗利与弊的最近进展进行综述,意在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物 硫脲类药物 优点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