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对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克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连续服用1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关节压痛度较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和医师对克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总体评价均良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是治疗膝骨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云克 盐酸氨基葡萄糖 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给予观察组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率变化,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心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比索洛尔 美托洛尔 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拨汤联合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共计80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拨云汤 改良式耳石复位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诊疗制度——大型医疗机构辅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的背景下,对温州市洞头区基层居民通过诊疗就医看病时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诊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优劣势。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现有诊疗制度普及度较低,提升优化网络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定制就诊费用是聚焦所在。

  • 标签: 云诊疗 基层医疗 智慧医院 互联网医院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
  • 简介:摘要:在我国诊疗制度——大型医疗机构辅助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的背景下,对温州市洞头区基层居民通过诊疗就医看病时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诊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优劣势。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现有诊疗制度普及度较低,提升优化网络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定制就诊费用是聚焦所在。

  • 标签: 云诊疗 基层医疗 智慧医院 互联网医院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