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90—2016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159篇,分析引起ADR的药品、患者性别及年龄、原发病、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等。结果:纳入文献159篇,共430例患者,涉及5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主,其次为美罗培南;男性254例,女性158例,不详18例,〉60岁者多发;患者原发病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ADR主要发生于患者用药后48~〈120h(156例,占36.28%),其次为24~〈48h(133例,占30.93%);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排序居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214例,占49.77%)、消化系统(88例,占20.47%)以及皮肤及其附件(63例,占14.65%);死亡患者5例(占1.16%),余患者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临床应重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护,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作者: 陈文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09-04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20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药学服务干预在抑制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做出的成效。方法:抽选100例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之间接收的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将他们划分到两个小组当中,并且每组患者例数保持一致。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外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药学服务干预(研究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方面的表现,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对比。结果:计算两组各自的内科预防用药比率、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比率,研究组经统计所得数据比率为20.00%、10.00%,对照组经统计所得数据比率为44.00%、22.00%,由此看来,在这两方面数值对比中,研究组的比率值要低于对照组(P<0.05)。而从抗感染用药比率方面对比,研究组(70.00%)要高于对照组(34.00%)(P<0.05)。根据获取的数据对中药注射剂的联用情况加以分析,单一用药与三联用药的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二联用药差距微小。且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研究组的表现较好一些(P<0.05)。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效果优良,不仅可以促使不合理用药行为得到大幅改善,同时也能够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 标签: 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导致严重低血压、气道压力升高及临床应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09~2010年上报鱼精蛋白不良反应47例病例。47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中度和重度血压降低30~50mmHg的38例,轻度血压降低20~29mmHg的9例。结果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输血等措施,在不良反应发生5min之内血压恢复正常的40例,占85.11%;7例除药物治疗外,同时重新建立体外循环、手动控制呼吸等10~30min内好转。结论鱼精蛋白导致严重低血压反应难以预测,手术进行中必要的预防和积救治措施是降低鱼精蛋白严重不良反应的的关键。

  • 标签: 鱼精蛋白 中和肝素 严重低血压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贵州省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收集的1672例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报告占全部报告的10.45%;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04;19~59岁患者占73.10%;药品不良反应累及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705例)和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1206例);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呕吐和腹泻,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和肢体麻木;涉及药物22类,抗感染药物居首位;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为956例(57.18%)。结论应重视药源性神经系统损害,及时发现、诊治和预防药源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 标签: 神经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信息收集是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医院如何收集和运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信息收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床旁护理对于顺产产妇不良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产科接收的顺产产妇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不良心理康复情况。结果两组出院前SAI、TAI及EPD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P〈0.05)。结论产后床旁护理模式可改善顺产产妇的心理状态,促进不良心理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护理 顺产产妇 不良心理
  • 简介:1,6-二磷酸果糖(FDP)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代谢中间产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保护与改善重要脏器和器官的功能.随着应用的扩大,一些不良反应也应引起临床重视并注意防治.

  • 标签: 静脉滴注 FDP注射液 不良反应 预防 治疗 1 6-二磷酸果糖
  • 简介:上市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基于高质量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建立科学规范的控制机制是报告质量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在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两个层面的实践,探讨了监测机构控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的模式,为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质量 评价 控制
  • 简介: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而我国至今对其尚未制定统一的治疗指南,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今将近2年来我院有关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简介如下: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药物种类 联合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的影响。方法:60例门诊FD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干预护理前进行评分并与全国常模比较;于干预第8w末进行二次评分并与干预前比较。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t检验。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F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总结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9~2006年6月国内外报道的71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能导致多系统一器官损害。结论重视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

  • 标签: 加替沙星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30例舒血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引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5~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舒血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19篇文献中报道的30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舒血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及全身性损害为主,有迟发反应的特性,其不良反应机制与药物因素和药理作用有关。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关,与剂量无关,其不良反应迟发性的特点值得关注。临床应重视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自发呈报的484例药物不良发应(ADR)报告及用药趋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ADR报告进行分类。结果: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ADR中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33.45%;ADR中60岁以上老人最多,为40.70%。结论:应加强ADR知识的宣传,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放在与治疗作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对近年来发生不良反应较高的药品予以重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达到用药有效安全的目的。

  • 标签: 医院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类型 给药途径 用药趋势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要点。方法选取医院出现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药房管理要点进行探讨。结果儿童、老年患者是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排名前5位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按照由低到高依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等是主要累及系统或器官;经对症处理和治疗后,8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治愈54例(67.5%),好转26例(32.5%),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与患者自身、药品及药品使用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在应用中药制剂开展治疗工作时需要严格监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药房管理 不良反应 中药制剂
  • 简介:目的:了解欧盟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对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立法背景、立法进程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欧盟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进行研究,并与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欧盟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清晰、有关于严重不良反应的信息交流制度、信息保密制度和先进的关联性评价标准,有明确的后续措施和应对措施,以上对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不良反应 化妆品 欧盟
  • 简介:目的通过对2010年马鞍山市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马鞍山市2010年1~12月份收集的675例基本药物的ADR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老年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注射剂、粉针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提示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及高发群体不良反应的监控,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 标签: 基本药物 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本院上半年上报的6例参麦注射液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累计器官主要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药物溶媒选择,患者特异质反应有关。结论为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加强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监测,谨慎用药。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探索和评价我国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文献的现状,找到发展方向。方法通过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出相关文献,对文献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及文献涉及的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呈增长趋势,现已形成核心作者群,医院和政府机构是文献的主要来源;《中国药物警戒》等5种期刊为药品不良反应的核心期刊;在具体研究内容上基本可以分为7大类,且以要素类和体系类居多;课题基金来源丰富,但多集中于东部地区。结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工作进展显著,但研究方向和方法仍需改进。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药品风险 文献计量学
  • 简介:目的:总结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特点.方法:对2005~2009年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到的295例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药物热、药疹、溶血及休克等症状,在高剂最(≥400mg/d)及连续用药时更易发生.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用时应高警惕.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明确兰索拉唑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应用范围及其安全性问题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兰索拉唑国内外相关临床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结果兰索拉唑常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等各种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兰索拉唑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对症用药,控制用药剂量与疗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注重联合用药尤其是中西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用法、用量、疗程的研究,提高用药合理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兰索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