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4月16日,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4届教材评审委员会第7次会议”暨“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7轮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会议”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夏泽民副总编辑、窦天舒主任、刘红霞主任,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专业 规划教材 评审委员会 高等学校 卫生部
  • 简介:目的:探讨Gluma脱敏剂治疗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敏感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自身配对设计将15例62颗患牙随机分为Gluma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可视分级评价法(visualanalogscale,VAS)评价其临床疗效;制作离体牙标本,扫描电镜观察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结果:Gluma脱敏剂治疗后VAS值(3.43±1.49)与治疗前(6.20±1.20),对照组治疗后(5.87±1.47)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效率83.87%;牙本质小管被封闭,表面均匀平整。结论:Gluma脱敏剂能缓解活髓牙全冠备牙后的敏感症状。

  • 标签: GLUMA脱敏剂 全冠修复 牙本质敏感症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简介:拔牙术后,由于牙槽突上拔牙位点质和量的改变,骨组织大量吸收。此随机临床试验有3个目的:①比较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术和自然愈合的拔牙窝剩余骨量变化;②分析植骨后的拔牙窝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特点;③比较拔牙窝相邻牙在拔牙前后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的变化。本研究共观察了41位患者的48颗牙齿,每位患者的上颌或下颌的前磨牙或磨牙区至少有一个拔牙位点。所有拔牙位点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拔牙后未做处理),另一组为试验组(拔牙后进行位点保存)。在试验组中,拔牙窝内植入牛骨矿物质并覆盖了猪胶原膜。拔牙前和拔牙后4个月,测量拔牙窝相邻牙的探诊深度(PPD)、龈退缩(REC)、及临床附着水平(CAL),在石膏模型上评估牙槽嵴宽度在拔牙后4个月内的变化。拔牙后4个月,实验组中进行了植骨的拔牙窝和对照组中未予处理的拔牙窝内都有充分的骨质填充,两组在PPD、REC及CAL方面都相差甚微。然而,在拔牙后4个月,试验组在牙槽嵴宽度(1.04±1.08mmVS4.48±0.65mm,P〈0.001)和高度(0.46±0.46mmVS1.54±0.33mm,P〈0.001)上的降低量明显减少。组织学观察,植骨的拔牙窝内无炎症反应,呈现骨形成与骨成熟的各个阶段,两组中的骨质矿化与未矿化结构无明显差异。与未行处理的拔牙窝相比较,采用拔牙窝内植入牛骨矿物质并覆盖胶原膜的方式对拔牙位点进行保存,很有可能减少了垂直向与水平向上的骨量丧失。

  • 标签: 随机临床试验 组织学分析 骨矿物质 随机对照 胶原膜 牙位
  • 简介:目前,普萘洛尔已成为复杂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选择,但其究竞是通过何种机制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仍然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启示。

  • 标签: 普萘洛尔 血管瘤 分子生物学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对牙本质粘接系统在龋和无龋牙本质上的应用进行评估。材料和方法48颗龋坏乳磨牙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颗):去除全部龋坏牙本质、涂布粘接剂后复合树脂充填。实验组(24颗):去除部分龋坏牙本质,保留部分感染不可逆转的龋坏牙本质,再用粘接系统修复。术后每3个月复查直至12个月结束。在接近脱落期时拔除这些牙齿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组在固位率,边缘完整性及牙髓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中75%的病例X线片上的透射范围没有增加。在对照组,粘接系统形成混合层(HybridLayer),而实验组可见一种抗酸的“改建混合层”(AlteredHybrid)Layer),是由粘接剂在龋坏牙本质中交互渗透形成的抗酸结构。结论在感染不可逆转的龋坏牙本质上应用牙本质粘接系统不影响修复材料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龋病 乳磨牙 牙本质 粘接修复 临床 X线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人根管充填应用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的充填质量和效率。方法:213名需要根管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共计238颗患牙,按照根管充填方法的不同分为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并对两组间根管充填恰填率、侧支根管充填情况、根充所用时间、术中疼痛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组根管恰填率高达89.92%,而冷侧压组仅为79.82%,热牙胶组优势明显;另外在侧支根管充填情况和根充所用时间的对比中,热牙胶组依然强于冷牙胶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并没有差别(胗0.05)。结论: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法应用于老年口腔患者优点突出,易于接受,能有效提高老年人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老年人 根管充填 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
  • 简介:目的本次随访研究是按照临床质量标准来判断Cerec瓷嵌体和高嵌体戴入10年后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在1989年到1991年早期临床修复制作的200个Cerec瓷嵌体和高嵌体中187个修复体,随访10年。这些修复体都是使用第一代Cerec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瓷块是VitaMKI长石瓷。修复体使用酸蚀技术和树脂粘接剂粘接。戴用10年后,按照修正的USPHS标准来判断这些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结果分为成功和失败。结果按照Kaplan—Meier分析方法,修复体10年后的临床成功率降为90.4%。在11个患者有15个修复体失败,占总数的8%。失败的病例中,53%,是因为瓷裂、20%是牙折、20%发生龋坏,剩下的7%出现牙髓疾患。有3个表面的瓷修复体最易损坏。结论用VitaMKI长石瓷制作的第一代Cerec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的瓷嵌体和高嵌体修复体10年后的失败率是8%,临床成功率是90.4%,这在临床实践中是可以接受的。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修复体 CEREC 瓷嵌体 高嵌体
  • 简介:目的:对超瓷材/复合纤维(Targis/Vectris)材料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修复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78例88件Targis/Vectris修复体进行综合性复查.复查时参照Ryge标准及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质地、颜色、牙髓反应进行质量评价,并对修复体对对颌牙釉质的磨耗情况及基牙的根尖周状况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84件修复体采用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结果: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除修复体的颜色及质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余观察项目均表现为优良,84件修复体与其对照牙相比,牙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χ2=2.462,P>0.05);菌斑指数较低(χ2=22.837,P<0.05).结论:Targis/Vectris修复体是适合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固定修复材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恒牙牙体缺损 超瓷材/复合纤维
  • 简介:本文简述了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办法,并分析了富含血小板血浆的组成成份及其作用;介绍了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口腔颌面部组织工程化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阐述了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口腔颌面部组织工程化骨中作用的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进展,以及在口腔腔医学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富含血小板血浆目前在口腔颌面部组织工程化骨中作用及口腔临床医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口腔颌面组织工程化骨中作用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富含血小板血浆 口腔颌面部 组织工程学 成骨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IQ模体的RasGTP酶活化蛋白1(IQGAP1)在舌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舌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及其对影响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IQGAP1在舌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分析IQGAP1表达模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舌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IQGAP1在舌鳞癌中呈高表达状态,而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或阴性表达,而且高表达水平的IQGAP1与颈淋巴结转移(P=0.019)、复发(P=0.017)以及临床分期(P=0.031)等有关。此外,高表达的IQGAP1与舌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密切联系(P=0.017)。结论IQGAP1在舌鳞癌中的异常表达说明其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表达的IQGAP1有可能成为预测舌鳞癌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标记物。

  • 标签: IQ模体的Ras GTP酶活化蛋白1 鳞状细胞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staglandinE2,PGE2)在种植体周龈沟液中的含量水平与种植牙牙周组织临床指数-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pocketdepths,PPD)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查实验组36颗和对照组36颗种植体牙周情况,实验组为有明显炎症的种植体,牙周探诊深度均超过3mm.同时试纸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ELISA法检测其龈沟液中的PGE2含量,所得数据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GE2表达和患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牙周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GE2表达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龈沟液中PGE2含量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的诊断提供客观参考.

  • 标签: 种植 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液 前列腺素E2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Ⅲ类反(牙合)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戴用扩弓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0.25mm),反复扩缩至第9周扩大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每侧牵引力约300g;对照组患者戴用扩弓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0.25mm),连续扩大一周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每侧牵引力约500g.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矫治前后SNA平均增加2.62°,ANB平均增加2.97°,WITS值平均增加2.48mm,A点平均前移2.47mm,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矫治前后,SNA平均增加1.80°,ANB平均增加2.06°,WITS值平均增加2.39mm,A点平均前移2.44mm,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矫治前后相比上颌都发生前移,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

  • 标签: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 前方牵引 安氏Ⅲ类
  • 简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定于2008年12月12-15日在广州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口腔种植新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修班(编号:2007-08-05-019国;项目负责人:陈卓凡)。内容

  • 标签: 临床应用 医学教育项目 口腔种植
  • 简介: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联合自体骨在拔牙同期自体牙即刻移植中充填牙周骨缺损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行拔牙同期自体牙即刻移植的13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和C3组。在移植牙根周骨质缺损区分别填塞不同的移植材料。A组60例采用PRF联合自体骨植入;B组35例单纯植入PRF;C组35例单纯植入自体骨,随访12个月,对术后移植牙松动度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价。采用SPSSl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A组成功率为80%.有效率为96.4%;B组成功率为51.4%,有效率为80%;C组成功率为57.1%,有效率为77.1%;经,检验,A组与B组、C组间的成功率、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成功率、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体牙移植中植入PRF联合自体骨可促进牙周成骨.有利于移植牙的稳固。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即刻移植 骨缺损 自体牙
  • 简介:本书为最新出版的“口腔种植临床指南系列”的第6卷,由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组织编写,旨在提高口腔种植医师的临床水平。本卷内容包括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第四届共识研讨会纪要及文献评述、术前评估和治疗计划、美学区连续多颗牙缺失间隙的外科考量和治疗程序、修复考量和治疗程序、临床病例展示、并发症等。全书采用深入浅出的形式,并配以大量手术图片,以方便读者的理解。

  • 标签: 口腔种植 临床指南 种植修复 牙缺失 种植治疗 学会
  • 简介: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定于2008年11月19~24日联合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牙体牙髓疑难病例的显微治疗临床新进展'研修班(继

  • 标签: 临床新进展 体牙髓 新进展研修班
  • 简介:重度牙周炎患者伴有上前牙扇形移位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难题。临床中,医生需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考虑如何恢复健康、重建功能及改善美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文章通过1例应用多学科手段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前突复杂病例,讨论美学区牙齿拔与留、缺失牙修复、龈乳头重建等临床问题,期望为前牙美学区域的多学科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前牙缺失 多学科治疗 病理性牙移位 龈乳头缺陷
  • 简介:目的探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ERK1/2、p-p38及p-JNK1/2)]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27例SACC组织和1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标本中TGF—β1、MAPK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CC中TGF—β1、MAPK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唾液腺(分别为P〈0.01.P〈0.01.P〈0.01和P〈0.05)。SACC组织中TGF—β1、p—ERK1/2和p—p38在Ⅲ~Ⅳ期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分别为P〈0.01,P〈0.05和P〈0.05),但p—JNK1/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统计学关系(P〉0.05),TGF—β1、MAPK的表达与患者的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统计学关系(均为P〉0.05);TGF—β1与MAPK的表达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19、P〈0.001;r=0.728,P〈0.001;r=0.640,P〈0.05)。结论TGF-β1、MAPK的高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可能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调控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

  • 标签: 腺样囊性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