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严重,病死率高.我们采取了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双侧脑室穿刺-尿激酶(UK)溶解引流术加腰穿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继发重型脑室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重型脑室出血 脑室引流 腰穿置管引流 治疗 疗效
  • 简介:去年12月.美国埃莫里大学医学院的康复医学教授史蒂芬.沃夫(StevenWolf)公布了一项大型研究的结果.显示肢体限制一诱导运动疗法(extremityconstraint-inducedmovementtherapy,简称CIMT)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 标签: 肢体功能康复 运动疗法 患侧 医学教授 中风患者 医学院
  • 简介:目的探讨双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3例双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其中1例患者伴有呼吸衰竭。1例患者初期怀疑吉兰-巴雷综合征。"心"形、"Y"形及"V"形高信号为其典型的MRI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特征。结论双延髓内侧梗死为临床少见的后循环缺血病变,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及漏诊。MRI扩散加权成像为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脑梗死 延髓 临床特点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近日,记者在长春文庙门前发现,一位老者身穿运动服,脚穿轮滑鞋,手里拿着冰球杆在水泥地面上玩着冰球:老人娴熟的动作吸引了记者,记者看后都觉得自叹不如。

  • 标签: 冰球 老人 不锻炼 记者 运动服
  • 简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脑支循环的代偿情况不同。因此,及早判断出脑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合理的评估并指导治疗。目前,常用的评估脑支循环的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但TCD、MRA和CTA对于脑支代偿的评价,主要局限在wmis环水平,对于颅内经软脑膜血管代偿情况的反映局限性很大。

  • 标签: 卒中 侧支循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生物学标记 胆红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d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的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对支循环良好者与支循环不良患者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达峰时间(TTP)]及出院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9例患者中,多模式CT检查阴性者2例,其中1例随访头部MRI,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者37例。多模式CT检查发现病灶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4例,其中11例病灶可见支循环生成,另外13例患者病灶支循环形成不良。病灶与健比较,支循环良好患者表现为CBF降低(t=-5.9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4.2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支循环不良患者CBV、CB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7、-14.8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7.26、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病灶CBF、CBV、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11、-2.34,均P〈0.05)。支循环良好与不良患者90dmRS评分分别为(1.3±0.6)、(4.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1),有支循环形成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多模式CT检查对于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了解脑支循环建立或开放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脑侧支循环
  • 简介:患者男,17岁,因车祸致右侧肢体偏瘫伴双眼球突出1个半月入院.患者外伤后因神志不清送当地医院急诊,诊断为"脑挫裂伤".住院治疗20d后右侧眼球开始肿胀突出,2d后左侧眼球也逐渐肿胀突出,患者自诉左侧脑部嗡嗡作响.2004年11月由当地医院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 标签: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颈内动脉闭塞 病例报告 栓塞治疗 弹簧圈
  • 简介:目的分析使用双乳内动脉(BIMA)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桥血管通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应用BIMA行CABG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6.2±7.2)岁。分析患者术中即刻桥血管流量、手术效果,并通过出院前及术后3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结果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个月右乳内动脉(RIMA)桥及左乳内动脉(LIMA)桥通畅率为97.8%,静脉桥通畅率为95.4%(P<0.05)。乳内动脉-前降支搭桥总体通畅率为99.5%,其中RIMA-前降支搭桥通畅率为99.4%,LIMA-前降支搭桥通畅率为100%。结论BIMA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的,早期效果及桥血管通畅率良好。LIMA-前降支及RIMA-前降支搭桥均有较高的近期通畅率。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 简介:患儿男,8岁。2006年12月30日因“发作性头痛、言语不利、记忆力减退1个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患儿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前额部疼痛,每次持续约10min即自行缓解,反复发作10余次,同时伴记忆力减退,不能说出熟人名字和做简单的算术题。患儿发病前4d有低热,体温为37—37.5℃。于当地儿童医院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及血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头部MRA诊断为动脉炎。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阿昔洛韦、甘露醇、生脉、地塞米松”治疗5d。患儿记忆力较前好转,能说出熟人名字,前额部不适较前缓解,但仍不能计算简单算术题。发病第14天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腰椎穿刺及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 标签: 综合治疗 计算机断层显像 颈内动脉闭塞 单光子发射 首都医科大学 腰椎穿刺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支循环肺出血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支循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施的干预措施情况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和常规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后的肺出血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肺出血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875,P=0.0078).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支循环患者的肺出血发生率,是临床预防肺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综合干预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大体肺侧支循环 肺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冠状动脉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国药东风公司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TO病变患者158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56例。按Rentrop分级标准对患者的支血管情况进行分级,Rentrop0~Ⅰ级视为CCC形成不良(n=73),而RentropⅡ~Ⅲ级视为CCC形成良好(n=8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R)、白细胞计数(WBC)、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水平。结果CCC形成不良组的糖尿病比例、WBC、hs-CRR和多支病变比例高于CCC形成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CC形成良好组的LVEF和右冠状动脉闭塞比例明显高于CCC形成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C形成不良组和形成良好组的血浆ET-1水平分别为(81.2±10.1)pg/ml和(67.5±9.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ntrop0级和Ⅰ级患者的血浆ET-1水平均高于RentropⅡ级和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ET-1水平升高是CCC形成良好的危险因素(OR=2.24,95%CI:1.35~3.72;P<0.01)。其他影响CCC形成的因素包括糖尿病、hs-CRP和右冠状动脉闭塞等。ET-1预测CCC形成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5%CI:0.72~0.88,P<0.01);最佳截点75.3pg/ml,预测CCC形成不良的敏感性为69.0%,特异性为79.0%。结论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中,血浆内皮素-1和冠状动脉支循环的形成密切相关,且高水平的ET-1是冠状动脉支循环形成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内皮素-1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慢性完全闭塞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窦内球囊辅助栓塞剂——Onyx18闭塞上矢状窦及窦(横窦和乙状窦)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6月,经静脉途径在静脉窦内使用保护球囊,经动脉和(或)静脉途径,采用Onyx18栓塞治疗上矢状窦区和窦区DAVF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球囊辅助栓塞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本组24例患者,病变位于上矢状窦区5例,窦区19例。对上矢状窦区病变和窦区病变使用Hyperform7mm×7mm球囊各1例,对其余患者使用外周血管扩张用球囊。②对上矢状窦区病变的患者经动脉栓塞3例,经静脉栓塞2例,使用球囊均基本闭塞静脉窦;对窦区病变患者经动脉栓塞10例,经静脉栓塞7例,动静脉联合栓塞2例;使用球囊基本闭塞静脉窦8例,部分闭塞静脉窦11例。③上矢状窦病变患者3例栓塞后治愈,有2例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栓塞后少量残余,1年后复查造影无明显变化;在窦区病变的患者中,对1例患者行两次栓塞后瘘口消失,其余患者均经1次栓塞治愈,对其中7例患者治疗后半年进行了血管造影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对经严格选择适应证的DAVF患者在球囊辅助下使用Onyx18闭塞窦(横窦和乙状窦)和上矢状窦,治疗DAVF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静脉窦的通畅性。

  • 标签: 动静脉瘘 硬膜 栓塞 治疗性 安全 球囊 ONYX
  • 简介:目的评价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支循环对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60例并成功开通靶血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Rentrop方法评价支循环情况,有支循环组16例,无支循环组4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4h、7d抽取静脉血行NT-proBNP检查,术后7d、30d应用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情况.结果STEMI患者急诊PCI后有支循环组24h和7d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支循环组[988.0(628.2~1658.0)pg/ml比3023.0(1947.5~4935.5)pg/ml,832.0(501.7~1062.0)pg/ml比2219.0(1149.0~3445.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Killip分级≥2级的比例为6.2%比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结果比较,PCI术后7d有支循环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无支循环组[(53.4±7.1)%比(47.1±8.4)%,P<0.05];术后30d门诊随访心脏彩超结果有支循环组LVEF依然高于无支循环组[(56.3±6.9)%比(49.5±8.9)%,P<0.05].结论早期开放的支循环可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NT-ProBNP水平并且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N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