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有效性应用。方法 本研究当中选择了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分娩的86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将研究中的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中产妇的产程时间。结果 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期间采取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产程时间,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病一品”护理项目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病一品”护理项目。两组患者从入院开始至出院后90天接受护理干预。通过洼田饮水试验(WST)和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21天和90天后,观察组的WST评分和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后90天,观察组在QOL-100量表的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病一品”护理项目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显著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上一对一和小组制两种带教方法在带教产科护生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学年度和2018学年度在本科室实习的56例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7学年度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8学年度的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名带教老师从入科到出科带教,实验组采用实习期一半白班由中级职称护士带教,一半夜班由达到带教准入条件的初级职称护士带教,总共由两名带教老师带教一名学生的带教方法。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生出科成绩,实验组平均分(9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分(8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带教方法在临床上均可行,在带教老师数量充裕时可选用两名老师共同带教一名护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化疗及靶向治疗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作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5月~2022年12月研究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30例乳腺癌患者参与,均接受乳腺癌术后化疗及靶向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将其分为PICC组(15例,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植入组(15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观察其效果。结果:植入组置管时间长于PICC组,置管长度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置管成功率同PICC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植入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及靶向治疗中可以采用PIC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两种不同方式,前置置管时间长、留置管路长,但两种方法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并且后者应用安全性更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低。
简介:第一鳃沟瘘管亦称先天性耳颈瘘管,是由于第一鳃弓下颌突和第二鳃弓之间的鳃沟不完全闭塞所致,一般有内外2个瘘口:外瘘口可在颈侧上部、下颌角后方、乳突间区域,内瘘口可在外耳道、鼓室、咽鼓管区域。第一鳃沟瘘管在临床上较少见,占所有鳃裂畸形的1%~8%。故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漏诊,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诊治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诊断不明确,而进行反复盲目的瘘口和囊肿切除,进行多次的脓肿切开引流,增加了诊断上的困难。治疗上,因瘘管与面神经和腮腺关系密切,某些瘘管走向复杂、位置深、分支多,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对该病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完整切除瘘管及减少并发症。而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亦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总结了12例第一鳃沟瘘管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