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将沟通技巧应用于儿科门诊的患儿输液护理中,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本院儿科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50例患儿进行本研究,病例抽取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分组方法使用输液护理方法的不同,参照组和实验组各有25例患儿,将常规护理方法予以参照组,将常规护理方法联合应用沟通技巧予以实验组,观察实验组和参照组患儿依从率及患儿家属配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依从率(96.00%)与参照组患儿(64.00%)相对比,组间数据经统计分析,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配合率(96.00%)与参照组(76.00%)相对比,组间数据经统计分析,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的患儿输液护理中采取沟通技巧可得到良好应用效果,可促使患儿依从性的提高以及患儿家属的配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沟通技巧在脊柱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诊的92例脊柱骨折患者展开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沟通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侧重于针对性沟通技巧的运用,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遵医嘱行为良好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5.65%显著优于对照组76.09%,且遵医嘱行为良好率91.30%亦优于对照组63.04%,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技巧的良好运用,可使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不良情绪得以有效改善,建议于临床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内科发生的56例护理投诉进行研究。制定调查问卷,由所选投诉案例的投诉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投诉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对策。结果56例投诉中因护理沟通不当而投诉的有82.14%,其中因护士责任心不强而投诉有42.86%,患者及家属原因14.29%,因医疗费用而投诉12.50%,护理技能不足7.14%,护理差错5.35%。护理沟通不当引起的投诉明显高于其他投诉,责任心不强所引起的护理沟通问题分别高于其他护理原因引起的护理沟通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沟通不当是导致护理投诉的重要原因,且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儿科急诊中采取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来我院128例儿科急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的64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急诊输液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在急诊输液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沟通技巧。同时,在患者出院时对患儿家属进行一个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访问。结果对照组64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满意程度分别为34%、36%、31%、47%,而观察组分别为78%、75%、8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儿科急诊输液患儿采取沟通技巧,对患儿的康复、护理满意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儿科急诊输液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导诊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及施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90例门诊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强化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满意比率;护患沟通质量、患者知识达标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症状SCL-90评分;护患纠纷。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患沟通质量、患者知识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症状SCL-90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症状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患纠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者实施强化护患沟通技巧效果好,可改善心理症状SCL-90评分,减少护患纠纷。
简介:微格教学是一种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我国于80年代中期引进微格教学,其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视听技术反馈各项教学技能项目的训练,又称微型教学.微型教学,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具体地格化为若干个可观察、易操作、可控制的单一教学技能项目,借助录像、录音设备和电教技术手段进行录像、录音,反馈于对各项教学技能项目的训练[1,2].作者分析了微格教学技术的特点及原理,将微格教学技术引入护理沟通技巧的培训中,以案例为基础自编自导自演,摄制成录像,组织受训者一起观看录像,共同分析某个沟通环节及优缺点,加强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力度,及时反馈、纠正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中存在的缺陷,对有效提高护士沟通技巧具有明显的效果.2014年1月开始本院尝试应用微格教学方法将临床护患沟通案例分次在培训中微型化,真实再现护患之间的情景,优化护患沟通的培训效果.
简介:摘要: 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工作环境相对其他科室要复杂的多,而沟通则是她们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将对急诊科护士沟通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及时、合理、有效的沟通提出一些技巧和方法,期望以此减轻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提升其沟通效率,提高急诊科医护工作中的沟通成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式沟通在分针挂号中的实际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9月在我院实施非语言式沟通的门诊挂号分诊的10名女护士作为观察组,而本院未实施非语言式沟通的门诊挂号分诊的10名女护士作为对照组。观察并且记录门诊挂号分诊的女护士应用非语言式沟通方式的实际效果,记录并且分析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士所接待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与患者发生纠纷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挂号分诊护士所采取的非语言式的沟通技巧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缓和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矛盾,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在临床医学上具有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研究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自2020年4月长达18个月内本院收治的138名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取得其监护人的同意下,我们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69人。患者进行长时间持续性观察,并设计一个表格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设计的表格为5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状况越良好。结果:在最开始进行调查时,观察组的精神状况评分为2.37分,对照组的精神状况为2.45分,经过三个月的持续护理,观察组的精神状况评分升到了4.56分,对照组的评分仅为3.18。结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无论是从生活质量、社会认知度、感知能力均要好上不少,因此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可是有很重要的临床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