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Ⅰ型胶原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其提取、分离、纯化和表征方法日趋成熟。文章从原料选取、除杂、提取、纯化、灭菌等方面,比较了Ⅰ型胶原的基本制备原理与常用方法,总结了Ⅰ型胶原的结构表征方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Ⅰ型胶原的发展前景。

  • 标签: Ⅰ型胶原 材料制备 性能表征 生物材料
  • 简介:制备聚吡咯/聚乳酸(PPy/PLA)电活性复合膜并对其表征。应用乳液聚合法制备PPy/PLA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检测复合膜的表面特征和结构特点,使用直流电刺激系统测定复合膜的导电稳定性。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察PPy颗粒连续分散在PLA基质中,红外光谱检测显示有PPy和PLA的吸收峰,直流电刺激系统测定复合膜电导率缓慢下降,在560h到1146h之间电流持续保持在28~35μA。表明制备的PPy/PLA电活性复合膜确实含有PPy和PLA高分子聚合物,40天内在生理环境条件下仍具有生物意义的直流电。这种结合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将在组织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聚吡咯/聚乳酸电活性复合膜 制备 表征 表面特征 导电稳定性
  • 简介:目的制备用于组织工程的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纤维复合支架。方法首先采用壳聚糖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备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然后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为引发剂,采用本体封管聚合法,激发D,L-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g-聚乳酸共聚物。分别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溶解实验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改性后的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能明显提高溶解性能,降低结晶性能和氢键间的相互作用。结论通过改性,为得到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聚乳酸共聚物奠定了有利条件,并且此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孔隙率和网状结构,这对作为药物支架是一个很好的应用。此外,改性后的共聚物易溶于一些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有利于以后在组织工程中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壳聚糖 水溶性O-羟乙基壳聚糖 聚乳酸 接枝共聚物 本体聚合
  • 简介:目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和改性材料的开发是当今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羟基磷灰石(HA)是一种最重要的表面改性材料,但较高的脆性和较低的结合强度严重制约了它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首次选用K2Ti6O13作为生物医用Ti合金的表面改性材料,利用KDC法尝试制备了K2Ti6O13涂层,并对涂层的微结构、结合强度和生物活性进行了观察分析与评估.结果利用KDC方法可以成功地原位合成K2Ti6O13涂层,涂层与钛合金基体间结合牢固,结合强度可达24MPa,热膨胀系数的良好匹配是结合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结论涂层粗糙的表面和气孔可为骨的向内生长提供有利位置.经模拟体液浸泡,涂层表面形成了钙磷比接近人体骨骼的钙磷层,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 标签: K2Ti6O13涂层 热膨胀系数 结合强度 生物活性
  • 简介:基于水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原理,我们选用1300nm波长的近红外光,在一定压强下,测量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光的透光量,并以此来对组织的水肿状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同一压强下,随着水肿程度增加,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光的透光量减小;同一水肿状态下,随着压强的增加,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光的透光量增加;在1g/mm2压强下,不同水肿程度下的透光量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初步研究表明,在适当压强下,使用单位厚度组织对近红外光的透光量,可以对不同水肿状态的组织进行识别,该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辅助医生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做出合理判断。

  • 标签: 消化道重建 水肿 近红外光 单位厚度 透光量
  • 简介:目的探索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amino-terminalkinase,JNK)基因表达与神经功能修复状态的关联。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假手术对照组18只,实验组32只。损伤后1、12、24、72h行PCR检测,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JNK(JNK1、JNK2、JNK3)表达水平变化;损伤后12、72h选取L4/5节段脊髓行HE染色、,比较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变化状态(NSSh结果PCR结果显示,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JNK1、JNK2、JNK3的表达,在损伤后1、12、24、72h除JNK3在相应时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水平下降外,其他两项表达与假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L4/5脊髓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后12h损伤的脊髓皮质周边EHE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多。随着时间推移,染色阳性细胞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损伤后12h的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72纪损伤组NSS评分则明显更高,但脊髓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点比较,NSS评分渐减。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JNK3表达下调的情况,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联。

  • 标签: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修复 动物实验
  • 简介:观察6周六字诀锻炼对不同体位姿势状态下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的影响。采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综合检测仪记录分析比较了健康女大学生6周六字诀锻炼前后坐位、平仰卧位、站立位及-25°仰卧位时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中LFnorm、HFnorm及LF/HF的变化。与锻炼前相比:(1)六字诀组(n=9)站立位及坐位时LFnorm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HFnorm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平仰卧位时L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HFnorm呈显著性增加(P〈0.05)。对照组(n=7)坐位时LFnorm则呈显著性增加(P〈0.05),HFnorm呈显著性减少(P〈0.05)。(2)六字诀组站立位时LF/HF呈极显著性减少(P〈0.01);坐位及平仰卧位时LF/HF呈显著性减少(P〈0.05)。对照组各种姿势状态下LF/H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25°仰卧位时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周的六字诀锻炼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心率变异性低频段成分降低、高频段成分增加,显示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弱、迷走神经紧张性相对增强。锻炼效果主要体现在站立位、坐位和平仰卧位时,而在-25°仰卧位时则表现不明显。

  • 标签: 六字诀 心率变异性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