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经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诊条件下和普通条件下对急性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选取临床可疑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5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第1组在急诊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第2组对症治疗后3天内在普通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每例患者均采取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对双肾、输尿管、膀胱进行检查,重点对输尿管进行扫查并将结果记录;最后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第1组数据显示在急诊条件下输尿管结石检出总例数为137例,检出率为54.8%;肾积水检出例数为248例,检出率为99.2%;第2组数据显示在普遍条件下输尿管结石检出总例数为227例,检出率为90.8%;肾积水检出例数为232例,检出率为92.8%;两组输尿管结石及肾积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条件下肾积水的检出率虽略高于普通条件下,但输尿管结石检出率明显低于普通条件下,经腹部超声检查在普通条件下对输尿管结石有较高的检出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超声检查 急诊 检出率
  • 简介:通讯作者宋彩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摘要目的探讨组间轮转带教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急诊科临床实习的60名护理高职生,分为试验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学生均按常规教学,试验组学生采用组间轮转带教,由2各以上的老师轮流带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综合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对临床带教方式及教师学术水平评分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组间轮转带教的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及教学质量,对实习学生和带教老师有良好的双向促进作用。

  • 标签: 组间轮转带教法 急诊科 满意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医治的60例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作为实验对象,采纳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基本上添加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饮食医治顺从性。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休克恢复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恢复吸氧时间均长于实验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有效的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急诊护理路径,能够使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对于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急诊护理路径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具体护理方案,那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设置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短时间内的康复,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干预 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 抢救效果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进行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进行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腹痛程度及消失时间、平均动脉压与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程度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27.59% (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能够快速有效缓解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程度,对血压与心率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间苯三酚注射液 急诊 老年痉挛性腹痛
  • 简介: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证候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从而探讨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治疗组324例给予消栓肠溶胶囊和复方地龙胶囊模拟剂,对照组107例给予消栓肠溶胶囊模拟剂和复方地龙胶囊,连续使用(28±1)d,并分别于用药前、用药(28±1)d、发病(90±2)d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证候及安全性指标进行采集分析。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均有降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2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尿常规等理化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消栓肠溶胶囊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气虚血瘀症状,其疗效优于复方地龙胶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标签: 消栓肠溶胶囊 缺血性中风 恢复期 气虚血瘀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床边交班模式在儿科急诊留观室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 00 例自 1 7 年 9 月至 1 9 年 9 月入住急诊室的儿科患者来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然后均分成两个小组。然后对两组的医护交班的模式进行比较,观察护理后的整体情况。 结果: 对儿科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床边交班后,发现研究组的护理工作整体质量达到了 95.3 、医生与护士的总体合作情况分为 4.09 、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 98% ,都比对照组要好 。 结论: 对儿科患者急诊室中采用医护一体化的交班模式对整体的儿科护理十分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交班模式 儿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