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桃李”赛事凝聚着全国各大舞蹈院校近年来的科研及教学成果,同时也展现着默默耕耘的园丁们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无疑,本届比赛的成绩是令人欣喜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古典舞青年组的赛事,它激烈而振奋人心,似乎是对中国古典舞蹈这十年来继承与发展的一个总结。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舞蹈院校 十年 比赛 人心 科研
  • 简介:族律动”这个词语,在我的脑海里装载已有五至六个年头了。记得当初马力学教授在山西太原的一所艺术学校开始了“族律动”教材的实验性教学,一位朋友说起:“在一次对外公开课上,有了基本功训练和民族民间舞训练后,又看了“族律动”训练,嘿!真没想到一下子怎么就引起了大家那么大的兴趣。”因为大家觉得它新鲜、有创意、有门道。据马力学教授讲:“那时拿出来的还只是刚刚整理的初级教材1-6节。”后来得知马力学教授到了珠海,在一间艺术学校、一面主持教学工作,一面继续研究和实践不断积累起来的新教材。

  • 标签: 《龙族律动》 实验性教学 艺术教育 舞蹈教学
  • 简介:经过五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族律动》智能型系列舞蹈教材课程已明确定位于:“普及舞蹈素质教育系列教程”。此项课题的研发旨在通过对决定舞蹈本质的律动进行探索和研究,以解决民族舞蹈文化主体建构以及舞蹈语言结构规律民族化与科学化的本质问题。促进中国舞从程式、模式化和语言风格化中解放出来,并以崭新、鲜活的身姿和勃勃生机进入新世纪。在面临开放、多元的文化选择和交融中,能以强势主体文化之优势与世界舞蹈平等对话。

  • 标签: 律动 舞蹈语言 程式 民族舞蹈 本质问题 民族化
  • 简介:从明文军副教授手中接过厚厚一叠58篇参加“桃李”比赛的论文时,心中十分激动。我刚从我院研究生部培训班上课赶来,原本有些疲倦的身心,精神为之一振。啊!这么多论文!都是出自舞蹈老师、学生之手!有这么多人在深入研究舞蹈教学的各方面问题并写出了这么多应征评比的论文,多么令人欣喜呵!

  • 标签: “桃李杯” 舞蹈比赛 参赛论文 舞蹈基本训练 民间舞蹈教学 古典舞
  • 简介:有机会欣赏了马力学教授的学生表演的《族律动》,感到十分高兴,这是马教授创立的一套新的民族民间舞蹈训练方法,我认为很好,值得向广大舞蹈工作和舞蹈的爱好者推荐,它能适合于专业,又适合于业余,舞蹈学校也适宜采用,各地的艺术馆或青少年宫办培训班也可以采用,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套《族律动》,是马教授从中国各个民族(蒙古、新疆、西藏、朝鲜等)的民间舞蹈的律动中找出它的共同规律,又根据人体动作的科学原理以人体的五个部位为训练基础,编成数码,构成系统,从简到繁、从浅及深,循序渐进,使受训者能在较

  • 标签: 律动 民族民间舞蹈 观感 欣赏 业余 人体动作
  • 简介:举行了四届的全国桃李比赛,使各个艺术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与角逐下,届届人才倍出,繁荣了剧目创作,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它设立的训练组合与剧目两项比赛内容,对一个演员来讲是一个从训练到表

  • 标签: 桃李杯比赛 组合训练 艺术院校 劲力 语言性 舞蹈技巧
  • 简介:“桃李”舞蹈比赛是我国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学生最高层次的较量。自1985年首届“桃李”舞蹈比赛以来15年间跨上了第六级台阶。每三年一届的比赛,不仅推出了一拨又一拨的舞蹈新人,而且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舞蹈新作。尤其是不久前在上海落下帷幕的第六届“桃李”舞蹈比赛,与新人比肩争辉的是一大批不能不令人赞叹的新作。对这一届“桃李”舞蹈创作态势进行分析,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当下中国舞蹈发展趋向的把握。

  • 标签: “桃李杯”舞蹈比赛 舞蹈创作 中国舞蹈 艺术院校 新人 较量
  • 简介:汉代是整个中国传统舞蹈的奠基时期,有着典型的古代舞蹈艺术的风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美学特征,并为之后唐代乐舞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编创带有汉代风骨形象的男子中国古典舞就需要去挖掘汉代舞蹈的历史印记,追索汉代舞蹈的美学风范,才能塑造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具有鲜明汉代气魄的舞蹈。在现今汉代舞蹈作品创作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以女乐为主题的女性舞蹈题材的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可以说汉代女性舞蹈的语言和语汇有了一定积淀,然而汉代男子舞蹈资源的挖掘、整理、提炼以及开发却显得捉襟见肘。本文以《水墨游》这一汉代男性形象的编创研究型舞蹈作品作为案例,从汉代男子舞蹈形象的塑造入手,分析其形象塑造中对舞姿转换、调度流动的特殊选择,最后探讨其形象塑造时的再现到表现的意象化表达,从而论证《水墨游》是将汉代舞蹈放在社会文化母体系统之中进行研究和编创的作品。

  • 标签: 汉代舞蹈 《水墨游龙》 塑型 舞姿转换 意象化
  • 简介:产生于上届“桃”赛的《萋萋长亭》,一露面便颇受青睐。全国“荷花奖”舞赛中山翀跳它又一举夺魁。时过3年,本届仍有选手选跳。令人惊奇的是,今天再欣赏仍品味不减,感受如初。一个看似无甚技术与技巧的舞作,何以有如此魅力,确是耐人寻味。

  • 标签: 舞目创作 “桃李杯”赛 舞蹈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艺术魅力
  • 简介:2008年7月21日,在北京烈日炎炎的盛夏三位学者应笔者的邀请在东方人体文化研修中心——“云门礼苑”会面,三位学者分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刘俊骧教授、北京舞蹈学院罗雄岩教授和平心教授,结识三位老师是笔者2003年在北京舞蹈学院进修的最大收获,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令笔者终身受益。走进“云门礼苑”工作室,处处闻得“书香气”,客厅曰“聚气斋”。刘老师介绍:“云门”者,取天、地二义。在天指轩辕黄帝的祭祀乐舞“云门大卷”,它为六代乐舞之首,赞美黄帝垂裳无为而治,润泽天下、义薄云天的盛德英明,是中华礼乐文化之冠,东方人体文化史上的第一座人文丰碑;在地指敝郡青州城南之云门山,东方人体文化视修身养性为基础功夫,悟道明道的途径,中华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寿此南山”的祝颂就源自此。在迎接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能饱尝这样的文化盛宴,笔者倍感荣幸之余,愿同大家一共分享。

  • 标签: 东方人体文化 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心理学 分类 交叉
  • 简介:与任何文化的发展一样,民间舞蹈创作中的变与常是无所不在的。发展中的变体恰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时代精神,舞蹈艺术使然。通过分析第8届桃李群舞创作中的变与常,最终发现“变与常”不应该成为作品的目的,而更应该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和规律。为了求新求变的创作只能沦为形式刺激的赝品,为了求常的作品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民间舞蹈创作从总体来看应该是持续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持续。

  • 标签: 舞蹈创作 “变” “常” 舞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