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寓言,还是小说当《古船》在新时期的文学“航道”上激起的那跌宕、悠长的冲击波,还没有完全消隐和平静的时候,张炜又情归生他养他的那一片海滩野泊,娓娓道出了一篇颇有些神奇,更浸透着凄凉的《九月寓言》,让读者去品味,任文坛来掂量。这看似出人意外,其实也当在意料之中的。毕竟驾《古船》“出航”已有四五年的光景,文海波澜的起伏,风雨的变幻,把张炜磨练得已近“不惑”。他少了些忐忑和盘桓,增添

  • 标签: 寓言 现代小说 张炜 古船 现实主义 文学母题
  • 简介:新年伊始,《章回小说》推出我省青年作家胡飞扬的中篇力作《破产》(文见《章回小说》1998年元月号)。编辑在导读中说:“……写得相当真实,深刻!”对飞扬先生我并不十分了解,年前读过他的《中国神兵》,那种历史材料添想象佐料的现代语言组合,我以为并不能充分展示一个作家的功力。但这《破产》不同,读

  • 标签: 《破产》 章回小说 作家 语言组合 功力 佐料
  • 简介:30年代,胡秋原打出“自由人”旗号和左联论战文学的阶级性、文艺能不能堕落为“政治留声机”问题。他与共产党人的意见虽然不合,但他也强烈地批评了国民党御用文人炮制的“民族主义文学”。左联当时把胡秋原定性为“反动派的走狗”,显然是一种左倾幼稚病。在40年代中期,又有集结在储安平主持的《观察》杂志一群自由主义作家。其中有

  • 标签: 前自由主义 自由派作家 毛泽东 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主义者 国民党
  • 简介:伪满时期的华文写作在总体的量上与质上远胜日文写作,是中国沦陷区文学的重要构成。华文作家创作中的基督教意识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小松叙述性作品中的基督教意识就是一个典型。本文以其部分叙事作品的文本分析为核心,挖掘作品中所体现的基督教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存在的意义。通过人类自由意志的滥用,内在良心对罪的责罚,凭藉基督之爱实现人格完善,基督教思想与古希腊命运观、佛教思想同民间传统信仰的融合四个维度的分析,探讨了作家及作品以基督教思想为视角,对人类自身灵魂属性与生命状态的思考,使作品内涵超越了殖民地环境,具有跨越时代与地域的价值。以小松的作品分析为例,分析伪满时期华文作家的基督教意识,有利于丰富沦陷区文学的研究方法,在挖掘“妥协”与“抵抗”因素的同时关注宗教、哲学及人类终极性问题。

  • 标签: 小松 “满洲国”文学 沦陷区文学 基督教文化
  • 简介:一乔公(李乔)匆匆地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当4月18日噩耗传来,我和老伴、女儿、外孙女全都惊愕了,许久都说不出话来,任泪水唰唰地往下流.

  • 标签: 作家李乔 彝族作家 思念沉痛
  • 简介:听说要去珠海的万山岛采风,我百感交集。自1979年创刊以来,《花城》杂志历次采风都徜徉在海洋的怀抱。深圳、茂名的笔会曾留下了不少浪漫的往事,今天谈起仍让人感觉亲切,宛如昨日。笔者也亲历过2005年九天八夜的西沙之行,

  • 标签: 万山行 中国作家 作家万山
  • 简介:王西彦老师是三十年代初就发表创作的老作家,八十年代被选为上海作协副主席。曾在湖南大学、武汉大学任教授,1951年春应聘来浙江大学,执教两年后于1953年春调往上海华东文联任专职作家。在浙大执教时,笔者曾受业于西彦老师。与老师分别近四分之一世纪后,于七十年代后期又得与西彦师及师母周雯先生于南京相聚,师生愉悦非常。如今垂暮之年,回忆往昔所受教益,犹令我感念。

  • 标签: 王西彦 作家 教授 1951年 八十年代 湖南大学
  • 简介:杨义龙近几年来创作了几个长篇小说,有的获了奖,表明他一直比较勤奋于小说的经营,因而构思与叙事的技术想是成长不小。《子河茶街》(以下简称《子》)就是一篇引人爱看的作品,是杨多年小说经营后的一次总结和综合,以其仍是延续旧作《遥远的部落》《喜鹊窝的秋天》等的特点,比如注重情节的构造,注重主题的与时俱进,注重人物形象的卓越性传奇性等,更加上大理特殊的地域文化氛围,使这个短篇富于戏剧性,比较上镜。

  • 标签: 杨义 作家 白族 长篇小说 与时俱进
  • 简介:<正>“苏州作家群”不是一个古已有之的历史名称,是今人用来概括以李玉、朱素臣为代表的一批苏州剧作家的称谓,也有叫作“苏州派”或其它名称的。这些名称的提出标志着对这个作家群体认识的深入,名称的不同表明对这个作家群体认识的差异。同时,目前关于它的成员范围也存在不同看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顾和探讨。

  • 标签: 作家群体 明清之际 剧作家 《中国戏剧史长编》 《中国文学史》 李玉
  • 简介: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皇朝,但封建复辟势力仍盘根错节地丛生在中华大地上。继1916年袁世凯称帝以失败告终后,紧跟着又是1917年的张勋复辟。这股逆流至今逝去已有百年,但两股复辟势力接踵而至,实有它的近因。

  • 标签: 张勋复辟 作家 通俗 辛亥革命 袁世凯 称帝
  • 简介:面对一个纯粹的文化人,一个纯粹的地域,我引用诗人在诗行里一句话“故乡,在远方被一缕炊烟温暖。”完成对藏族诗人多杰坚措的一次辽远的阅读,一次深切的领悟。在静谧的深冬里,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前夕,房间里弥散着某种特殊的仪式来临前的气味,耳旁响起曼陀铃《阿克斑玛》的袅袅余音,这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福分。萧萧寒风,跟随一个仍像一个最古老的行呤诗人游历玛域,感悟一个个砺炼灵性,与身边的风雪私语,在彻骨的形容词里回眸。

  • 标签: 故乡 温暖 印象 作家 文化人 诗人
  • 简介:2009年4月11日下午,著名作家林斤澜因心肺衰竭在北京同仁医院去世,享年85岁。林斤澜1923年6月1日出生于温州市区,17岁在粟裕任校长的浙闽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读书,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早年经历丰富,1946年到台湾从事地下工作,

  • 标签: 著名作家 抗日救亡运动 北京同仁医院 干部学校 早年经历 地下工作
  • 简介:<正>标志着现代史开端的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深刻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一切古代文化遗产,包括古典小说,都受到重新审视和评价。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历史潮流里,《儒林外史》受到一致的推崇。应陈独秀之约最早系统地提出文学改革主张的文章——一九一七年一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期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就一扫“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的传统,奉白话小说为“文学正宗”,认为当时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家吴趼人等,“皆得力于《儒林外史》”等优秀小说。同年《新青年》第三卷第一期上钱玄同的《寄陈独秀》,赞同“小说诚为文学正宗”,认为“旧小说之有价值者”不过《儒林外史》、《红楼梦》第六部。同年《新青年》第三卷第四期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认为“吾国第一流小说,古人惟《水浒》、《西游》、《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一九一八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四期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称扬《儒林外史》是“有价值有生命的”“活文学”,是“模范的白话文学”;赞扬它的“写人物的画工本领。……书中的人物,如严贡生,如马二先生,如杜少卿,如权勿用,……个个都是活的人物。”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最初发难者

  • 标签: 儒林外史 政治运动 吴敬梓 三十年代 二十年 陈独秀
  • 简介:感谢《儿童文学》杂志.使我和班长有了一次一起亮相的机会。沈老师是我们在江苏作家读书班上的班长,大家心目中的好大哥,勤奋、朴实,为人真诚善良的那种类型。我们经常闲聊写作,我要向班长学习,再宁静一些,写出更美的文字。

  • 标签: 作家 擂台赛 《儿童文学》 读书班
  • 简介:2010年4月15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作家》杂志社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承办的“中国作家北大行”系列活动在北大英杰国际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了第二场演讲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蒋子龙为北大同学们做了精彩演讲。《中国作家》副主编萧立军等参加了演讲会。演讲会由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导陈晓明主持。

  • 标签: 《中国作家》 演讲会 蒋子龙 北大 中国作家协会 国际交流中心
  • 简介:新崛起在海外的"新移民文学",其首先面对的是文化"移植"的困惑,由此而展开对"家""国""族"文化传统的正面反思和突破.他们在异质文化的分裂对峙中经历了精神"迷失"的痛苦,然后在"茧"的挣脱中伸展了"蛾变"的翅膀,他们开始寻找"个体人"的生存空间,他们有意在"边缘"状态的独立清醒中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在"超越乡愁"的高度上寻找新的生命理想.

  • 标签: 迷失 突围 海外新移民作家 文化移植
  • 简介:马华七字辈作家的写作体现出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在文体上,这一解构体现为元小说方式的广泛运用。七字辈作家热衷于运用元小说来混淆现实与小说之间的界限,以此消除小说的虚构性,并质问现实。同时,元小说还作为他们阐释写作观念、解构宏大历史与政治的途径。

  • 标签: 马华文学 七字辈 元小说 解构
  • 简介:2011年11月23日上午,以探讨华文文学和中华文化、共享文学时空为主题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在暨南大学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华文文学 华文作家 时空 共享 文学研讨会 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