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就像写于2000年的《富萍》一样,王安忆的《桃之夭夭》同样舍弃了对于昔日奢华、繁荣的老上海的想象和追恋,暂时让自己与弥漫在上海滩的日胜一日的怀旧风气隔绝起来,而
简介:<正>丹麦散文体有两大传统:即奇幻想象(fantasy)的传统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它们都深深根植于斯堪的那维亚文学,至今仍生气勃勃。此外,我也想使大家注意丹麦文学所特
简介:1958—1960年的“大跃进”文艺经历了从现实想象到幻象现实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修辞的作用不能忽视。正是借助于修辞,该时段的文艺超越了对现实的模仿与想象,走向了对象征性现实营构的修辞性幻象。这带来的效果是,1958—1960年的文艺并不指向真实的世界,而是指向语言重构的世界,形成了范围较广的修辞运动。
简介:在机械工业时代,人类在享受物质丰厚与舒适的同时,不得不付出精神伊甸园失落的代价。如何用文学的方式来呈现并回答这个问题是晓航的隐秘追求。本文从非凡的想象力、娴熟而精致的语言以及叙事技巧的出神入化等角度,解读小说文本的内在涵蕴,并展示晓航的非凡创造力。
简介:莱柯夫的隐喻理论影响深远,他将隐喻界定为“想象理性”的观点对理解诗歌尤其有着重要意义。但其内在困难亦十分明显。虽然他细致分析了诗歌隐喻的种种手法及其概念结构,但他将基本隐喻置于初始前提的立场亦使他始终无法真正解释诗歌中新隐喻的创造机制。我们则试图结合博纳富瓦的《杜弗的动与静》一诗中的听觉隐喻的基本运作,揭示基本隐喻的真正特征,并进而结合相关哲学背景来启示隐喻向哲学思索敞开空间的丰富可能。
简介:(三)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文章之道,与待人接物相通: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影响结局。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行事应该有其风格:或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进退取舍,都该有个原则。清张自超以宗法朱熹《春秋》学自命,大抵以不苟同、不苟异;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标榜:经旨先儒讲解切当者,不再发明。其前人不合之说,后人已有辨者,不再辨。或虽不合,而于大义无关者,亦不置论。……又合诸儒之说,参互斟酌,去其非者,存其是者,未敢以臆断也。
在“回忆”与“想象”之间游走——从《桃之夭夭》看王安忆小说的书写策略
现代丹麦散文作品中的奇幻想象、现实主义及存在主义
从现实想象到幻想现实:1958—1960年文艺的修辞性演绎
用想象凝铸生命的诗意——评晓航的小说《努力忘记的日落时分》
作为“想象理性”的隐喻——自博纳富瓦的诗意聆听辨析莱柯夫的隐喻理论
资料取舍与议题开展(下)——论文写作要领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