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政治界、经济界、思想界的人们对“三农”问题异常关注并将探索触角愈益引向深入时候,我们尽管不无期待,但却使我们屡屡失望是,文学界对“三农”表现少得可怜,“三农”问题似乎已在文学视野中消失了。这不免引起人们对文学界揶揄和不满。文学尤其是小说逐渐从农村淡出,是作家集体有意疏忽,还是在全球化语境中,作家丧失了民族自信?是对各种物欲顶礼膜拜而导致“英雄气短”,还是在西方强势文化下自叹弗如?本文对此不欲多加分析,只是想阐释这样一种观点:农村题材创作式微,其实就是作家对农民身份缺失。

  • 标签: 农民 身份缺失 农村题材 文学创作 中国 思维方式
  • 简介:文学可以看作是作家追求个人审美体验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与他人一起探求普遍价值和意义公共行动。文学公共性不等于,但也不完全排斥个人写作趣味和动机。本文以德国现代作家君特·格拉斯为例,说明文学公共性与作家政治、社会生存条件之间关系。在不允许说真话环境中,文学公共行动变得困难而且危险。只有当作家在现实公共生活中有真话要说,而且确实能把真话公开地说出来时候,文学才能够真正成为这样一种行动。文学公共性与作为社会中人作家是联系在一起。离开了作为公共人物作家和他生存世界,便无法有效地讨论文学公共性或公众影响。

  • 标签: 文学 公共性 社会行动 公民责任
  • 简介:在诗之旅中,曾有云留下了一段长长心血与汗水凝结成足印。一部《曾有云诗选》,是诗人创作生涯中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生命里程碑。要深刻了解一个诗人,必须沿着诗人的人生轨迹,认真地一一解读他各个创作阶段诗歌作品。到目前为止,曾有云已出版九部诗集,分别是《东风集》、《血凝红豆》、《金质响箭》、《秋恋》、《人生是爱》、《痴语》、《送你一个明天》、《失眠芦笛》、《翡翠相思鸟》。这部《曾有云诗选》,是从以上九部诗集中选出精华之作,还有一些是单篇发表过或未发表过作品。作者不是专职诗人,长期在行政部门担任繁忙领导工作,写诗多是在别人午休时候,数十年来为诗呕心沥血。“诗余向政,政余赋诗”是对他较恰当写照。诗人自言:“诗人每一个细胞是一个难字。

  • 标签: 诗歌作品 生命体验 山水意识 哲学化 树桩盆景 哲学意味
  • 简介:黄咏梅小说在外壳与内核之间存在有一种比较明显反差。从表面看,她作品故事都不复杂,写也都是普通世人世象,与某些流行都市丽人小说或底层小说有些相似。然而仔细读下来,却发现其内在意旨远远超出了故事本身。它们往往深藏在看似平淡叙述背后,寄托着作者更深沉意蕴——所以,她小说主题绝不像小说里故事那么简单,而是异常深沉与严肃,蕴含着对于我们这时代中生存和情感深切思索。这种反差,结合其主题,很适合用黄咏梅一篇小说名字来形容,那就是爱"隐身登录"。

  • 标签: 小说主题 咏梅 登录 隐身 故事 深沉
  • 简介:在上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典型"理论发挥过举足轻重作用。然而,由于它长期与政治同欢共舞,并不同程度地消解和歪曲了传统"形神"、"性格"等理论,故而随着时过境迁,"典型"理论逐渐坍塌下来。近些年来,"典型"理论主导"人物形象分析"逐渐转型为偏重文本内部"写人研究",做好了中国"写人学"构建准备。这样,中国"写人学"构建自然要面向"写人研究"。既要将"典型"理论下"人物分析"研究碎片转型为"写人"问题,重新审视;又要打破"典型"理论遮蔽,还原"性格"、"形神"等本土"写人"话语;还应适当借鉴国外相关文论及社会心理学等其他社科理论。中国"写人学"构建可以填补"典型"理论坍塌后写人研究理论空缺,并通过与"叙事学"相互烛照,以有效地突破当下写人研究困境和瓶颈。

  • 标签: 典型 人物形象 形神 写人学
  • 简介:从古至今,不管是写字、作画,还是著书立说学者,首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正是由于其“人品”问题就对“书品”偏见甚至贬低,比如被誉为“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中蔡襄,据说原本定为蔡京,但由于他人品问题,将其书法上成就也全盘否定,此外还有:明严高、清和冲、秦桧等,可见古人论书不仅限于看中书家书品,更看中书家的人品。

  • 标签: 书品 人品 蔡京
  • 简介:尤金·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奠基人和缔造者,《榆树下欲望》是其早期名作之一。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进行重新解读,即: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男性对自然和女性双重统治及这种统治根源。

  • 标签: 《榆树下的欲望》女性 自然 男性
  • 简介:“诗圣”和“诗史”是杜甫研究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概念从诞生之日起便对杜甫及其诗歌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英语世界学者对于“诗圣”和“诗史”理解却与中国学者很大出入。他们往往脱离了儒家文化精神背景,而从纯文学角度去理解这两个概念。这种出入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对于研究者认知巨大影响。本文就英语世界学者杜甫研究中对于这两个概念理解与阐释进行分析,探讨了西方文化语境下“诗圣”和“诗史”内涵,揭示了西方汉学对于杜甫阐释存在错位与变异。

  • 标签: 杜甫 诗圣 诗史 西方汉学
  • 简介:当代艺术在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强流动性特征,由于失却了“审美标准”,引发弊端也已暴露得越发明显。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在当下这一新历史阶段重新发掘一套可供操作稳定审美标准。鉴于当代艺术开放性,笔者认为,新审美标准可能更倾向于以“复调”或“博弈”方式系统性地呈现,从而帮助发挥批评功能,判断艺术价值。

  • 标签: 当代艺术 流动性 反审美 审美标准
  • 简介:当前中国电彩底层叙事正日益崛起。底层叙事潮流泊出现,与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机制多元完善、新导演群体涌现乃至受众审美趣味与集体心理都息息相关。国产电影底层叙事呈现出残酷现实主义与温情现实主义两种不同创作面目,前者以凌厉冷峻笔触揭示底层人群生存境况残酷与绝望,后者则以温和舒缓立场描画普通个体日常生活温情与诗意。当下国产电影底层叙事频频诉诸于疾病隐喻方式,以此表达对当前社会进程与伦理状况深刻认知。

  • 标签: 国产电影 底层叙事 残酷现实主义 温情现实主义 疾病隐喻
  • 简介:诗性建构,是散文家王充闾散文重要美学追求。文本体式上,他努力在诗性艺术领地上开掘,在生活中发现诗情,在历史中筛选诗意;思想指向上,他始终在诗性精神世界中寻觅,呼唤崇高,拒绝低俗,高扬传统人文精神;话语选择上,他坚持在诗性语言空间里驰骋,叙述文字清澈如水,天成自然,具有古典美的韵味。

  • 标签: 王充闾 散文创作 诗性建构 美学追求
  • 简介:汉字作为韩国语言文字中一种特殊存在,其影响力不言自明。然而汉字被广泛地使用,同其自身科学性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主要从汉字形态特点、语音特点两个方面探讨了汉字对韩国语汉字词影响。进而阐明了汉字在韩国语中重要性。

  • 标签: 汉字的特点 韩国语 汉字词
  • 简介:<正>错觉,作为生理、心理现象之一,很长时间以来就是心理学所热衷研究课题。然而,文学批评活动中错觉问题,迄今恐怕还是理论研究中一块“空地”。本文拟就引起错觉批评模式,错觉造成后果以及错觉心理定势等问题,谈一点看法。

  • 标签: 心理分析 心理定势 长时间 批评意识 主体意识 心理机制
  • 简介:<正>明尼苏达大学说,她是我们第一位中国"杰出校友"2004年8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了这样一件事,为外国留学生及访问学者,设立了一个"杰出校友奖"。25年,其间慕名到此求学的人,闪现着各种肤色,一茬接着一茬。如果将这些人按国籍排成队伍,不亚于奥林匹克入场式。而通常,最能经得住考验东西莫过于时间。占据四分之一个世纪时间跨度不算敷衍。最终,明大中国"杰出校友"称号落到了她身上。她是吴希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我国著名小儿神经学专家。

  • 标签: 希如 杰出校友 明尼苏达大学 外国留学生 小儿神经 田何
  • 简介:  本月13至17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吕汝伦带队,阿来和我等七人出席了在北京召开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人到中年,出席这样会年龄上是惭愧,但在会上我个发言,有点另类,似乎引起了不小轰动,博得了大家一片赞誉.事后我一直想,我只是说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的话,为什么会让大家这么惊奇,颇有点危言耸听意味?我想结果是:那种隆重会议,也许容易限制大家个性,所以说都是"官话",相比之下我略显"另类"了.这是个指点性发言,全国有八位代表作了发言,发言稿事先是经过大会秘书组审查,决无政治问题.在此全文抄录,如下:……

  • 标签: 儿子学 创新儿子 学骑单车
  • 简介: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如《松鸦为什么呜叫》、《人瑞》、《神鹫过境》、《醉醒花》、《豹子最后舞蹈》、《牧歌》、《乡长变虎》、《云彩擦过悬崖》、《望粮山》、《吼秋》、《马嘶岭血案》、《太平狗》、《猎人峰》等)在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获得了众多奖项。

  • 标签: 猎人 艺术性 《马嘶岭血案》 《望粮山》 《太平狗》 系列小说
  • 简介:朱践耳钢琴叙事诗《思凡》以奏鸣曲式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性肯定。本文主要从作品曲式结构来进行赏析,来诠释作品具有哲理思辨性、散发人性光辉一面。

  • 标签: 思凡 人性 赏析
  • 简介:在台湾问题上针锋相对中国过去一个流行说法:“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而在中美建交以来几十年风风雨雨中,我无论是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副部长、部长,还是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国大使,听得比较多一个词是台湾,说得比较多是台湾问题。像我在美国工作那几年,1999年驻美使馆就台湾问题与美方交涉70多次,2000年达93次。为什么会这么多呢?

  • 标签: 外交部发言人 台湾问题 记忆 快乐 美国大使 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