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基于2008~2015年中国43家财产保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研究探索了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与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Z—score来衡量保险公司的整体财务稳定性,并使用了综合成本率的五年滚动标准差衡量保险业务的财务稳定性;为解决内生性问题,运用了工具变量;同时利用不同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和ROA五年滚动标准差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增强研究结果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与公司财务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支持了“集中-脆弱”假说。此外,其他因素,包括公司规模、业务杠杆、车险保费占比、展业的地域多样性、再保险比例、资产增长率、稳定投资资产比例、是否为集团公司以及利率变化等都会对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产生影响。

  • 标签: 市场集中度 财务稳定性 “集中-脆弱”假说
  • 简介:全面风险管理能够通过风险间的关联性更全面地识别和控制风险,从而降低额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本文以寿险公司为研究对象,重新定义了全面风险管理程度指标,并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企业效率,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以及门槛效应回归模型,研究全面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面风险管理主要通过规模效率变动进一步促进技术效率增长,并最终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但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而言,适度的全面风险管理措施更符合当前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状况。

  • 标签: 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经营效率 寿险公司
  • 简介:考虑到财产保险公司之间存在生产技术异质性,采用共同前沿函数和非径向DEA方法构建非参数共同前沿分析框架,对2006~2013年我国31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效率损失原因并揭示效率改善的潜力来源。研究发现:共同前沿下的经营效率水平,低于组别前沿下的情况,但显示了最佳技术条件下财险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最大改善潜力;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总体经营效率较高,中资公司效率高于外资公司,表明外资公司存在更大的效率改善空间;管理无效和技术无效是导致经营效率损失的两大来源,其中外资公司经营效率损失主要由技术无效造成,中资公司经营效率损失的原因则具有多样性;前者效率改善的篡略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后者应根据效率损失来源的关键方面提出有针对的设计策略。

  • 标签: 经营效率 潜力来源 技术异质性 共同前沿 组别前沿
  • 简介:本文通过构建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博弈模型,将保险赔付、政府监管、购险补助和灾后救助纳入模型讨论范围,在法律规范和连续经营约束下形成了多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问题。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交替决策的迭代算法为基础,结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市场模拟与分析求解。结果显示:在当前条件下,由于有效风险分散体系的缺失导致了农业巨灾保险供需的错位;购险补贴、巨灾救助和保险监管存在相互制肘和政策套利的可能。适度降低购险补贴比例,提高灾后救助标准,加强监管力度能够更好地促使农业巨灾保险对现有保险体系形成良好的补充。

  • 标签: 农业巨灾保险 STACKELBERG博弈 均衡性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择不同的投入、产出变量,分别从企业和社会角度两方面,对24家保险公司2008年~2013年交强险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4家保险公司的企业效率和社会效率并不总是同步,有些公司两个效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为考量影响企业效率和社会效率的因素,文章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省份越多,其企业效率越高,而社会效率越低。并且,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及所属集团下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对社会效率都具有显著正影响。

  • 标签: 交强险 数据包络分析 企业角度 社会角度
  • 简介:一、引言2013年7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首批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G-SII)名单,其中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安联、意大利忠利保险、英杰华保险集团、法国安盛、美国大都会、美国保德信集团、英国保诚集团和中国平安。伴随着金融机构集团化经营和全球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这些保险巨头对全球保险业发展乃至全球金融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AIG集团在次贷危机期问陷入困境,几乎引发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监管机构敲响警钟。为吸取教训,G20集团达成共识,由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IAIS)共同制定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名单,意在加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管理。

  • 标签: 美国国际集团 保险机构 系统稳定 风险管理 应对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 简介:政府救济和农业保险是我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两种手段。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救济费用增加既有可能引起农民增加投保(汲水效应),也有可能导致农民减少投保(挤出效应)。基于2001至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开展政府救济影响农业保险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各省的上年受灾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户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人均农村自然灾害救济费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产生显著的汲水效应。进一步引入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中的救灾支出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实证结论。该研究对我国健全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 标签: 政府救济 农业保险 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保险扶贫
  • 简介:本文以偿付能力二代为基准,基于内控视角分析财产保险公司历史经验数据,并进行数据清理和测算,对符合要求的42家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和影响因素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从实证研究结果中得到结论,中资财险公司应重视资金运用管理,外资公司应更偏重再保信用风险管理。具体到中资国企,其风险控制要点还应关注承保业务质量和成本管理,中资民营财险和外资公司需要特别关注风险管理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以便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偿付能力风险。

  • 标签: 财产保险公司 偿付能力 灰色关联分析 内控
  • 简介: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是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或延迟缴纳,对消费者起到购买的激励作用。因为,个人所得税能够对消费者工作期和退休期的收入产生影响,进而决定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本文在动态最优框架下构建个人终身消费的最优路径,以最优消费来衡量不同税收优惠模式下的商业养老保险的效用。通过对比得出,在不同模式下,前端税率的收入效应均大于后端税率,即前端税率的大小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当前后端税率相同时,在个人所得税税率替代效应的影响下,消费者更倾向选择EET模式的商业养老保险。

  • 标签: 个人所得税税率效应 税收优惠模式 养老保险最优选择
  • 简介:本文运用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和上市银行2008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股票收益率数据构建了两市场的二阶段波动率模型。第一阶段,运用一元ARMA—GARCH模型对两个市场的波动性问题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序列都受到前期收益率的影响,存在风险暴露问题。第二阶段,运用二元VAR(2)-GARCH(1,1)-BEKK模型对两市场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均值溢出方程表明我国银行市场对保险市场存在微弱且短期的均值溢出效应,反之则没有;第二,波动溢出方程及WALD检验的结果证实我国保险市场和银行市场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两市场的风险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任一市场的风险均可通过资本市场的“二阶效应”而传染给另一市场并形成风险扩散效应。

  • 标签: 保险市场 银行市场 溢出效应 VAR-GARCH—BEKK模型
  • 简介:本文基于2003-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以保险深度、财产保险深度和人身保险深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我国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保险业减贫效应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和门槛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和贫困程度都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从全国角度来看,保险业、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财产保险减贫效应大于人身保险;从区域角度来看,对于整个保险业而言,只有东部和中部具有减贫效应;对财产保险而言,东中西部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西部财产保险减贫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对于人身保险而言,只有东部地区具有减贫效应。保险业减贫效应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到特定水平,越过某一门槛,保险业减贫效应会显著增加,甚至发生质变。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保险业,将保险业纳入到扶贫开发体系中,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减贫效应,逐步降低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保险公司还应该采取积极差异化承保策略,为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因为只有区域经济提高到一定水平,保险业减贫效应才能产生预期效果。

  • 标签: 保险业 减贫效应 区域差异 门槛特征
  • 简介:对于投保人欺诈性告知的问题,我国《保险法》中并未明确第16条对解除权作出限制的不可抗辩条款与《合同法》第54条第2款关于欺诈行为之撤销权的适用关系,法院在判决和解释上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欺诈性告知,不论是在法律体系上还是不可抗辩条款的设置目的上,

  • 标签: 欺诈性 撤销权 解除权 司法判例 关系问题 保险人
  • 简介:随着国民对健康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医疗卫生费用融资体系面临着新挑战,而新医改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得影响居民卫生费用融资结构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与之前预期的“挤出效应”不同,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对商业健康保险是正向的促进作用;“新医改”、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可及性的提高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医疗卫生消费与医疗保险的互补性特征对低收入群体更为明显;而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医疗保障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满足。

  • 标签: 卫生融资体系 新医改 社会医疗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
  • 简介:利用2011年66家中资性质的保险公司年报数据和治理信息,从样本总体和按业务类型分类两个层面研究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其风险控制和绩效水平的影响。实证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治理机制对于保险公司的绩效改善则没有明显的帮助,甚至在寿险公司层面上董事会专业机构数量以及监事会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对其绩效存在负面的影响。建议我国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中不仅要单纯达到形式上的合规,更要着力加强实际运行中相关机制的有效性。

  • 标签: 保险公司 公司治理 风险控制 绩效评价
  • 简介:面对人口老龄化目益严重的挑战,如何通过医疗保险实现“老有所医”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2012年基线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参加三种基本医疗保险的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特征与过去一年住院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从住院行为、住院支出以及住院自付费用比例三个方面进行医疗保险的绩效评价。其中对住院行为和支出分别建立两部模型和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群的住院率和住院支出,并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对于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而言,提高的比例更大。对自付比例建立OLS进行实证,基本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群住院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但降低的程度根据医疗保险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标签: 医疗保险 老年人 住院 两部模型 样本选择模型
  • 简介: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当年出口信用保险保额超过3000亿美元,占出口额的比重达到14.8%,但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作用究竟如何?采用2002—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8个出口行业和出口到8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在扩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从多个层次、用多种方式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在增加出口、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支持有关出口行业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出口到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以及船舶、机电产品等具有较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效应。

  • 标签: 出口信用保险 引力模型 交互效应
  • 简介:一、背景介绍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灾害损失补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来看,地震分布范围广泛、破坏力强的特点成为人类的第一大威胁。我国地震风险应对体系仍以政府救灾为主,而保险在地震风险管理中的职能缺位已经制约了地震受灾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地震保险 地震风险 损失补偿 汶川地震 保险金额 应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