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alamus, PVT)谷氨酸能神经元在艾司氯胺酮麻醉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研究全部选择8~10周龄雄性Vglut2-cre转基因小鼠。取3只小鼠在PVT区立体定位注射钙信号病毒rAAV-EF1α-DIO-GCaMp6s-WPRE-hGH pA,3周后采用钙信号光纤记录技术观察艾司氯胺酮麻醉前后PVT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性变化。取1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光遗传激活组(ChR2组)和光遗传对照病毒组(mCherry1组),每组5只,分别在PVT区立体定位注射兴奋性光遗传学病毒rAAV-EF1α-DIO-hChR2(H134R)-mCherry-WPRE-hGH pA或对照病毒rAAV-EF1a-mCherry-WPRE-hGH pA,并埋置刺激光纤,3周后采用光遗传学技术激活PVT谷氨酸能神经元,观察麻醉维持期mCherry1组和ChR2组脑电频谱及各频段百分比总功率变化。取16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学遗传抑制组(hM4Di组)和化学遗传对照病毒组(mCherry2组),每组8只,分别在PVT区立体定位注射抑制性化学遗传病毒rAAV-EF1α-DIO-hM4D(Gi)-mCherry-WPREs pA或对照病毒,3周后采用化学遗传学技术抑制PVT谷氨酸能神经元,观察mCherry2组和hM4Di组诱导时间和觉醒时间的变化。结果与清醒基线比较:PVT谷氨酸能神经元钙信号在麻醉诱导期明显增加(P<0.05),持续300~500 s,麻醉期明显下降(P<0.05),小鼠翻正反射恢复(recovery of righting reflex, RORR)后钙信号与麻醉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低于清醒基线水平(P<0.05)。采用光遗传学方法激活PVT谷氨酸能神经元:与刺激前比较,ChR2组刺激中δ频段的百分比总功率明显下降(P<0.05),α频段的百分比总功率明显增加(P<0.05),其他频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遗传抑制PVT谷氨酸能神经元:与mCherry2组比较,hM4Di组觉醒时间延长(P<0.01),但两组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T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艾司氯胺酮麻醉和觉醒过程,激活PVT谷氨酸能神经元可促进艾司氯胺酮麻醉觉醒。

  • 标签: 麻醉,全身 觉醒 艾司氯胺酮 丘脑室旁核 谷氨酸能神经元
  • 简介:摘要心脏临时起搏常应用于严重症状性心动过缓的紧急救治或无症状患者的保护性起搏,存在感染、出血、血栓栓塞、心脏穿孔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和处理。本文报道1例既往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因围术期保护性临时起搏诱发医源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最终植入永久起搏器。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束支阻滞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泵入方式右美托咪定辅助椎管内麻醉联合椎旁阻滞对行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男59例,女23例,年龄(67.56±2.95)岁,年龄范围为56~75岁。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每组41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辅助椎管内麻醉联合椎旁阻滞治疗,单纯治疗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4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辅助椎管内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每分钟心率]、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结果麻醉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3.7±0.8)分、(2.9±0.5)分]均优于单纯治疗组[(3.2±0.6)分、(3.6±0.9)分;MAP、每分钟心率[(9.8±1.3)kPa、(69.2±6.1)次]均低于单纯治疗组[(11.9±1.5)kPa、(85.6±9.0)次];应激反应指标[(305.3±79.2)μg/L、(416.0±92.1)μg/L、(603.9±90.6)μg/L]均低于单纯治疗组[(412.0±83.3)μg/L、(603.6±105.5)μg/L、(722.4±113.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2.2%(5/41)]显著低于单纯治疗组[36.5%(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2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辅助椎管内麻醉联合椎旁阻滞对行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椎旁阻滞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时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或硬膜外阻滞对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7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GE组)和Dex复合全身麻醉组(GD组),每组30例。GE组于麻醉诱导前行T7-T8硬膜外穿刺置管,G组和GD组在麻醉诱导后10 min内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或1 μg/kg Dex。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 h(T3)时抽取右颈内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随访患者术后2 h (T2)、T3时Prince-Henry疼痛评分,记录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点3组患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G组比较,GD组与GE组T1、T3时点IL-1β、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增高(P<0.05);T1时GD组和GE组TNF-α水平均低于G组(P<0.05);T3时GE组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G组(P<0.05),GD组与GE组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低于G组和GD组(P<0.05);与G组比较,GD组与GE组的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时,复合使用1 μg/kg Dex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炎性反应,其效果与复合硬膜外阻滞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麻醉,硬膜外 麻醉,全身 炎症 胸腔镜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副神经射频热凝术联合肉毒毒素内注射治疗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疗效。方法回顾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n=30)和肉毒毒素组(n=30)。联合治疗组给予副神经射频热凝术联合肉毒毒素痉挛内注射治疗;肉毒毒素组单纯给予痉挛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于治疗后1及3个月时观察患者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Tsui评分、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焦虑自我评估量表(GAD-7)评分及美国简明健康量表(SF-36),记录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时联合治疗组NRS与SF-36评分分别为(0.9±0.6)分和(90±7)分,治疗后1及3个月时Tsui评分分别为(3.2±1.8)分和(4.3±1.5)分,较肉毒毒素组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症状缓解持续时间(6.4±2.9)个月,肉毒毒素组为(4.5±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3例颈部肌肉无力,肉毒毒素组1例出现吞咽乏力,均在治疗后7~15 d自行缓解。结论采用副神经射频热凝术联合肉毒毒素内注射治疗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效果确切,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延长,并可减少肉毒毒素注射胸锁乳突内导致吞咽困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斜颈,痉挛性 副神经 射频热凝术 肉毒毒素
  • 简介:摘要眼阵挛-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OMAS)是儿童最常见的副癌性神经综合征(PNS)之一,年发病率约为0.02/105,绝大部分病例见于<4岁儿童,尤其是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目前,NB相关性OMA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在于自身免疫所致神经组织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损伤,而非肿瘤细胞直接浸润或转移所致。NB相关性OMAS常见临床表现为步态不稳、躯干共济失调和阵挛。对原发肿瘤的治疗为NB相关性OMAS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笔者拟就NB相关性OMA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 神经母细胞瘤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连续追踪间沟臂丛神经,探讨不同类型间沟臂丛神经的超声表现,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总共收集分析400例臂丛神经超声影像视频,采用"traceback"技术分别定位神经根,追踪其进入间沟至锁骨上臂丛神经水平,连续采集视频资料并分析。结果根据颈5、颈6神经根与前斜角的关系分为3型:Ⅰ型(间沟型),颈5神经根Ⅰ型占24.6%,颈6神经根Ⅰ型占29.1%;Ⅱ型(前斜角肌纤维内型),颈5神经根Ⅱ型占45.3%,颈6神经根Ⅱ型占68.3%;Ⅲ型(前斜角外型),颈5神经根Ⅲ型占30.1%,颈6神经根Ⅲ型占2.6%。根据颈7、颈8神经根与中斜角的关系分为2型:Ⅰ型表示标准型,即神经根上方无中斜角,颈7神经根Ⅰ型占74.9%,颈8神经根Ⅰ型占35.3%;Ⅱ型表示神经根前方有中斜角覆盖,颈7神经根Ⅱ型占25.1%,颈8神经根Ⅱ型占57.9%。颈8神经根未见到的占6.8%。结论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连续追踪间沟臂丛神经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并识别变异类型,可指导临床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辅助诊断及臂丛神经病变定位检查。

  • 标签: 臂丛 超声检查 肌间沟 变异
  • 简介:摘要在单馈点背腔环形缝隙天线阵中,对单环进行了研究复现,并对双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以此分析环数的增加对天线功率和增益的影响,并验证了分析多环的一种简便算法。在数学建模部分,应用矩量法计算出了口径场分布和方向图,并推导出了增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旁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7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为(55.8±15.2)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10例,前方伴后半形骨折7例,形骨折1例,T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16例;采用旁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为(49.4±14.6)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形骨折6例,形骨折及T形骨折各2例,双柱骨折19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除合并伤之外其他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50(120,180)min,显著低于B组患者[180(150,2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800(600,1 000)、1 000(600,1 30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1.9%(34/37)、78.4%(29/3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3%(9/37)、45.9%(17/3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比较,旁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20例):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0.25%罗哌卡因组(R1组)、0.3%罗哌卡因组(R2组)、0.375%罗哌卡因组(R3组)。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于T4和T7水平行单次两点法胸椎旁阻滞。观察切皮时(T0)、切皮后5 min(T1)、切皮后10 min(T2)、切皮后15 min(T3)、切皮后20 min(T4)、切皮后30 min(T5)和切皮后60 min(T6)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后3、6、12、24、36、48 h和72 h患者静息和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72 h内吗啡消耗量、镇痛泵的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R1组、R2组、R3组心率在T1~T4时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R1组、R2组、R3组SBP在T1~T2时明显下降(P<0.05),R2组和R3组SBP在T3~T5时仍低于C组(P<0.05),R3组SBP在T1~T4时明显低于R1组(P<0.05)。与C组比较,R1组、R2组、R3组DBP在T1~T3时明显下降(P<0.05),R3组DBP在T4和T5时仍低于C组(P<0.05)。R1组、R2组和R3组术后3、6、12、24 h静息VAS评分及术后3、6 h咳嗽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3组术后12 h咳嗽VAS评分仍低于C组(P<0.05)。R1组、R2组和R3组术后72 h内吗啡的消耗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头晕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375%罗哌卡因比较,0.25%和0.3%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两点法胸椎旁阻滞同样可以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术后提供良好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 标签: 肺癌 电视胸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 胸椎旁阻滞 罗哌卡因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清醒状态三叉神经阻滞下行微球囊扩张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8例,45~85岁,性别不限,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10分,在CT引导下实施手术。患者术中清醒,术前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镇静。采用长10 cm的22 G局麻针穿刺,进入卵圆孔三叉神经节后注射1%利多卡因0.5 ml进行阻滞。之后沿局麻针内置入导丝,撤出局麻针,再沿导丝置入14号球囊导管针。然后推进到卵圆孔,沿球囊导管针置入4号Fogarty球囊导管,确认位置合适后,导管内注射碘海醇0.5~0.8 ml使末端球囊膨胀。CT扫描头颅侧位时调整球囊形状与位置,直至出现梨形影像,压迫2 min后退出。记录治疗前、穿刺针穿刺三叉神经节时、球囊压迫时与术后48 h的VAS评分,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球囊压迫时VAS评分为(1.00±0.47)分,显著低于术前(8.00±0.50)分和穿刺局麻时(7.80±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8 h后VAS评分(0.80±0.11)分,比术前(8.00±0.50)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针穿刺三叉神经阻滞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比入室时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球囊压迫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入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效果良好。结论清醒状态三叉神经阻滞下CT引导经皮微球囊扩张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可靠且操作安全。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 神经传导阻滞 三叉神经节
  • 作者: 胡雅丽 郁英杰 黄新宇 王震宇 吴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 430065,"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武汉 430065,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 430065 "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武汉 430065
  • 简介:摘要目的模拟并评价不同脊柱前倾角度工人的刮研工作,探究不同前倾角度对刮研工竖脊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募集16名男性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模拟工人刮研工作,参数分别为25°、15次/min,15°、30次/min,5°、60次/min。采用表面电仪收集试验者竖脊电信号,并结合Borg量表进行竖脊表面电特征评价。结果三组不同脊柱前倾角度下,试验者左右侧竖脊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MVE%)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左=13.41,P左<0.001;F右=4.74,P右=0.005),且在25°、15次/min时较高。在15°、30次/min时,试验者左侧MVE%值明显高于右侧(t=2.58,P=0.021)。三组右侧竖脊电的平均功率频率(M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2,P<0.001),而左侧竖脊电的MP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P=0.823);拟合直线显示,左侧竖脊MPF值在5°、60次/min时呈下降趋势(t=-5.39,P=0.012)。结论刮研工在姿势为15°、30次/min时产生疲劳的可能性较低,而在5°、60次/min时工作更易产生疲劳。

  • 标签: 肌电描记术 表面肌电技术 刮研 脊柱前倾 角度 竖脊肌 下背痛
  • 作者: 夏金根 巴文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在各种有害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膈疲劳、衰弱和收缩力下降等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能够延缓膈肌萎缩和增强收缩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瓦合眼轮匝瓣用于眼袋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接受眼袋切除术患者100例[男25例,女75例,年龄20~60(38.39±3.3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层瓦合眼轮匝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下睑皮肤入路眼袋切除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红肿、小血肿、少量分泌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890,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期间,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62,P<0.05)。结论双层瓦合眼轮匝瓣用于眼袋整形可达到较满意效果,安全性较好。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 眼袋切除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Flow-through背阔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应用Flow-through的背阔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9例,其中上肢3例,下肢6例;年龄5~12岁,平均9.4岁;I期行创面清创,负压海绵封闭创面,5~8 d后II期应用Flow-through游离背阔皮瓣修复创面,6例患者结合植皮修复创面。术中受区动脉两端均修整为管腔向下的斜面,受区血管近端和肩胛下动脉吻合,远端和旋肩胛动脉吻合,胸背静脉和受区静脉吻合。8例患者有1条胸背静脉,1例患者有2条胸背静脉。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血和抗血管痉挛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中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后痂下愈合。植皮成活良好。术后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8(平均13)个月,术后门诊随访7例,微信随访2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3例术后1年随访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3例后期行皮瓣整形手术。结论应用Flow-through背阔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皮瓣成活良好,受区主干血管血流通畅,对肢体远端血供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血流桥接技术 儿童 四肢创面 植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面对各种因素导致的DNA损伤,细胞有一套应答修复机制。其中细胞周期阻滞在DNA损伤应答修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修复受损DNA创造了条件。关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集中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细胞周期检查点等方面。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损伤位点募集的磷脂酰醇-3-激酶样激酶(PIKKs)可引起细胞周期检查点相关蛋白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等常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中,招募的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综述了主要DNA损伤修复形式与细胞周期阻滞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 标签: DNA损伤 DNA修复 DNA断裂,双链 细胞周期阻滞 G1/S/G2检查点
  • 简介:摘要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依靠局部麻醉药在髂筋膜间隙内扩散到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从而实现其支配区域的镇痛。超声引导下FICB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股骨近端骨折及髌骨骨折等手术中应用广泛。为了明确髂筋膜间隙的解剖、注射局部麻醉药后药液的扩散方式与范围,以及临床效果,文章对FICB解剖和药液扩散程度、技术改良和临床效果进行了综述。腹股沟韧带上FICB相比较经典FICB和股神经阻滞,扩散范围更广、效果更佳。未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入路FICB后药液弥散至椎旁间隙规律。

  • 标签: 髂筋膜间隙阻滞 局部麻醉药 神经阻滞麻醉 闭孔神经 镇痛 超声引导
  • 作者: 贺纯静 蒋宗滨 段自坤 杨立强 林学武 宁杰 维拉 李仁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疼痛科,贵阳市 550002,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南宁市 530007,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5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安徽省蚌埠市 233004,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昆明市 65003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乌鲁木齐市 830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吉林省延吉市 133000
  • 简介:摘要硬膜外阻滞疗法是临床疼痛诊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对许多疼痛和疼痛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本共识由国内知名疼痛学专家共同编写,主要介绍硬膜外阻滞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估等内容,旨在帮助疼痛科与麻醉科医生更好地运用硬膜外阻滞疗法。

  • 标签: 镇痛,硬膜外 神经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九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T1表示入室安静后5 min、T2表示麻醉诱导后、T3表示切皮时即刻、T4表示手术完成)血流动力学指标、诱导和苏醒时间、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1时间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T2、T3、T4时间段,观察组MAP分别为(67.25±1.32)mmHg、(67.52±1.32)mmHg、(66.28±1.31)mmHg,HR分别为(115.21±2.32)次/min、(112.21±1.34)次/min、(111.25±1.32)次/min,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76、16.817、30.015、58.797、51.649、2.617,均P<0.05)。观察组手术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2.32±0.21)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1.26±0.32)min,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睁眼或体动时间(3.21±1.32)min、出室时间(5.52±1.13)min,均少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7、4.251、91.851、109.641,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6.01±1.3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02±1.32)U/L、碱性磷酸酶(486.32±2.74)U/L、胆红素(0.66±0.02)U/L,较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6、6.798、23.741、3.500,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χ2=9.470,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阑尾炎 麻醉,吸入 麻醉,静脉 七氟烷 氯胺酮 肝功能试验 安全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