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除指导案例30号的两个裁判要点以外,该案还可能关涉未注册商标"抢用"问题。我国《商标法》鲜有禁止抢用的特别规定,原则上"明知他人已使用未注册商标而抢用"亦属合法。符合条件的未注册商标先使用人可以主张其商标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所称的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从而起到阻却抢用的效果。知识产权法定主义下,民法是否可以介入抢用纠纷,应依双方当事人间是否存在特别信赖关系确定。若当事人存在特别信赖关系,抢用行为可能引起包括后合同义务在内的合同责任及不当得利返还义务。在特许经营合同下,特许人可以将未注册商标作为许可使用的标的,且特许人与使用人约定禁止抢用条款的,法院应当承认其效力。未注册商标上的权益损害属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问题尚未完全明确条件下,侵权行为与抢用行为的关系尚不够清晰,抢用的侵权法救济不妨缓行。
简介:社交网群作为一个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社交空间,与传统的线下社交存在同样的社会功能,即推动社会身份认同的实现。本文主要以"新妈妈"身份概念为例,以一个由同月龄预产期新妈妈组成的社交网群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分析该微信群聊天记录。研究发现,新妈妈在生产期到产后初期负面情绪明显增多,以及婆媳矛盾逐渐显现,这一阶段是新妈妈形成身份认同的关键阶段。而后,伴随新妈妈回归工作,夫妻关系逐步升温,适应与长辈合作育儿的生活,新妈妈回复积极情绪应对生活。在这一身份概念的转变过程中,社交网群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提供给了新妈妈一个社交的平台,另一方面,社交网群可以实现聊天、线下交往、咨询分享等信息传播互动行为,社交网群有助于社会身份认同实现并具有社交互助系统的功能。
简介:政策执行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到底在哪里?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是中国政策执行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组织理论和治理理论的结合为视角,以“节能家电补贴推广政策”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发现是,政策执行各主体的行为选择构成了一种“断裂型”的结构。这一结构中的“断裂带”位于政府组织和作为政策对象的普通公众之间,由互动规则的断裂、信息流的断裂、利益流的断裂所构成。这一“断裂带”的作用机制是:政策在经过政府组织和普通公众之间的执行主体时会发生互动规则的转换;而多任务的政策执行方式却使得政府的监管职责和惩戒措施虚化;在上述两个前提之下,政府组织和普通公众之间的执行主体往往成为政策执行的“街头官僚”,其违规行为使得互动规则的转换失控,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失效。这一研究对于推进中国政策执行研究的启示在于:应扩大理论视野,加强综合研究;政府组织和普通公众之间的执行主体及其行为对于政策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强化政府监管职责和惩戒措施对于解决政策执行“断裂带”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网络成瘾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一现象,从"问题视角"出发的干预策略偏重于成瘾个体的生理、心理或病理方面的治疗,未能超越传统的临床治疗模式。在空间发展的维度上,网瘾成因是多面向的,受到个体、家校、社会等多层次发展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的影响;在时间发展的维度上,网络成瘾是一个从微小危机情境发展到危机类活动,是具有不同水平的阶段性连续体。未来,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策略应防治结合,强化发展保护因素与弱化危机情境因素相结合,参照传统临床、社区互动、学校变迁和学校社区等4个层面的实务工作模式,对不同网瘾危机水平的青少年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