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保留睾丸肿瘤剜除术治疗儿童良性睾丸肿瘤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到2009年3月收治29例保留睾丸肿瘤剜除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42.6个月(4个月至1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阴囊肿块,除1例术前AFP升高外,其余术前AFP均在正常范围。结果均行保留睾丸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2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2例为表皮囊肿,4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囊肿性病变伴肉芽肿形成,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后行睾丸切除术)。25例冰冻切片均诊断为良性病变。21例B超下计算肿瘤体积为(1.25±2.05)mL,患侧睾丸体积(含肿瘤)为(4.56±5.07)mL,肿瘤占睾丸体积比例为(54.3±30.11)%(6.04%~100%)。7例最近1次门诊随访术侧平均睾丸体积为(0.78±0.31)mL,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0例平均获随访34个月(4~72个月),无一例复发,患侧睾丸发育良好。结论保留睾丸肿瘤剜除术可作为小儿睾丸良性肿瘤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睾丸肿瘤 睾丸切除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外科医生在胎儿出生前后对先天性胎儿畸形进行干预可行性.方法对江苏省淮安市妇女儿章医院筛杳胎儿先天性畸形进行分析,对其中可治性疾病进行干预并经外科证实,根据需要安排合适治疗方案.结果本组共26例,均经外科干预并证实,给予合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于可治性胎儿畸形,儿外科给予积极干预及合理治疗是可行,可避免盲目终止妊娠,符合我国优生优育政策,对发展我国胎儿外科有帮助.

  • 标签: 产前诊断 畸形 干预性研究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根据病情将86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1期组(19例)2期组(67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RTPCR法定性检测大便肠道病毒71型(EV71)-RNA。结果2期组EV71-RNA阳性率明显高于1期组(P〈0.05);2期组血清IgG、IgA、IgM、补体C3水平高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CD3^+T、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低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B细胞比例高于1期组(P〈0.05);2期组CD4+/CD8+比值低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浓度低于1期组(P〈0.05)。86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浓度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4+/CD8+比值呈正相关(分别r=0.533、0.532,P〈0.05)。结论血管活性肠肽可能是反映手足口病严重程度重要标记物。

  • 标签: 血管活性肠肽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 简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类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及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刻板与重复行为为主要特点。目前ASD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早期合理个性化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由于ASD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以行为与教育干预为主;对ASD伴发症状,如易激惹、自伤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问题等,合理应用一些药物,可改善ASD患儿行为干预效果。随着ASD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布美他尼、催产素、维生素D及高压氧治疗,可有望改善ASD核心症状。该文对目前针对ASD行为与发展干预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行为与发展干预 药物治疗 高压氧治疗
  • 简介:强心甾类固醇(cardiotonicsteroids,CTS)是一类能与真核细胞膜钠泵(sodiumpump,Na^+,K^+-ATPase)特异性结合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植物来源洋地黄类如地高辛(digoxin)、哇巴因(ouabain)、夹竹桃苷(oleandrin)、嚏根草苷(hellebrin)等动物来源的如从蟾蜍毒素中提取布法林(bufalin)、海蟾蜍毒(marinobufagenin)等。长期以来,CTS作为钠泵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源性疾病治疗。1991年,Hamlyn等应用原子轰击质谱法等测量相对分子质量方法,发现从人血浆中纯化某种物质在相对分子质量、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无法与哇巴因区分,由此证实了内源性哇巴因(endogenousouabain,EO)存在。其后随着数种CTS先后从血液、肾上腺皮质下丘脑中被分离,并观察到上述CTS可由体内激素刺激调控,已有越来越多CTS被归于内源性类固醇激素,通过对其功能研究已证实CTS除了加强心肌细胞收缩力外,还参与了多种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肥大、增殖、分化、生存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就CTS对肿瘤细胞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内源性类固醇激素 肿瘤作用 强心 内源性哇巴因 相对分子质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婴幼儿在生后1周内约60%-80%出现黄疸,多数情况下如不伴有肝胆系统疾病,黄疸很快消退。如果黄疸延迟消退一定要尽快明确病因,及时给予合理诊疗,避免延误外科疾病导致黄疸治疗。婴幼儿胆汁淤积症病因复杂,包括肝外胆道梗阻、感染、内分泌异常、代谢基因紊乱以及药物性肝损伤,胆道闭锁是引起胆汁淤积最常见外科原因。关注婴幼儿梗阻性黄疸,早期干预,避免发生不可逆转损害,已成为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共识。现就胆汁淤积性黄疸外科诊疗工作相关问题论述如下。

  • 标签: 胆汁淤积性黄疸 外科诊疗 婴幼儿 肝胆系统疾病 肝外胆道梗阻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为搭建更好科研学术交流平台,本刊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或科研立项文章采取优先刊发或作重点号刊发。凡投寄本刊获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或科研立项论文,请于投稿时附寄资助证明或科研立项复印件,凡在本刊发表论文在获得科研成果奖后,请及时将证书复印件寄至本刊编辑部。

  • 标签: 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 证书 科研学术交流 科研立项 复印件
  • 简介:脊髓纵裂是一种神经管畸形,表现为脊髓中间出现异常骨性、纤维软骨性或纤维分隔物,将脊髓节段性分为左右两部分,造成脊髓被分隔物卡压、限制牵拉,进而导致脊髓拴系症状。手术是脊髓纵裂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原则:切除纵裂脊髓间骨性分隔物及所有软组织,去除所有拴系因素。同时,要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并注意保留脊椎小关节维持脊柱稳定性。本文旨在阐述脊髓纵裂畸形诊治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为提高诊治正确率、有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纵裂 畸形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胆囊大小、形态及肝门区结构在早期鉴别诊断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征方面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2002~2006年204例拟诊为阻塞性黄疸婴儿超声检查资料,并与手术造影、临床诊断相比较,统计胆囊显示率、胆囊大小及其在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征之间差异;回顾2002~2006年超声图像,综合分析胆囊充盈情况、形态及肝门区结构,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4例中,182例经手术探查及造影确诊,其中胆道闭锁(BA)151例(83%),婴儿肝炎综合征(IHS)29例(16%),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2例(1%)。超声探及胆囊BA患儿97例(占BA患儿64.24%),探及胆囊IHS患儿24例(古IHS患儿82.76%),BA患儿胆囊显示率明显低于IHS患儿(P〈0.05)。BA患儿胆囊长度均值为1.28cm,体积均值为0.27ml;IHS患儿胆囊长度均值为2.03cm,体积均值为0.61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分析胆囊、肝门区结构,诊断灵敏度为99.34%,特异度为83.87%,符合率为96.7%。结论超声检查综合分析胆囊大小、形态及肝门区结构在早期鉴别诊断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征方面有一定运用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超声检查 肝炎 超声检查 综合征 诊断 鉴别
  • 简介:鱼肉中含有宝宝发育不可缺少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铁、B族维生素,对宝宝大脑发育很有帮助。鱼子中有丰富球蛋白、白蛋白、核蛋白等营养物质,鱼头、鱼眼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DHA,对健脑益智有很明显作用。

  • 标签: 生长发育 食物 不饱和脂肪酸 宜忌 B族维生素 大脑发育
  • 简介:目的通过对儿童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治疗结果回顾总结,对ICE化疗方案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14例初发患儿入选,男7例,女7例,中位年龄:1.33岁(范围0.25~8.25岁)。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5例,Ⅳ期2例。诊断时血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升高13例,1例AFP正常。采用多科室协作模式进行治疗,其中一期手术8例,3例进行了二期手术。化疗方案采用ICE方案,14例患儿共接受了73个疗程化疗,其中术前化疗25个疗程。结果14例患儿治疗后有效12例(85.7%),其中完全缓解10例(71.4%),部分缓解2例,2例无效。随访至2008年7月31日,疾病处于长期完全缓解者9例(64.3%),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范围:16~96个月)。5年总生存率(OS)为:(70.71±12.37)%,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4.29±12.81)%。1例患儿复发,2例失访。结论ICE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并且安全地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Ⅳ期患儿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治疗 儿童
  • 简介:总结儿科护士应具备积极心理品质与护理核心能力,使儿科护士更加注重对心理性格培养,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增加对儿科护理事业情感指数,为广大儿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研究 护士 心理学 儿科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特发性矮身材(ISS)患儿循环miRNA表达水平,初步建立ISS循环miRNA表达谱,为进一步探索miRNA与ISS发生、发展及寻找新生物标记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例ISS患儿20例健康对照儿童,提取血清总RNA,利用microRNAmicroarray技术比较ISS患儿与对照儿童血清miRNA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筛选出具有显著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ISS组与对照组对比共有40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表达上调miRNA有24个;表达下调有16个;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中2个表达上调(miR-185miR-574-5p)2个表达下调(miR-497miR-15a)miRNA进行验证,ISS患儿血清中miR-185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miR-497明显下调(P〈0.05)。结论ISS患儿与健康对照血清mi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血清miRNA可能与ISS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循环miRNAs 特发性矮身材 MIRNA芯片 聚类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儿童
  • 简介:1智能发育这个阶段孩子特别喜欢大运动量游戏活动,你会发现孩子似乎总是闲不住,做任何事情总是精力特别旺盛。他可以一只手拿着杯子喝水,此时精细动作已经趋向熟练程度。

  • 标签: 发育情况 生理 智能发育 大运动量 精细动作 孩子
  • 简介: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该病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住院IKD患儿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63例川崎病(KD)患儿20例发热患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发热,IKD组患儿肢端变化、结膜充血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KD组(均P〈0.05);且IKD组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KD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血清钠、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KD组(均P〈0.05)。IKD组丙球使用率与KD组无差异,而IKD组冠脉损害发生率却显著高于KD组(P〈0.05)。结论IKD患儿症状体征均不典型。肝功能检测及血钠、白介素6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IKD诊断。

  • 标签: 不完全川崎病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儿童
  • 简介:在运动中发挥孩子创造性提到宝宝智力,一般父母立刻想到宝宝看图识字、数数、背诗等,但却很少会与运动联系起来。事实上,运动对宝宝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 标签: 智能开发 训练 智力发展 运动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闭锁危险因素,为早期鉴别诊断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可能线索。方法自行设计胆道闭锁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包括患儿自身、母亲、父亲和环境共22项因素,对2016年7月21日至2017年6月2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肝胆外科因不明原因黄疸住院<7月龄患儿在入院时行问卷调查。在每个病例随访至少3个月后并从病志中截取所有调查对象临床资料,确定胆道闭锁组对照组,并按性别、年龄±10d行两两匹配。先行单因素分析后,以结果中P<0.2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问卷中各项因素与胆道闭锁相关性。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46份,均回收,满足胆道闭锁组、对照组纳入排除标准者分别为9642例,胆道闭锁组与对照组两两匹配后各42例进入本文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四维彩超胆道异常、低出生体重、出生时不良事件、生后大便颜色变浅、母亲孕期补充微量元素、孕期补充叶酸、孕期存在并发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存在孕期并发症(OR=21.27,95%CI:3.50~129.21)、患儿生后大便颜色变浅(OR=6.70,95%CI:1.73~26.02)是胆道闭锁独立危险因素;低出生体重是胆道闭锁发病独立保护因素(OR=0.05,95%CI:0.00~0.67)。结论母亲存在孕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症)、生后大便颜色变浅可能是胆道闭锁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胆道闭锁与其他黄疸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胆道闭锁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病因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宝宝会坐正了七个月大宝宝,体重一天大约只增加15~20克左右。但是,身高方面却长得比较快。所以,会觉得宝宝似乎从圆圆胖胖体型转变成较为瘦长体型。

  • 标签: 婴儿 养育方法 体型 保健知识
  • 简介:目的了解霍邱县病残儿主要病情特点,为本地开展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参加霍邱县病残儿鉴定且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患儿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1例病残儿中,男性所占比例为90.0%(226/251),农业户籍所占比例为86.1%(216/251).遗传性疾病131例,前5位是智力低下聋哑症(并列),先天性心脏病、孤独症、先天愚型原发性癫痫(并列非遗传性疾病120例,前5位为脑性瘫痪、脑发育不全、意外伤害、恶性肿瘤、继发性癫痫.结论本县农村病残儿所占比重大,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为智力低下、聋哑症先天性心脏病.非遗传性疾病主要为脑性瘫痪、脑发育不全意外伤害.

  • 标签: 遗传性疾病 病残病因 儿童
  • 简介: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钠钾ATP酶通过与强心甾类固醇(CTS)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该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哇巴因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影响,进一步探讨白血病发病机制及钠钾ATP酶作为信号转导体功能效应以及其在细胞增殖调控过程中作用。方法采用MTF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哇巴因(1nmol/L、10nmol/L)在不同作用时间(6h,12h,24h)下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增殖作用,Westernblot检测白血病细胞株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MTT结果表明1nmol/L、10nmol/L哇巴因可促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B95,Jhhan与巨核系白血病M07e,Meg01细胞株增殖,Westernblot结果显示1nmol/L、10nmol/L哇巴因可使钠钾ATP酶仪1亚单位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nmol/L、10nmol/L哇巴因作用24h时细胞增殖程度与钠钾ATP酶α1亚单位表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细胞增殖作用与哇巴因浓度与孵育时间成正比。结论钠钾ATP酶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它能通过与哇巴因结合调节多种不同来源白血病细胞株增殖。1nmol/L与10nmol/L哇巴因可促进白血病细胞株B95、Jh—han、M07e、Meg01增殖,增殖效应与哇巴因浓度与孵育时间呈正比。

  • 标签: 畦巴因 钠钾ATP酶 细胞增殖 增殖调控 白血病细胞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