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内容。方法随机抽取20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7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归纳患者围术期护理内容。结果20例患者经过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无显著并发症出现,并顺利分娩出胎儿。结论对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予以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 主动脉夹层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肺动脉栓塞诊治的病患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病患均在入院时已确诊病情,满足肺动脉栓塞的患病标准,将病患等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病患均有29例,其中参照组进行一般检查,实验组进行多螺旋CT检查。通过比较两组检查时间、图像清晰度等情况,进而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在进行诊断之后,实验组所用时间短,图像清晰度较高,诊断效果较好,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一般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栓塞中血管造影效果更好,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肺血管造影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肿瘤的临床实效。方法将近6年以来(2012年2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动脉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样本。将样本元素随机分为早期组、晚期组,把患者介入栓塞的时间作为研究变量;早期组个体均于发病3d内完成介入栓塞治疗,晚期组则于发病3d后完成相应治疗,将样本个体的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结局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患者完全栓塞率组间差异性显著,早期组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mRS评分及良好率明显优于晚期组,并且早期组动脉瘤破裂患者脑积水、再次破裂、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结论行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肿瘤可有效提升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较晚期介入栓塞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其用于急诊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标签: 脑动脉肿瘤 早期介入栓塞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多发血管瘤肝动脉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肝多发血管瘤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观察组给予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肝多发血管瘤的治疗过程中,利用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多发血管瘤 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高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syndrome,HPS)是由于颅内外动脉狭窄被解除后,由于同侧脑血流量成倍增加超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所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也可见于颅外或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术中。本文通过对HPS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高灌注综合征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胶囊对症状性脑动脉硬化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症状性脑动脉硬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共51例,给予丁苯酞胶囊(恩必普,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g/粒),空腹口服,一次2粒(0.2g),一日四次,共14天。B组对照共47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一次10粒,一日三次,共14天。比较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对大脑中动脉的检测发现,两组病人都能提高血流的速度,但A组病人效果更显著(P<0.05)。对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丁苯酞治疗有症状的脑动脉硬化患者,其血流动力学得到较好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脑动脉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延长扩张与脑梗塞的相关性,加深对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认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岁以上脑梗塞及非脑梗塞(对照组)患者各80例,分别经CT测量各患者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程度,总结其影像特征,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塞患者椎基底动脉(BA)的宽度、高度及偏移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脑梗塞组BA宽度平均值为4.81±1.41MM,BA高度分级平均值为1.35±0.86,BA偏移分级平均值为0.85±0.83,显著高于对照组BA宽度平均值2.95±0.49MM,BA高度分级平均值0.31±0.47,BA偏移分级平均值为0.24±0.43,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与脑梗塞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超低和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超低体重儿中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16例,评估动脉血压监测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脐动脉测压10例,经桡动脉测压5例,经足背动脉测压1例,1例出现远端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提高了超低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且并发症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急性期彩超结果以及冠状动脉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无冠状动脉扩张4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例患儿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白蛋白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白蛋白可以作为预测儿童川崎病发生儿童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扩张以及动脉瘤形成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儿童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白蛋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GF的表达情况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HB-EGF对PASMC的作用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分为对照组、HB-EGF组、CRM197组、LY294002组。采用MTT法测定HPASMC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测定HPASMC的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AK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B-EGF组细胞的增殖、迁移明显增强(P<0.05),而AKT蛋白表达水平亦升高(P<0.05);而CRM197组、LY294002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均被抑制(P<0.05),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HB-EGF可刺激PASMC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 标签: HB-EGF PI3K AKT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实施全程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建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16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手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身、心各方面的需求,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5%上升至99.8%。结论通过实施全程的人文关怀护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也培养了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及素养,帮助护士树立起人文护理的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模式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治疗中,为预防和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80例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随访1-6个月均无并发症,提示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25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的术后监测与护理经验,以确保此类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1250例OPCAB术后ICU患者监测与护理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术后监测与护理,1237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早期死亡13例,占1.04%。死亡原因主要为术后早期急性心梗,严重低心排综合征、顽固室性心律失常、脑部并发症,呼吸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等。结论对OPCAB患者施行有效的术后监测与护理,提高术后监护水平,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监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动脉斑块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颈动脉斑块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10mg组,如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过程中,瑞舒伐他汀20mg可显著改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他汀类药物 阿司匹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动脉瓣狭窄的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20例行人工瓣膜替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人工瓣膜替换术治疗,术后发生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早期死亡1例,术后三个月死亡1例。结论主动脉瓣置换可消除或显著减少由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左心室的压力超负荷。左心室收缩压及后负荷的显著减少,从而提高了射血功能和心排血量,降低心室充盈压。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人工瓣膜替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瘤接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式,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和质量。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接入栓塞进行治疗,同时对于患者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之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方式,并且对于其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82例患者的手术均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手术之后有7例患者出现了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现象,经过了对症治疗方式之后,患者均恢复的比较好,所有患者在一段时间之后治愈出院,同时经过1~2年的随访,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结论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能够看出,对于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进行手术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加强护理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动脉瘤 栓塞治疗 围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共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5%、12.5%、15%,对照组的治愈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27.5%、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可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护理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方法总结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主要通过快速分诊、开通绿色通道、镇静止痛、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变化、安全转运、加强基础护理以及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护理。结论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死亡率较高,但及时对症的治疗及精心、专业的护理是拯救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痛苦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均为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接收,将其均分成两组,就子宫切除术(对照组,n=36)与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n=36)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临床综合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实验差异经χ2检验,P<0.05。结论临床将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到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以较短的手术时间、较少的出血量及并发症,值得大力普及。

  • 标签: 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