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单纯AECOPD组及AECOPD伴呼吸衰竭组,并与20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应用透射比浊法和凝固法分别检测其血清CRP及FIB水平。结果呼衰组CRP及FIB水平均大于其他三组,单纯AECOPD组CRP、FIB水平大于稳定期组及对照组,稳定期组CRP及FIB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急性加重时CRP及FIB作为急性时相蛋白急剧上升,且呼衰组上升更为显著,二者检测结果对判断COPD病情轻重程度,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4例无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1例血钙及血甲状旁腺素均正常,3例均高于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旁腺单侧探查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病例证实4例患者均为甲状旁腺增生。结论无症状PHPT临床症状不典型,血钙及血甲状旁腺素同步升高即可诊断。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进行早期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适合手术或病变部位定位不准确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氧浓度对进行无创通气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首次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吸入氧浓度分别给予33%、53%,并同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上机前、上机后2h,记录患者的PO2、PCO2、呼吸频率、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的变化。结果与上机前比较,上机后2组PO2、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升高;PCO2、呼吸频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当氧浓度升高时,PO2亦有升高,但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并未有显著升高,PCO2、呼吸频率亦未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无创通气下适当的氧浓度对维持正常的氧分压是必要的,但进一步升高氧浓度并不能增加PCO2的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导致左心室肥厚相关因素,为改善左室肥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因高血压住院患者206例,根据患者心脏超声结果分成左心室肥厚组和左心室正常组。以LVMI为因变量,病人性别、吸烟、病人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Cys-C、尿酸、服用ACEI/ARB、服用CCB、服用B受体阻滞剂、服用利尿剂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左心室肥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吸烟、体重指数、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年限、Cys-C、尿酸与左心室肥厚相关,OR值均大于1.0(P<0.05);服用ACEI/ARB、服用CCB、服用B受体阻滞剂与左心室肥厚相关,其OR值均小于1.0(P<0.05)。结论患者年龄、吸烟、体重指数、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年限、Cys-C、尿酸是高血压患者产生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服用ACEI/ARB、CCB、B受体阻滞剂降血压药物是左心室肥厚的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与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尤其是住院)病人的安全问题更需得到重点的关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认识和安全管理,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及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以来,将老年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无患者伤害事件发生,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护理人员进行老年病人的护理专科培训,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健全的管理制度,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及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是确保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治疗期间检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评价肝肾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明确诊断后均行药物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定期抽取患者静脉血液样本检测肝肾功能指标,统计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结果血生化检测结果显示,130例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损害20例,发生率15.38%,出现肾功能损伤53例,发生率40.77%,后经积极干预治疗,复查示肝功能指标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予以血生化检测肝肾功能指标能有效明确抗结核药物相关性肝肾功能损害,能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保护肺结核患者肝肾功能、减少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分析胃肠外和胃肠内不同的营养给予途径对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3.5±2.3d)少于对照组(6.2±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与血清白蛋白均明显升高,而实验组患者疗后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4、CD3以及CD4/CD8均有明显升高,实验组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反馈相对经静脉滴注的胃外营养给予方式,经鼻胃管的胃内营养给予方式有一定的不适感。结论虽然经鼻胃管的胃内营养给予方式有一定的不适感,但其相对胃外营养给予方式,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提高患者疗后身体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家庭及相关社会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1月到本科住院的女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女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调查显示,家庭功能较好只占25.86%,61.21%家庭功能一般,12.93%家庭功能较差;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经济状况、病程、婚姻状况等因素对家庭功能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注女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状况和社会支持系统,协调个体、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患者的社会舒适度,有利于改善女性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24例首诊误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分析得出,24例误诊患者均以突发疼痛为首发症状,有9例首诊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3例胆石症、3例急性胸膜炎、1例肾结石、1例消化性溃疡、4例心绞痛、消化性溃疡1例,2例晕厥待查,其首诊误诊率68.57%,经我院胸、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得出,患者为主动脉夹层,我院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给予镇静、镇痛、控制血压等药物,22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经我院对22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发现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导致诊断中出现误诊现象,诊断时应当仔细查体、及时询问患者病史,并结合对相关医技检查的运用,有效降低误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施以全程心理护理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自然分娩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自然分娩护理期间施以基础护理;观察组自然分娩护理期间施以全程心理护理;最终对自然分娩成功率差异、施以母乳喂养成功率差异以及产后出血表现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率(96.77%)同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70.97%)比较,获得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87.10%)同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61.29%)比较,获得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同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比较,获得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开展自然分娩产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全程心理护理模式,对于自然分娩率成功率的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高以及产后出血的减少均可以做出保证,从而优化自然分娩产妇的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