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行切开剥离内固定治疗,研究组行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经皮植入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钢板置入内固定 四肢 长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长骨干骨折3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新鲜长骨干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带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鲜长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既可提高骨折愈合情况,又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近关节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3例近关节端骨折患者,对其不同骨折类型加以分型,进一步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处理方式开展治疗过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3例近关节端骨折患者,对其不同骨折类型加以分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大约是2个月到4.5个月之间,平均愈合时间是2.5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没有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钢板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结论近关节端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处理后,可以有效的完成骨折复位、固定牢靠,确保手术的安全有效开展,同时对于近关节端骨折复位和固定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需要加强早期功能锻炼,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解剖型锁定钢板 四肢近关节端骨折中的 临床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56-01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对18例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病例,采用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吻合断裂的主干血管重建肢体血运,同时尽可能修复创面内断裂肌肉(腱)及神经。肢体血管再通时间5~12 h,平均9 h。采用端端吻合8例,大隐静脉移植修复10例。术后18例中16例肢体远端常规行切开减压。二期利用直接缝合闭合创面4例,游离植皮修复8例,2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2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皮瓣及植皮修复术后均顺利成活。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8例肢体保成功17例,1例下肢损伤于术后第2天发生肌肉广泛坏死而截肢。成活肢体17例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0个月,16例获得骨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伴股动脉损伤者于术后12个月因骨不连再次行植骨内固定而愈合。成活肢体中13例肢体功能基本恢复,3例下肢损伤遗留不同程度足下垂和踝关节挛缩,1例上肢术后患者出现轻度爪形手畸形。经肢体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分),患肌肉收缩及关节活动良好者13例(76.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开放性骨折伴重要血管损伤,可有效保存肢体,避免截肢。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减少肢体缺血时间是肢体成活及恢复较好功能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四肢 开放性骨折 血管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长管状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治疗方法治疗,并为患者配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骨外固定 四肢长管状骨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长管骨骨折的护理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长管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法,抽取了1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康复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以及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运用到长管骨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腿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长骨干骨折行钛合金弹性髓内钉治疗的价值。方法:以62例长骨干骨折儿童为样本,监护人同意后行单双数分组,即普通组、调查组,样本均是31例,前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后者行钛合金弹性髓内钉固定,研究实施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2年7月,记录临床指标,统计并发症。结果:手术耗时、出血量等计算后在调查组低于普通组,出院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计算后在调查组短于普通组,P

  • 标签: 四肢长骨干骨折 临床指标 钛合金弹性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长管骨骨折治疗中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间接受治疗的110位长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5名,给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和对照组(55名,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管骨骨折患者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情绪问题,减轻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四肢长管骨骨折治疗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病情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封包对骨折术后患肿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封包法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术后7d,研究组患者患肿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肿胀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骨折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肿胀消除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患肿胀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中药封包的方法,患肿胀消退速度明显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封包 四肢骨折 患肢肿胀 护理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研究探讨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闭合型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20例儿童长骨干闭合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确诊断为长骨干包含(肱骨干,尺骨干,桡骨干,股骨干,胫骨干)闭合型骨折,采用微创或半微创手术治疗,术中使用弹性髓内钉,术中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复查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手术并发症的情况,追踪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返院取出内固定时间,做到整个治疗周期的疗效评价效果。结果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20例均获得临床愈合,患功能和邻近关节活动正常,所有病例在术后3-9月内取出髓内钉,术后无感染、骨不连、骨骺损伤,无明显畸形愈合,无短缩及过度生长。结论弹性髓内钉通过三点支撑原理使骨折实现弹力固定,适应于儿童的生理解剖结构特点。用于儿童长骨干骨折治疗效果好。

  • 标签: 弹性髓内钉 儿童 长骨干骨折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在长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长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动力加压钢板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骨不连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长骨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可大力推广。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 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 动力加压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科创伤患者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46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6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3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性更优,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而言,统计学意义存在且P均<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骨科四肢创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对创伤性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40例创伤性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强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低于干预前 (P<0.05),观察组干预后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强化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对改善医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创伤性骨损伤 强化疼痛护理 疼痛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骨滑移技术用于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的48例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Ilizarov骨滑移技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骨折最终愈合,截骨平均截骨长度(4.67±2.03)cm,平均骨搬运速度(14.34±1.78)d/cm。术后7例针道感染,经过切开引流及更换固定针,均治愈,无继发性骨感染发生。其中4例外规定针松动,及时更换外固定针。结论长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Ilizarov骨滑移技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长骨创伤性骨髓炎 Ilizarov骨滑移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创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班本科生,共42名同学,随机将他们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1人,对照组21人。试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结合PPT教学法,对照组采用PPT教学法。课程结束前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和操作测试,测试内容为对解剖结构的识别和定位,测试总成绩为100分,理论和操作测试各50分。课时结束后对参与该研究的42名实习同学进行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两项调查内容评分满分均为10分。结果:两组同学均独立完成课后考核,其中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 <0.01);试验组同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同学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3D打印模型应用到临床教学中提高了实习同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教学 临床医学 临床实习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强化疼痛护理对创伤性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4 例 创伤性骨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和干预 组,每组各有 42 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 采用常规术后 护理措施 ,干预 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 强化疼痛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患者干预后 SAS 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强化疼痛护理可以明显减轻 创伤性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 疼痛程度 ,提高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 标签: 强化疼痛护理 四肢创伤性骨损伤 急诊手术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重症创伤患者中的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在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9 月 间 收治的接受 持续负压引流的重症重症创伤患者 78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加用综合护理),组内均为 39 例,在护理实验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开始愈合时间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接受持续负压引流技术的重症创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更好提升患者的治疗舒适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持续负压引流 四肢重症创伤 综合护理 愈合时间 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