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后动脉穿刺法在新生采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胫后动脉穿刺法穿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瘀斑半径(0.10±0.02)cm、1次穿刺成功率96.88%、血肿发生率3.13%、哭闹行为发生率50%、家长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胫后动脉穿刺法穿刺,并加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新生1次采血成功率,降低血肿发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临床应于采血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疼痛及心理状态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胫后动脉穿刺法 新生儿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肺炎使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孢他啶对动脉血气指标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筛选2022年1月~12月这一时间段来我院接诊的80例新生肺炎患者,以1月~6月作为参照组(40例),行CPAP治疗,以7月~12月作为实验组(40例),行CPAP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水平较参照组可观降低,有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经皮氧分压指标较参照组可观上升,有差异(P<0.05)。结论 新生肺炎患者,行CPAP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恢复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CPAP 头孢他啶 动脉血气指标 新生儿肺炎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小儿咳嗽的治疗中联合使用阿奇霉素混悬剂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小儿咳嗽患儿,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n=40)给予阿奇霉素混悬剂单一用药,研究组(n=40)给予阿奇霉素混悬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用药,分析总体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研究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更短;研究组FEV1、FVC、FEV1/FVC均更高,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小儿咳嗽治疗中联合使用阿奇霉素混悬剂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进程,建议推广并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咳嗽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的孕期护理干预降低孕妇巨大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产科登记建档的24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前馈控制的孕期护理。比较两组体质量增长幅度、体质量指数增长幅度、新生Apgar评分及母体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体质量增长幅度、体质量指数增长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孕期护理体重增加幅度 巨大儿 早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对重症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研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70例患儿是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新生儿科就诊的重症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把70位患儿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对甲组患儿运用人性化护理,对乙组运用常规护理。并对所有患儿在护理前后器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并详细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显示甲组患儿器械通气时间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QCC手法在提高新生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根据PDCA循环制定对策,比较活动前后我科新生腕带使用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新生腕带正确使用率从原来的63.6%上升到86.96%,上升了24.3%。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可以有效提高新生腕带的正确使用率,降低新生身份识别错误的发生,确保护理操作活动的正确执行,同时还能减少护士工作量,杜绝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腕带正确使用率 运用
  • 简介:目的对照分析在临床中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所具有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本院产科出生后出现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及临床治疗指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且研究组各临床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利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对患儿血气指标起到较好改善效果,并可有效缩短患儿治疗及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新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5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4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予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丽珠肠乐胶囊1/2粒8h1次,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2次,治疗结束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9.35±7.32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77.43±14.33μmol/L;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34.47±7.06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104.54±21.72μmol/L;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4.7±2.6天)与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7.2±3.8天)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丽珠肠乐干预新生高胆,疗效确切,提示补充双歧杆菌也可促进新生高胆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微生态 丽珠肠乐 胆红素 黄疸 新生儿
  • 简介:经外周静脉(PICC)置管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刺入,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从而有效避免药物直接刺激外周静脉,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新生,尤其是早产儿、危重症疾病新生需长时间静脉输液,采用PICC置管也是最常用、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方式。但临床发现由于PICC置管引发的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多,影响患儿治疗,增加新生疼痛,也不利于预后。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疼痛 静脉置管 静脉输液 静脉切开
  • 简介:目的:比较持续蓝光和间断蓝光治疗新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地将我院儿科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结果:两组光疗方法退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副作用明显减少。结论:间断蓝光治疗新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蓝光 黄疸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副作用
  • 简介:目的分析在新生黄疸治疗中在妈咪爱治疗基础上有效的蓝光照射方式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两组新生均给予妈咪爱口服治疗,对照组新生采取连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取间歇式的蓝光照射方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5.71%(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指标均较高(P<0.05),治疗3天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黄疸治疗中采取间歇式蓝光照射并联合妈咪爱治疗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并显著提升疗效。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妈咪爱 价值
  • 简介:超低出生体质量(ExtremelyLowBirthWeightInfants,ELBWI)是指出生体质量〈1000g的早产儿。其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非常高,国外报道出生体质量500—749g者之死亡率为57.8%,750~1000g者死亡率为18.6%^[1]。因此,ELBWI的存活率是衡量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院NICU成功护理一例胎龄25^+5周800g超低出生体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临床护理 胎龄 生活能力低下 ELBWI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究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在临床新生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名新生儿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培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复苏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培训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培训前后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前,两组患者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患者的理论考核成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90.52±2.45)分高于对照组(80.28±4.2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患者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患者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92.35±1.28)分高于对照组(81.35±2.7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复苏培训中采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一定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案例模拟 参与式反馈 新生儿复苏 培训
  • 简介: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较多见于早产儿,多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pulmonarysurfactant,PS)引起呼吸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1]。目前,NRDS的治疗主要包括外源性PS替代治疗和机械通气(mecharni?鄄calventilation,MV)辅助呼吸治疗。PS替代疗法虽然提高了NRDS的治愈率、降低了患儿死亡率,但近年来该类患儿肺功能发育不全的临床报道也随之增多[2]。且PS与MV治疗均需气管插管,为有创性治疗,可导致患儿肺损伤,存在肺出血、肺部感染及气胸等并发症[3]。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 PULMONARY 鼻塞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20.4--2020.1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上述患儿平均分至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为循证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有创动脉检测在危重症新生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调查,并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本次实验我们选取 A医院当中 2019—2020年的危重症新生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当中的危重症新生的有创血压监测评估,本次研究新生一共有 78名。通过对比普通监测与有创动脉监测两组监测数据,深入分析哪种监测方式更能够直观高效的发现危重症新生所患有的病症。结果:通过运用有创动脉监测技术,在七十八名实验危重症新生中,桡动脉置管 60例,胫后动脉置管 18例,通过有创动脉监测的危重症儿童无一人出现并发症。结论:有创动脉监测能够为抢救危重症新生提供宝贵的机会,并且通过合理的护理与检测能够避免危重症新生出现不同形式的并发症。

  • 标签: 危重症新生儿 有创血压监测 应用价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新生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的患儿 86 例进行不同的抗菌治疗,其中对照组 43 例患儿通过常规抗菌治疗,观察组 43 例给予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出现新生真菌感染率。 结果: 观察组患儿真菌感染率 4 例( 9.30% ),对照组患儿感染 11 例( 25.58% ),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新生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较常规抗菌治疗效果好,两组患儿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应用小剂量氟康唑预防新生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有很好的临床抑制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氟康唑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真菌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采用 优质护理管理对 NICU 新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协助与支持。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8 年 1 月~ 20 19 年 12 月 收治的 NICU 新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新生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40 例新生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管理,分析护理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儿的肺炎发生率 为 5% ( 1/20 ) ,对照组为 15% ( 3/20 )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优质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对于患儿的病情稳定,以及维系与家属的关系上均具有不错效果,可提升护理支持效用。

  • 标签: NICU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优质护理管理 预防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综合探讨行无创通气方法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过程中介入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纳选入50例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确诊患儿作观察样本,截取医护时间介于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间,依遵双盲法原则执行分组计划,展开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5例,综合护理干预)血气指标数值和并发症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在血气指标对比中,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高之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行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情况,并且还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对促进病情好转具有良好效果,具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创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敏感指标指导下进行专科改善对于预防新生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新生为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运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专科改善护理方案。结果:外渗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8.89%,P<0.05;新生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8.89%,P<0.05。结论:在新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期间采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专科改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预防外渗事件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新生儿 外渗 护理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