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穿刺针斜口方向不同对术后腰痛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或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M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垂直进针到硬膜外腔(即垂直法);P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尖斜面与脊柱轴线平行进针到硬膜外腔(即水平法)。结果两组术后第2天腰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7及1个月比较,P组腰痛发生率较M组降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腰痛的发生与穿刺方法、穿刺次数等有关;穿刺针进针方式对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黄韧带的损伤成为术后中长期腰痛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伴睡眠障碍焦虑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90例伴睡眠障碍焦虑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米氮平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米氮平联合 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SG睡眠评估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PSG睡眠评估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 rTMS治疗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改善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优于单纯应用米氮平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清宫正骨手法配合磁振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就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磁振热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清宫正骨手法配合磁振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7.42%,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清宫正骨手法配合磁振热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诊断在判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为A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为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核磁诊断,扫描、计算患者两侧海马体积、大脑左右径与颞叶沟回间距,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海马体积显著大于A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颞叶沟回间距明显高于A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判断上,核磁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对老年性非痴呆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入组老年非痴呆性脑小血管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4例,分别进行高频rTMS及伪刺激,干预2周后分别采用MOC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估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在干预后,试验组MOCA评分较基线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06, P=0.019)。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BI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t=1.474, P=0.153)。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短期内部分改善老年非痴呆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100例作为研究目标,依照患者治疗时间顺序予以分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对照组(50例)、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的观察组(50例),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MEP、CMCT、FMA、MI数据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障碍情况有显著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验证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方案,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对手功能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人数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安排,一组(2022.1--2022.12,n=35)与二组(2023.1--2023.12,n=35),针对一组:实行常规治疗+健侧1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针对二组:于上述基础上,提供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最后对临床疗效,影响意义展开比对分析,说明阐述。结果:二组显优一组(P<0.05),均采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FMA)、运动强度指数(MI)评分进行评定。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症状,值得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