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录音介绍:到目前为止(2003年5月12日),这53首练习曲全集可能只有三位钢琴家录制过.第1套全集录音是由澳大利亚钢琴家杰弗里·杜格拉斯·马奇(GeoffreyDouglasMadge)录制的,1989年由Dante公司发行.
简介:法国著名作曲家弗兰克·安杰列斯(FrankAngelis,1962-)创作的手风琴作品《浪漫曲》(Romante),是一首传统与流行相融合的音乐作品。作者在法国传统的缪塞特(Musette)手风琴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手风琴表现技法,并融入了当代城市音乐的时代特色,是流行音乐同古典手风琴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简介:鲍罗丁的《c小调钢琴五重奏》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早创作的钢琴五重奏之一。该作品显示了西欧音乐和俄罗斯民族音乐对作曲家的双重影响,其创作融合了欧洲音乐的写作手法与俄罗斯民族音乐语言,同时具有鲍罗丁鲜明的个人音乐特点。本文对该作品中所包含的多种写作手法和东西方音乐元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和方法。
简介:19世纪是大歌剧和喜歌剧在欧洲兴起的时代。多尼采蒂正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优秀的意大利歌剧作家。他所创作的《爱的甘醇》被认为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喜歌剧。他的大量歌剧作品对美声唱法特别是男高音声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多尼采蒂这一时期男高音的演唱风格和多尼采蒂歌剧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演唱时常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可以辨析多尼采蒂为男高音声部演唱风格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和他对后来作曲家的影响。
简介:本文为《欧洲9~16世纪多声音乐中的和声观念与形态》系列论文篇二的第三部分,着重分析、探讨15世纪上半叶勃艮地乐派的多声音乐实践,并对篇二全文进行总结。
简介:多罗茜·比索(DorothyBishop),是南加州大学预备部的副教授、主任,她在南加州大学获得音乐学士和硕士学位。比索是《和弦的作用》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键盘理论书籍,是专门对集体课或者个人进行指导的。她在《音乐教育杂志》、《学院音乐家》和《西方音乐》等音乐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她创作的《二重奏》和《一个民间节日》以及她教学的音乐作品教材已由卡尔·菲舍尔(CarlFischer)出版公司出版。
简介:本文以作曲家王建民的二胡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创作技法的分析,探寻其成功经验及作者的创作理念,以求对音乐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简介: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方言剧《茶壶就是喝茶的》经过修改重排于2015年5月7日晚亮相济南市群星剧场。主创班底阵容强大:由总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王宏执笔,总政歌剧团导演胡宗琪执导,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黄楷夫担任舞美设计,上海话剧中心一级灯光设计师胡华庆担任灯光设计,总政话剧团创作室主任赵晓丹担任音响设计;同时由济南市曲艺刚创演。
简介:新浪漫手法与民族地域风格的融合,是管弦乐《虹》的主要风格特征。作品采用四音动机主题,轴心对称的调式的设计,民族纵合化和声、半音化和声、平行和声、管弦乐室内乐化等写作技法,以新浪漫手法与我国民族地域风格相融合,使这部作品既新颖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格。以新浪漫手法创作,融合我国民族地域元素,注重情感的表达,注重作品的易理解性,是作曲家的创作观念和追求。
简介:戈多夫斯基的《53首以肖邦钢琴练习曲为素材改编的练习曲》创造了二十世纪钢琴演奏技术的新的高峰,本文以肖邦《黑键练习曲》的七种改编版本为例,探究戈多夫斯基的音乐改编方法与钢琴技术训练思维,为钢琴教学与演奏实践提供参考。
简介:混合四重奏《气》是陈怡以她一贯的中西音乐因素结合之风格创作的一部较成功的作品。她在整体曲式结构上,采用西方的再现二部曲式,根据黄金分割的比例原则,用计算的方法设计出几个层次的高潮点,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造型”为曲式最小结构单位,并使用多种节奏组合手段实现向高潮的推进。在音高结构中,以替换音的手法,将半音和三全音融入到五声化旋律中,并用动机分裂和模进的方式,实现旋律的现代化。在音色处理上,用音色各异的独奏乐器,创造出可与整个管弦乐队相比的、具有强大音乐推动力的音响效果。
简介:本文从20世纪前辈音乐家萧友梅、王光祈、黄自、陈仲子、吕骥、李绿永等提出的"国民乐派"音乐观,及其在探索和学习西方"国民乐派"过程中,使新中国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西方音乐肌体基因排列中植入中国音调的基因;另一种是中国音乐肌体与西方音乐骨架相结合.经百年实践,虽然第二类作品更具有生命力,但却没有实现中国音乐立于世界之林的理想,因此,笔者提出三点思考以使中国音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简介:四、手抄本的保存状态和作品的传承记载《致迈克尔书》等作品的诸多手抄本的保存状况各有不同——有的不全,有的尚存残文——不过整体而言,圭多的作品基本上得以完整传承。由于这些作品经过多次抄传、注释、引用,所以除了手抄本之外,它们也是通过后人的引用或注释流传至今。
简介:在目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中,结合本民族传统和当代世界一体化倾向,创造更具深度的个人音乐风格,需要艺术家的想象和语言表达的完美统一。作为东方作曲家武满彻在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之上,不仅将西方的音高组织方式及现代作曲技法为我所用,又将东方音乐的发展方式及曲式原则和日本民族的传统意境加之乐器的发声特点等诸多方面相结合,创作出与他同时代的国际同仁们相媲美的具有当代国际一体化的现代音乐作品,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创作经验。
简介:2018年1月27日晚,纽约林肯中心艾里斯·图利厅(AliceTullyHall),一场题为"2018中国当代音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新作品世界首演"的音乐会如期呈现。这是一场非同寻常的音乐会,整场所奏,都是来自遥远的中国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7位作曲家专门为其量身定制的委约新作,也是7位作曲家所代表的中央音乐学院,历史上首次在海外举办新作品发布音乐会。
戈多夫斯基及其《53首以肖邦练习曲为题材改编的练习曲》(下)
传统与流行融合的经典——手风琴《浪漫曲》的音乐与演奏
东西方的融合——鲍罗丁《C小调钢琴五重奏》创作研究
多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男高音经典唱段演唱时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西方“新艺术风格”与15世纪上半叶多声音乐的理论与实践(下)
美国五十二年前的钢琴集体课——多罗茜·比索在1962年谈钢琴集体课
融合与精谨——从《第二二胡狂想曲》看王建民创作理念之一二
跨界·碰撞·融合——由方言剧《茶壶就是喝茶的》看曲艺与话剧的交互作用
新浪漫手法与民族地域风格的融合——姚恒璐管弦乐《虹》的作品分析
论戈多夫斯基钢琴练习曲的训练思维——以肖邦《黑键练习曲》的七种改编版为例
精确计算、节奏组合、动机发展与音色设计的有机结合——中西音乐因素在陈怡《气》中融合的方式
西方音乐与20世纪中国音乐创作——兼论中西音乐融合的理论和实践
怎么学会一首未知的歌曲(中)——对阿雷佐的圭多《致同修会兄弟迈克尔书》的介绍和翻译
现代音乐中的东方之韵——东西方音乐的融合在武满彻《吾听水梦》中的体现
发扬学院精神 接续融合道路——评2018年元月纽约林肯中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新作品首演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