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小分子RNA,在转录后会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目前研究证明,miRNA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直接参与人类多种肿瘤形成与发展。论文就miRNA表达异常与膀胱癌关系,膀胱癌靶向治疗现状,膀胱癌中具有抑癌基因作用及癌基因作用miRNA研究现状等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MIRNA 膀胱癌 靶向治疗 异常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对不宜手术且其他局部治疗无效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无远处转移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调强放射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结果7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4.05%),部分缓解23例(31.08%),疾病稳定38例(51.35%),疾病进展10例(13.51%),客观缓解率为35.14%(26/74),疾病控制率为86.49%(64/74)。74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78个月(95%CI:5.21~8.23),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51个月(95%CI:9.83~13.20)。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是原发性大肝癌患者PFS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肿瘤体积比、客观缓解率及肿瘤直径是原发性大肝癌患者OS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对于不宜手术且其他局部治疗无效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治疗方式,且客观缓解率、肿瘤直径及肿瘤体积比均是影响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原发性大肝癌患者 临床疗效 预后生存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ADC值与前列腺相关标志物PAP、P504S、PSA表达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6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30例,前列腺癌35例。病理检查前3个月内均行前列腺MRI、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0s/mm^2和800s/mm^2,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标本中PAP、P504S、PSA表达,分析ADC值与PAP、P504S、PSA表达关系。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ADC值分别为(1.73±0.21)×10^-3mm^2/s和(1.34±0.1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45,P=0.000)。PAP和PS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504S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增生(Z=-7.055,P=0.000),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ADC值与P504S表达呈显著负相(Spearman's相关系数r=-0.654,P=0.000);结论PAP和PSA不能区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P504S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标志物;ADC值可以定量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且与P504S存在负相关,可以作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MRI诊断参考指标。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中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敏感性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吉非替尼作用2株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型(H1650、PC9)和2株EGFR野生型(A549、H520)NSCLC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去甲基化处理,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APKmRNA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吉非替尼对4种细胞株均存在不同程度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5-aza-CdR去甲基化后,H1650细胞及H520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较前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H1650、H520细胞凋亡率上升较明显(P〈0.05)。未经5-aza-CdR处理细胞株中,吉非替尼敏感型PC9、A549细胞株存在DAPKmRNA高表达,其基因启动子处于非甲基化状态;吉非替尼耐药型H1650、H520细胞株DAPKmRNA表达水平较低,DAPK启动子处于高甲基化状态。5-aza-CdR去除H1650及H520细胞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后,DAPK基因表达及对吉非替尼敏感性较前显著升高(P〈0.05)而吉非替尼敏感PC9及A549细胞株经5-aza-CdR处理后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抑癌基因DAPK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能够下调DAPK基因表达,从而降低NSCLC对吉非替尼敏感性。对DAPK基因进行甲基化状态检测,可能为临床上预测吉非替尼疗效提供新手段。

  • 标签: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吉非替尼 DNA甲基化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株
  • 简介: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虽然有地域性差异,发病率男女差别不大,在西方国家更高,而在亚非国家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结直肠癌由于门静脉回流更容易出现肝转移.大概50%患者会进展为肝转移,而肝转移可导致70%结直肠肿瘤患者死亡[1].

  • 标签: 临床治疗 治疗进展 直肠癌临床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具有胺前体摄取和脱羧能力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显著异质性肿瘤。根据其胚胎起源,NEN一般被分为前肠、中肠或后肠肿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GEP-NEN)是最常见NEN类型,约占所有NEN65%~75%[1]。长期以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oplasm NEUROENDOCRINE 肠肿瘤 神经内分泌细胞 生长抑素类似物
  • 简介:目的利用体外模型实验,确定PET/CT图像中生物靶区边界阈值及不同PET图像采集条件下对阈值可能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生物靶区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利用FlangedJaszczakEctPhantom及等比稀释法建立不同直径与靶本比浓度热区模型,应用Profile曲线软件,将在CT图像上显示热区边界准确复制到PET图像中,通过最大阈值法计算勾画生物靶区体积阈值;并研发在不同总计数率、靶本比浓度、直径大小和采集模式下对热区边界阈值变化影响。结果靶本比对PET图像中靶区边界阈值大小的确定存在明显差异,当靶本比分别为2:1和4:1时,其阈值分别为0.54±0.10和0.41±0.09(P〈0.05)。热区直径、总计数率及采集模式对靶区边界阈值计算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PET/CT图像确定生物靶区体积时,应当根据图像中靶本比大小选择合适阈值进行勾画,可近似准确地计算靶区体积;总计数率、直径大小与采集模式对靶区边界的确定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生物靶区 肿瘤放射治疗 PET图像 体外模型实验 Profile 轮廓
  • 简介:目的比较胭窝囊肿关节镜下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胭窝囊肿患者5l例。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其中关节镜组27例为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胭窝囊肿,Ⅱ级8例,Ⅲ级19例。开放手术治疗组24例为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胭窝囊肿,Ⅱ级6例,Ⅲ级18例。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至0级恢复率,囊肿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8~16个月随访,平均13.6个月。切口长度:关节镜组(1.08±0.14)cm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10.08±0.7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关节镜组(30.25±3.38)min长于开放手术治疗组(19.85±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关节镜组:0级24例,Ⅰ级1例,Ⅱ级2例。开放手术组:0级21例,Ⅰ级2例,Ⅱ级1例。恢复率:关节镜组(88.9%)与开放手术组(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关节镜组(3.7%)与开放手术组f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胭窝囊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 标签: 关节镜 囊肿 膝关节
  • 简介: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以化疗、放疗为主,然而各种治疗手段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对降低复发,减轻放化疗副反应,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中药 手术 放、化疗
  • 简介: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andNeckCancer,HNC)发生率约为14/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16%-40%,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在我国亦比较常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10%。HNC包括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头颈部各器官恶性肿瘤,种类繁多,治疗手段各异。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发展以及新分子靶向药物涌现,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途径。现就头颈部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分子靶向 治疗 头颈部恶性肿瘤
  • 简介:小细胞肺癌(SCLC)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早期即可出现广泛转移。调查显示,近2/3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广泛期SCLC。指南推荐,对于广泛期SCLC首选全身治疗。既往研究显示,SCLC初始化疗有效率高,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极易出现复发转移,并对二线及以后治疗不敏感。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治疗广泛期SCLC上并无显著获益。不同于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上取得获益,广泛期SCLC进行维持治疗证据不足。因此,本文将通过回顾有关广泛期SCLC维持治疗临床试验和文献以探讨广泛期SCLC患者治疗措施。

  • 标签: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比较射频消融和常规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生存质量、生存期影响,探讨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结果两组间主因素构成均衡,具有可比性。常规组与治疗组经干预治疗后总生存质量及EORQLQ-LCl3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EORQLQ-LCl3评分及总生存质量、生存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有效方法,其与放化疗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射频消融 肺癌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我们经治浮肩损伤患者36例,均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对后盂极角(GPA)进行了测量。结果左肩21例,右肩15例。交通伤24例,坠落伤5例,重物压砸伤3例,挤压伤4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2例,颅脑外伤3例,颈髓损伤1例,肋骨骨折、血气胸13例,合并其他部位多发骨折5例,肩胛伤神经挫伤1例。受伤至手术3~35天,平均7天。锁骨干骨折21例,肩锁关节脱位15例。肩胛骨解剖颈骨折7例,外科颈骨折17例,外科颈伴肩胛冈骨折6例,伴肩胛盂前部骨折1例,伴肩峰骨折4例,伴喙突骨折2例。Miller分型,I型7例,II型17例,III型7例,IV型4例。V型2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5年,平均15个月。35例骨折全部愈合。1例经二期手术愈合。术前GPA平均15°,术后平均35°,骨折部位得到解剖复位。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标准评定,优17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86%。结论手术治疗浮肩损伤恢复了肩胛颈解剖结构,恢复了肩关节上方悬吊结构,为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最大程度恢复患肩功能。

  • 标签: 肩关节 内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创伤和损伤
  • 简介:肺淋巴回流遵循一定规律,各肺叶淋巴回流通路是肺淋巴回流解剖学基础。大量回顾性分析表明,肺原发肿瘤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纵隔淋巴结转移部位,其转移途径基本遵循肺淋巴回流通路。由于肺、纵隔间淋巴回流通路复杂,交通支广泛,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具有跨区域、跳跃性转移特点,因此,为保证完整性切除,推荐采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术。随着对纵隔淋巴结功能及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并发症认识,对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及适应证亦出现了争议。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为既保证完整性切除又减少免疫功能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纳米活性炭是一种新型淋巴示踪剂,有望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深入对肺淋巴回流规律认识,可以加深对NSCLC淋巴结廓清术及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理解,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手术,既保证手术根治性,又避免盲目廓清所带来损害,并能准确地进行临床分期,指导术后合理治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回流 外科治疗
  • 简介:肾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晚期和转移性肾癌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生物免疫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第四大模式,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为目前生物免疫治疗中较为成熟和有效方法,已在肾癌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有关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肾癌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肾肿瘤 免疫治疗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 简介:胃癌属全球高发恶性肿瘤,每年约新增病例近100万;在我国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前列,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第三与第二位[1-2];严重影响国人健康。我国胃癌病例众多,但早期胃癌仅占10%左右,少数胃癌临床中心达到20%~25%,仍远低于日本、韩国50%~70%水平。

  • 标签: 胃癌 转化治疗 腹膜转移
  • 简介:乳腺癌前瞻性辅助治疗已有三十余年历史.大量临床试验结果已经证实综合治疗,特别是术后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术后辅助治疗现状进行介绍,并对规范化治疗误区进行分析,期望有助于提高国内医生对术后规范化综合治疗认识.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手术后 辅助化疗 现状与展望
  • 简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发病率高,具有容易复发和侵袭性强特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GBM发病率亦呈升高趋势,但其治疗欠规范。本文就目前影响老年GBM患者治疗因素及其手术、化疗、放疗及联合治疗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脑肿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老年 手术 放疗 化疗
  • 简介: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2%,是临床上最常见跗骨骨折,其中75%为跟骨关节内骨折[1-2]。高处坠落是跟骨骨折最常见直接暴力损伤因素,常伴有脊柱、骨盆等复杂骨折。Sanders[3]分型对跟骨骨折诊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能充分反映跟骨后距下关节面的损伤情况,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分型方法。由于跟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软组织条件差,跟骨骨折尤其是移位型关节内骨折治疗困难,容易导致各种足部并发症,

  • 标签: 跟骨 骨折 关节内骨折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