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14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得分低于常模,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因子呈正相关,其中家庭的支持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各个因子均呈正相关,应对方式中,患者多采取正确面对,面对与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呈正相关。结论为乳腺癌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健康咨询时,要充分帮助患者利用其社会支持,同时评估患者采用的应对方式对其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正性引导,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门诊小型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门诊小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应对方式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正性应对方式维度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两组干预后自责、幻想、退避等负性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改善门诊小型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学习积极应对方式。
简介:目的深入探讨"自我效能加油站"对肿瘤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和2014年1—6月初次化疗并拟行6个化疗周期、应用高危致吐性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各60例,分别进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建立治疗档案。入院后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入"自我效能加油站",采用化疗常规护理+自我效能增强措施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实施干预后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时,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简表、呕吐程度问卷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调查。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维度得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性呕吐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效能加油站"可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心理支持状况,促使患者采取积极方式应对疾病和治疗,减弱消极应对方式,最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和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期间的应对方式。方法运用横向的回顾性的多个个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0例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并逐字进行笔录,访谈的问卷和研究的概念框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能力的文献匾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质性资料的分析根据主题分析法。结果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疾病的延误时间,与患者所处的地域、文化和经济环境有关,与所受教育的程度无关。资料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的主题包括3个次主题:保持以前的生活方式、寻求帮助和确认疾病。结论需要对危险人群进行系统的疾病方面的知识宣教,提高人们应对疾病的能力,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延误时间,从而减少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NICU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40例在NICU住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独胃管喂养,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胃管喂养并抚触,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记录每次喂养前胃内残留奶量、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排便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出生时体质量、生后7d与14d体质量的变化。结果每日胃残留奶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喂养并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组少于其他3组;每日排便次数、日排便量、生后7d与14d体质量大于其他3组。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予以初产妇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2例产妇以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收治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75例产妇以常规产科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研究组77例产妇予以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是否出现剖宫产的情况,统计产妇产程的出血情况,比较产后出血的持续时间以及出血量,并统计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在剖腹产率的比较中,研究组产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较于对照组更低,且在SDS、SAS评分的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运用产前心理护理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剖腹产的发生,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对心理情况具有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极大。
简介:[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与乳腺癌发生危险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乳腺癌病人(BC组)49例、乳腺良性疾病病人(BBD组)57例和同期住院的非癌症病人(NC组)49例进行调查。[结果]与BBD组和NC组病人比较,BC组病人生活事件总刺激、负性事件刺激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较高(F=24.383,P〈0.001;F=37.576,P〈0.001;F=7.405,P=0.010),而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较低(F=5.655,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刺激(OR=1.167)、消极应对方式(OR=1.338)和积极应对方式(OR=1.077)是乳腺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生活事件刺激(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和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自我效能护理应用于接受胸肺肿瘤手术患者中,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01-2019.12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胸肺肿瘤患者,以不同的护理方法为依据,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自我效能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0.77035(P<0.05);实验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6.8957、8.6872、7.2845、8.2069(P<0.05)。结论:在护理行手术治疗的胸肺肿瘤患者时,相较于常规护理,以自我效能护理展开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效能的同时,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初产妇开展产前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60例初产妇展开研究,产妇的分娩时间在2019年1月~12月。采用均等单盲法将360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80例,2组产妇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和产后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结果 分娩后,研究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发生率71.67%、阴道引产发生率18.89%、剖宫产发生率9.44%,依次与对照组49.44%、28.89%和21.67%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产后24小时的失血量(149.85±12.39)ml要少于对照组(255.76±18.67)ml,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调节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减少产后失血量和剖宫产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初产妇自我效能、分娩控制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168例足月妊娠胎先露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前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产前给予早期体位干预。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效能量表、分娩控制感量表对两组孕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进行评价,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控制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同理式沟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以及应对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宣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同理式沟通,通过护理评估、护患会谈、情绪纾解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2周后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分别使用Herth希望量表(HHI)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GAD-7评分8.07±2.17分、PHQ-9评分8.93±2.44分,对照组患者GAD-7评分10.58±3.62分、PHQ-9评分11.04±3.51分,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脊柱健康的各类预防策略,包括姿势改善、锻炼、健康生活方式和教育,并分析这些策略对脊柱健康的综合影响。方法:我们对多种预防策略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比较,包括实验研究、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姿势改善、规律的锻炼、均衡的饮食和科学的生活习惯等都能显著提高脊柱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也能有效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促使他们采取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维护脊柱健康需采取多方位的预防策略。通过综合应用姿势改善、锻炼、健康生活方式和教育等手段,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脊柱健康水平,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中医护理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对比实验的对象是2020.1--2021.2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4例,并且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中医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记录患者护理相关的表现与数据,得出实验的结论。结果:对比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8%,而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43%,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式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