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应用于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40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采集静脉血,分别采用ELISA法及TPPA法检验,将TPPA法的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ELISA法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ELISA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敏感度为92.62%,特异度为87.77%,准确度为89.25%。结论:ELISA法诊断梅毒螺旋体具有准确、快速的优势,是大批量标本的重要筛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9~2021.9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117/120)。结论: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病理诊断(金标准),分析急性阑尾炎不同类型的符合率及多层螺旋CT检查的特性。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中单纯性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3.44%(57/61例),化脓性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1.11%(41/45例),坏疽性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4.74%(18/19例),阑尾周围脓肿的符合率为92.86%(13/14例),两种检查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灵敏度为98.56%、特异度为96.40%、准确度为93.53%。结论: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的快速诊断中能够发挥出较为稳定、准确的检查效果,凭借较好的特异度,可以对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做出区分,帮助医生在患者入院的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判断病情,从而给予合适的治疗手段,以此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其住院的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结节影像学诊断中多排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90例肺部结节患者,均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区中心医院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病理诊断结果,明确肺部结节影像学诊断中CT的应用价值。结果:CT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特异度、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36/90)、96.2%(50/52)、89.5%(34/38)、93.3%(84/90)。对比CT影像学检测下良恶性结节出现空洞征、毛刺征、分叶征、钙化的情况可见,恶性结节组(76.9%、76.9%、84.6%、80.8%)均高于良性结节组(26.3%、21.1%、36.8%、15.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排螺旋CT应用于肺部结节影像学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放射科收治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急腹症患者8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多排螺旋CT术前检查影像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重建技术下急腹症影像特征、诊断效果。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82例患者包括泌尿系结石、肠梗阻、急性炎症、胆管结石、其他,不同急腹症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后显示征象不同。泌尿系结石、急性炎症、胆管结石、总急腹症检出率方面,CT重建技术高于超声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其他检出率方面CT重建技术、超声检查无差异(P>0.05)。结论 急腹症诊断可选择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可获取患者腹部清晰影像,根据征象不同准确鉴别各类急腹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肠系膜脂膜炎患者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共计80例疑似肠系膜脂膜炎患者,入院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纳入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以及穿刺病理活检,并以穿刺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CT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活检,纳入患者中确诊肠系膜脂膜炎者72例;CT检查诊出70例,准确69例。CT诊断的诊出率与病理比较(X =0.2504;P>0.05)。CT检查灵敏度95.83%(69/72)、准确度分别为95.00%(76/80)。且CT诊断中,增强扫描下病变组织CT值(-62.15±20.05)HU以及常规平扫下病变组织CT值(-68.45±20.02)HU高于正常组织CT值,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有意义(T=11.9102;T=10.2526;P<0.05),CT影像中患者还可见特征性的雾状肠系膜征、肿块假包膜征、脂肪环征等征象。结论 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良好,疾病诊出率高,还可准确显示病变的特征性,利于患者后续诊治方案制定,建议作为该病的初筛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护理实践教学中实施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名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护理专业学生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标: 建立一个实用和可行的方法来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MU) 肿瘤标志物测试。方法基于中国国家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的“医学实验室 -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和表达”技术报告,从检查部门收集长期室内质量保证(IQC)并参加北京临床检验中心的实验室质量评估(EQA)的“自上而下”方法,使用AFP,CEA,糖蛋白125(CA125),糖蛋白153(CA153),糖蛋白199(CA199),血小板特异性抗原(t-PSA)和七项测试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性和高级不确定性。在法新社的实验室中,七项肿瘤标志物测试的相对放大不确定度为11.9%。CEA:11.5%CA 125,11.8%CA 15 - 3.9%;CA19-9.80%;T-PSA:11.6%F-PSA,15.9%(k=2),7项试验指标符合TEA对临床试验中心房间质量评价的要求;CEA、CA125、CA153、CA199和t-PSA的相对膨胀不确定度满足基于生物可变性的TEA最佳质量规范的要求,AFP的相对膨胀不确定度不符合基于生物可变性的TEA最佳质量规范的要求。结论选择top-down法,运用IQC与PT数据评定分析测量阶段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可行的,且在Excel软件上能便捷地计算出结果,适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普及应用测量不确定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急诊输血中应用即时检验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5月在医院急诊输血患者32例,按随机法分组,对照组16例常规检验,研究组16例即时检验,对比两组血凝指标、并发症情况以及调查患者的输血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原蛋白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治疗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输血中应用即时检验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输血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急诊输血中应用即时检验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5月在医院急诊输血患者32例,按随机法分组,对照组16例常规检验,研究组16例即时检验,对比两组血凝指标、并发症情况以及调查患者的输血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原蛋白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治疗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输血中应用即时检验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输血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5个辖区各抽取1个社区,共纳入5个社区8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情况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遵医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社区卫生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离婚丧偶、文化程度不高、无业、独居、无医保、病程较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促进患者健康素养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锻炼在产妇分娩控制能力和情绪的作用。方法以本院108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54例,观察组采取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锻炼,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助产(传统卧位或半卧位待产),应用分娩控制量表评定分娩控制能力,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定情绪,比较两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娩后分娩控制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娩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大;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3%,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锻炼有助于提高产妇分娩控制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提高产妇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对其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0,循证护理)两组,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ESCA)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ESCA、ADL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显著提升患者术后自护能力,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实施角色体验活动对提高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实习的10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实习的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教学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角色体验活动,包括感知、体验、分享和交流、整合和应用。教学前后运用护理关怀行为量表和护生职业精神态度量表对实习生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Mini-CEX得分、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实验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总均分为(7.94±0.83)分,对照组为(6.77±0.9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0,P<0.01)。实验组出科理论与操作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前,两组中文版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和职业精神态度量表(HPI)总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t=0.021,P>0.05);教学后,实验组CAI和HPI总分分别为(163.28±6.55,44.46±4.62)分,高于对照组总分(144.69±12.04,30±3.38)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24,P.05;t=18.333,P.05)。结论 将角色体验活动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不仅能够加深护生对人文关怀理论的理解,还能显著提升实习护生的职业精神态度,提高实习护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