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探讨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8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给予患者24小时动态、持续心电图观察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分析总结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6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房性早搏30例,室性早搏11例,窦性心动过速15例,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9例,房颤5例。房早合并房颤2例,室早合并室上速3例。经治疗,本组86例患者中有82例病情痊愈良好而出院,仍有4例患者因并发心衰、低氧血症等疾病死亡,存活率为95.3%。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易并发心律失常的可能,且临床类型呈现多样性,因此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从其诱因入手,结合心电图的波形,积极治疗原发病,而非单纯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外科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胸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施有效的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在经过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后,有45例(71.43%)经过护理后显效,有15例(23.80%)患者经过护理后有效,只有3例(4.77%)无效,其护理后疾病的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5.23%。此外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方面,只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率为3.28%。结论对胸外科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服务,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极大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因此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该病的临床护理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疗法对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RT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RTP患者分成观察组(16例,给予个体化治疗)、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的痊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75%(P<0.05);对两组痊愈病例随访6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个体化疗法不仅具有常规抗结核疗法、糖皮质激素疗法、胸液抽取法、中药疗法的优势,还可显著减少胸腔积液量、改善RTP相关症状、降低复发率,取得确切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PDFP)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治和预后,以提高真菌性腹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21例PDFP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治疗、预后。结果PDFP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比例是7.58%;其中糖尿病患者10例,PDFP发生前4周使用过抗生素8例,19例拔管后改为长期血液透析,3例拔管后死亡;2例拒绝拔管,1例予以氟康唑注射液10mg/L加入腹透液中2L/次CAPD治疗,同时氟康唑注射液2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2周后治愈,1例上述方法治疗8天后无效死亡。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1例、白色念珠菌6例、热带念珠菌1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酵母样真菌5例、毛孢子菌4例、1例未培养出。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性腹膜炎时糖尿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一旦确诊为真菌性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特点,并找出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采用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小组有50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施加牛黄降压丸,观察两组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效果都更为明显,在8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已经下降至85.2±7.1(mmHg)、收缩压下降至125.7±7.6(mmHg),而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分别为89.7±6.2(mmHg)、131.8±8.0(mmHg)。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施用牛黄降压丸药物可以提高门诊临床治疗有效性,有助于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蛋白a血症患者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分布差异,及高血清脂蛋白(a)在临床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LP(a)>300mg的3801例高脂蛋白a血症患者血清标本,利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脂蛋白a水平测定并收集数据。结果在3801例高脂蛋白(a)血症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脂蛋白(a)水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50~80岁;临床主要疾病分布脑梗死、冠心病、骨折、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结论脑梗死、冠心病、骨折、2型糖尿病、高血压可出现脂蛋白(a)水平升高,并应特别关注50岁以上男性和40岁以上的女性高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人群,及早干预高脂蛋白(a)血症及其引起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钢板与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取传统钢板治疗,24例采取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LPHP组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为62.50%,LPH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固定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