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总体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海淀区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7~12月,海淀区共报告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34起,涉及单位32家,疫情发生单位均为各级、各类学校;涉及病例794例,总体罹患率1.05%。结论海淀区聚集性甲型H1N1疫情的发生单位集中在学校,应将学校传染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聚集性 流行病学 北京
  • 简介:10月10日下午,全市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第五次联席会议在市卫生局召开。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张令刚通报了我市果断处理山亭区实验中学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暴发流行和近期工作基本情况,市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办公室主任、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守玉作重要讲话。

  • 标签: H1N1 联防联控 联席会议 流感 甲型 市卫生局
  • 简介:摘要疑似流感患者鼻咽拭子标本进行RealtimePCR(RT-PCR)检测,将检测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的样品再接种MDCK细胞中进行病毒分离,然后进行RT-PCR扩增病毒测序分析HA基因。对扬州市2009~2011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年中分离出的9株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1%~99.8%和96.6%~99.8%;和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比较,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4%~99.5%和97.0%~99.3%。在2011年3株病毒在抗原位点上发生了点突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9株病毒形成3个明显的分支。结果证明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生了一定的抗原漂移。

  • 标签: 新甲型流感病毒 H1N1 血凝素 遗传进化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收集2013—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5例,死亡2例。5例病例均发生在冬春季。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6~60岁,4例年龄≥55岁;职业为农民2例,退休、商业服务和托幼儿童各1例。采集深咳痰液样本4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阳性。5例病例中3例有明确活禽或病死禽接触史,1例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对可能感染来源进行采样及检测,3例病例可疑感染来源外环境样本检出H7阳性。结论活禽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禽流感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切断传播途径。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H7N9 流行病学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做好我国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根据WHO建议,并在参考国外现有孕产妇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资料的基础上,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论证,现就孕产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孕产妇人群 流感疫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卫生部 接种
  • 简介:目的对水源水和腹泻病人标本中检测到的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1999年10月~2005年8月,从腹泻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的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学、血清学等微生物学鉴定,并且对菌株进一步进行了药敏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结果在腹泻、食物中毒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到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血清学分型后,其中4株是EPECO128:K67,ETECO25:K19和ETECO16:K15分别为3株,占58.8%。结论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与大肠埃希菌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是变异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在致泻大肠埃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致泻大肠埃希菌产H2S生化变异提示我们在注意生化反应典型的致病菌分离与鉴定时,还应注意生化变异菌株的检测和鉴定,防止该菌造成新的腹泻病的传播和蔓延。

  • 标签: 腹泻 大肠杆菌 微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检出价值。结果120例患者中,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共78例,而有症状心肌缺血为4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更长,ST段改变更多,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比较p<0.05,结论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给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24h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2h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146例,按治疗的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3例。治疗组患者在发病2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发病(2-6)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短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再通率67.1%显著高于对照组26%,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2h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发病2h内 急性ST段抬高型 尿激酶溶栓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掖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张掖地区H型高血压120例为对照组,合并2型糖尿病120例为观察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高于单纯H型高血压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牛磺酸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产生的保护作用以及机制。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②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5mmol/L;③牛磺酸干预组在高糖组基础上加用40mmol/L的牛磺酸进行干预。药物干预48h后,收集细胞,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蛋白含量、TNF-α表达量、MDA及SOD水平。结果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增加,细胞TNF-α、MD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加入牛磺酸干预后,细胞凋亡率减小,SOD水平升高,与高糖组比较(P<0.05)。结论牛磺酸能够减轻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抑制,对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 标签: 牛磺酸 高糖 心肌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传染病监测系统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发现与控制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和被监测系统发现的时间差等指标来评价疫情发现的及时性;通过比较两系统发现的爆发疫情持续时间和爆发疫情的罹患率来评价疫情控制的有效性。结果共发生7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症状监测系统发现3起,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发现4起。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疫情定性为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时间平均为首发病例发病后109.00h,直报系统为201.50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疫情结束时间平均为首发病例发病后323.67h,直报系统为603.75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爆发疫情罹患率为11.8%,直报系统为1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监测系统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发现的及时性和疫情控制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染病直报系统,但症状监测系统并不能发现所有的爆发疫情,应充分发挥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各自优点,及时发现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症状监测系统 网络直报系统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从爆发流行个案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模式和患者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7日河南省新安县三高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后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的详细数据,并对发热程度、持续时间、治疗后恢复时间等主要数据加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流行特点是大部分病例(96%)集中在4天内发生在第三高中学生中,符合爆发流行的特征;大部分病例仅有轻中度发热,持续的时间平均为1.6天;其它主要症状为咳嗽、咽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均较轻微,无重症病例;在病情相似的情况下,使用达菲和不使用两组发热持续时间没有差异;对于发热体温小于39℃度的病例,用或不用抗生素和中药,发热持续时间均没有差异;严密隔离密切接触者,病例数迅速下降,流行得以控制。结论对于大多数病情一般的患者,疾病过程为自限性,加强护理观察即可,无需用药;建立应急医院收治病人,严密隔离密切接触者,病例数迅速下降,流行可以得以控制;提示学校落实体温检测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广州市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等气象因素对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的影响作用。方法根据广州市2014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温(r=-0.168)、水汽压(r=-0.157)和日照时数(r=-0.070)与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呈负相关,气压(r=0.124)与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气温(OR=0.991,95%CI=0.987~0.995)与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呈负相关。结论气温等气象因素对活禽市场外环境H7N9病毒阳性率存在一定影响。

  • 标签: H7N9 活禽市场 监测 气象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24h内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择选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2023.01-2023.07),随机分组,对照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n=39),观察组行rt-PA静脉溶栓+替罗非班治疗(n=39),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A2-P1、PLG、PAI-1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突出(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替罗非班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减轻神经缺损程度。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rt-PA静脉溶栓治疗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方法观察桂枝加桂汤对ATO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线粒体膜电位、ROS、LHD和CK含量的影响,考察桂枝加桂汤对ATO诱导心肌增殖毒性的保护作用以及桂枝加桂汤对ATO心脏毒性的保护与抗氧化应激和缓解线粒体损伤相关机制。结果:桂枝加桂汤能显著增强ATO诱导的H9C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LDH水平,用药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高于 ATO 组,ROS 水平显著低于 ATO组。结论:桂枝加桂汤对 ATO 导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降低细胞膜损伤减轻心肌毒性有关。

  • 标签: ATO 桂枝加桂汤 心肌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方法观察桂枝加桂汤对ATO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线粒体膜电位、ROS、LHD和CK含量的影响,考察桂枝加桂汤对ATO诱导心肌增殖毒性的保护作用以及桂枝加桂汤对ATO心脏毒性的保护与抗氧化应激和缓解线粒体损伤相关机制。结果:桂枝加桂汤能显著增强ATO诱导的H9C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LDH水平,用药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高于 ATO 组,ROS 水平显著低于 ATO组。结论:桂枝加桂汤对 ATO 导致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降低细胞膜损伤减轻心肌毒性有关。

  • 标签: ATO 桂枝加桂汤 心肌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不合理用药的作用机制,以探讨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商讨改进措施.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有药物剂量偏大、静滴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静滴药物的溶媒量不够和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因此,不合理用药问题在处方中普遍存在,医师和药师都必须注重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提高药疗质量。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4例自行外用或不正规使用或滥用类固醇激素制剂后导致真菌性皮肤病。均有可疑皮肤病史和外用激素制剂史,使原有的皮肤病复杂化或加重。提醒临床医生应遵循诊疗常规,严格掌握外用类固醇激素制剂的适应症,教育病人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