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校低年级贫困医学生基本生活现状的调查,了解其思想行为动向,分析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寻找帮助途径。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法,以本校基础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贫困生为研究组,非贫困生为对照组,对其思想动向或生活状态、社会活动状况、学习成绩三大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共收回有效问卷185份,其中研究组99份,对照组86份。②思想动向或生活状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社会活动积极性,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学习成绩绩点分布,研究组呈现两极分化,优秀和不合格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多数贫困医学生思想行为积极健康,学习努力向上,少数表现偏离正常,家庭、学校、老师、同学应给予关心帮助。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性吸烟行为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认知态度对大学生启动吸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市579名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交性吸烟行为、吸烟认知态度、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的调查。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总体吸烟率为19.6%,其中社交性吸烟者占全部吸烟者的18%。对吸烟行为的认知态度和同伴影响与社交性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264,P=0.000;r=0.428,P=0.000);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与社交性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220,P=0.000)。年龄、同伴影响、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是大学生启动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其中社交场合递烟是启动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OR=6.284,95%CI:3.213—12.287)。结论社交性吸烟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更容易受到认知态度和社交群体行为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性病哨点防治机构(医院和专门性防治机构)实施的梅毒筛查和行为干预对于梅毒控制工作的实践价值。方法抽取某城市16个性病哨点防治单位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基点单位,在推行高危人群适当行为干预的实践背景下,全面统计分析2011-2015年间各机构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的筛查结果,统计分析各哨点接受梅毒筛查的人次和阳性检出率,以及同期被治安拘留或是收容的卖淫嫖娼人员群体的梅毒阳性检出率。结果2011-2015年5年间,16家性病哨点防治单位共针对36.2万人次开展梅毒筛查,其中共累计发现RPR检测阳性者1.37万人次,梅毒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3.78%(1.37/36.2),同一时期,卖淫嫖娼人员群体中的RPR检测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的双阳性率测算报告数值从2011年的5.67%下降到2015年的3.84%,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结论基于性病哨点防治单位开展梅毒疾病的人群筛查工作,能够实现对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升梅毒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处置效果,针对以卖淫嫖娼群体为主的高危人群实施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对于有效降低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报告感染率具备深远的保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义务教育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为实施和制订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自贡市义务教育学生饮食行为情况。结果所调查学生饮食习惯中,饮食搭配情况素食占11.48%、素食为主占11.05%、荤食为主占34.15%,三餐情况按时吃早餐的占90.67%,在家早餐90.53%,早餐吃三种食物的占24.82%,吃蛋奶的学生仅占15.8%;午餐地点在学校占53.66%,晚餐地点在家占98.42%,午、晚餐主食量100克及以下的占70.3%、67.9%,粗杂粮搭配少。零食情况调查,晚上吃零食的学生占64.4%、零食为糖及膨化食品的占60.14%以上;结论义务教育学生饮食行为习惯需要加强;学生、家长及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营养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需要加强。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糖尿病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医疗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糖尿病病人的回复率也有所提高。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情况,掌握更多的临床案例特点。很多医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提高了对糖尿病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的重视,从而为糖尿病医疗工作的开展以及病人的恢复情况提供有利条件。本篇文章就电话回访对糖尿病出院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此来为相关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60位糖尿病出院病人,并将这些人分成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80人的对照组,一组为80人的观察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对照组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对观察组的糖尿病病人进行相应的电话回访。经过半年的观察以及电话回访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与记录。结果电话回访的观察组糖尿病病人对遵医行为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的糖尿病病人。结论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对遵医行为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对医疗领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和影响。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应对模式的影响。通过随机选取符合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认知行为治疗组,另一组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组,两组患者都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10次CBT和ST疗法。利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状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求助水平、自责意识均有了明显提升(P<0.05);但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患者中只有自责意识的提升较为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求助水平远远高于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患者(P<0.001)。最终得出结论利用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应对模式。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居民腹泻病例的求医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区整群随机抽样,开展入户调查。从中筛选出腹泻病例,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夏、冬季节2次调查总共访问家庭11865户,共42330人。调查中收集腹泻病例442例,其中21.04%的病例未做任何治疗,50.90%的病例选择自行服药治疗,26.02%的病例到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求医,2.04%的病例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腹泻病例的单日最高腹泻次数、腹泻天数、病例年龄是求医行为强度的影响因素。冬季腹泻病例的求医行为强度高于夏季腹泻病例,城市腹泻病例和农村腹泻病例之间、男性腹泻病例和女性腹泻病例之间的求医行为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样本量大,收集腹泻病例多,抽样较为合理。广西居民对腹泻病这一类发病普遍、有自限性的疾病关注程度不高,其求医的意愿并不强烈,腹泻病就诊率较低。大部分病例选择自行服药治疗。居民对低年龄和高年龄的"老幼"人群的健康关注程度较高,其求医行为强度也相应较高。
简介:摘要:为了调查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其对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影响,在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6月之间所有的无偿献血者之中随机抽取 200位无偿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无偿献血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献血认知、献血态度等情况。共下发 200份调查问卷表, 200份全都完整收回,结果表明种种因素都会对献血者的献血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无偿献血者还没有完全了解关于献血的常识,对于献血认知度不高。相关献血工作部门应该加大关于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研究了无偿献血认知对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影响,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