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39-01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此来为其临床安全、合理地应用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于某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果2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女性患者的人数略多于男性,16至58岁年龄段所占人数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抗菌药物种类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医疗机构应充分重视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指导原则和规定要求来选择正确合理的抗菌药物种类和给药途径,以此来确保抗菌药物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 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选取 500 例静配中心抗肿瘤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 结果: 经研究发现 500 例静配中心抗肿瘤药处方中, 45 例不适宜处方,所占比为 9.00% , 45 例不适宜处方,所占比为 9.00% , 45 例不适宜处方中, 3 例超剂量,所占比 6.66% ,溶媒错误 27 例,所占比 60.00% ,溶媒量不适当 15 例,所占比 33.33% 。 结论: 合理选择溶媒,规范使用剂量,是静配中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关键,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要严格把控溶媒选择、剂量、流程、浓度、给药顺序等环节, 降低溶媒错误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简介: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在检测尿液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检测结果的差异,提高尿液检测的质量。方法对我站门诊育龄妇女,随机抽取1000份尿样,应用显微镜检查以及尿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判断这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程度。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呈阳性尿样有530例。而显微镜与尿液分析仪联合检出阳性尿样仅有496例。结论尿液分析仪在临床检测尿液白细胞时,虽临床操作简便且检测的速度快,具有准确度高,精确度高以及重复性好等特征,但检测结果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的检测原理与其它检测仪器较为不同,因而出现较为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对某些病理标本的检测上,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如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标本的保存等等,从而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上对白细胞的检测与显微镜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还无法直接取代显微镜。临床上,一些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标本,仍然需要联合显微镜去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4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两组顽固性面瘫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2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痊愈3例(15.00%),显效4例(20.00%),有效8例(40.00%),无效5例(25.00%),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2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痊愈8例(40.00%),显效4例,(20.00%),有效7例(35.00%),无效1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顽固性面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治愈率极高,能够有效缓解顽固性面瘫患者的病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接受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中选取8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76%,同对照组11.90%比较,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24%,同对照组80.95%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安全事件发生,提高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调查及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生率的监测,了解电白县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进行接种率调查;采用主动搜索与医院报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传染病的监测。结果显示本地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98%,外来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85.9%。而过去认为很重要的经济因素在本次调查中并未体现;流动儿童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明显高于本地儿童。结论落实预防接种登记审核制度,把好卡证不符和疫苗漏种关,影响外来儿童接种率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缺乏获得预防接种知识并仍受制于重男轻女的思想,须多途径加大宣传并重点加强规范化门诊建设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队伍,尽早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人群的接种率水平,巩固疾病防治成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创建健康县城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ST段变化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40例,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就其临床资料与非冠心病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40例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缺血发作次数最多于4-8时分布,而对照组于9-13时分布。观察组缺血性ST段发生率和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多于对照组,ST段呈较大幅度的增大(P<0.05)。缺血性ST段压低在心率增快时越有较高发生率,两组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加强冠心病各期的监护,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加以指导,并为预后的评估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惊厥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旨在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方法在本院中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43例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同时根据小儿惊厥患儿的个体信息对比参照,录入同期收入,接受体检的存在危险因素的患儿43例作为对照。分为发病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将两组患儿的代谢紊乱、颅内感染、高热惊厥、缺氧性疾病、中毒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对发生小儿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和发病组相比,对照组患儿的代谢紊乱、高热惊厥、缺氧性疾病、中毒、颅内感染患儿的比例更低,其中发病组患儿的小儿惊厥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儿童发生小儿惊厥的患儿来说,其危险因素主要包含代谢紊乱、颅内感染、缺氧性疾病、中毒等多种因素,而做好儿童的因素分析和预防,能够有助于预防甚至消除儿童发生小儿惊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故在临床上应当推广使用,以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