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中立位和前抽屉应力位下距腓前韧带(ATFL)的长度变化,探讨应力位超声检查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0例受检者(共134个踝关节)分为两组:无踝扭伤病史的健康对照组(共80个踝关节)和CAI患者组(共54个踝关节)。通过声像图测量ATFL在中立位和前抽屉应力位下的长度变化。受检者通过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定问卷自我定量评估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中的踝关节功能,用前抽屉试验评定踝关节的松弛程度,统计两组间应力位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其与前抽屉试验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双侧ATFL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CAI患者组ATFL长度变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应力位超声检查结果与前抽屉试验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应力位超声检查与前抽屉试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定性和定量评估踝关节的松弛程度,并可作为踝关节陈旧扭伤所致慢性机械性不稳定的客观有效的诊断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在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采用HAMD评分及VAS评分分别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及疼痛程度;统计护理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种护理模式干预后,2组患者HAMD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比43.3%,2=6.648,P=0.010)。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可以让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获益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应用于不稳定型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不稳定型踝关节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两组各有5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0天后骨痂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能够明显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并且有效促进损伤部位的功能性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脏急症和稳定性冠心病治疗,观察临床用药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12月收治ACS和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选择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45例,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22例,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保守用药治疗。结果通过两组积极治疗后,不稳定组显效13(28.89%)例,好转18(40.00%)例,总有效率68.89%,稳定组显效20(44.44%)例,有效23(51.11%)组,无效2(4.44%)例,总有效率95.56%,差异显著。结论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基本相同。对于治疗,心脏急症需要抓住窗口期治疗,促进转归,到稳定期后,要继续用药,注意稳定情绪、避免劳累、过度运动等诱因,都可以有效预防发作。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ALP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9.32±20.1)ml、(61.32±10.2)min、(74.21±10.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用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加快痊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高COPD稳定器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1月~2020.1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接受诊治的患者共计62例,且所有患者均处于COPD稳定期,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6.77%,对照组为87.0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