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型、普通型向重型转化的可行性。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56人;进行床旁肺超声检查及动态观察1周,根据超声声像图变化特征将56个新冠肺炎患者分成两组:稳定组和危急组;同时对入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CT、血气分析、心肌酶等检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诊断标准,将56个患者分成轻型、普通型及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结果 超声结果稳定组47人、危急组9人;临床诊断轻型、普通型45人、重型11人; 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pa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向重型转化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46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使用一般治疗方案,而研究组的23例患者除了一般治疗方案外还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比对照组高约22.00%,数据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2)长期作用于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细胞)致其恶性转化过程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含0.0和1.0 μmol/L NaAsO2的培养基培养HBE细胞,分别为对照组和染砷组。用含1.0 μmol/L NaAsO2处理HBE细胞至43代,建立恶性转化模型。检测细胞染砷后不同代数(0、1、8、15、22、29、36、43代)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包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Nrf2蛋白的表达情况。用Nrf2小干扰RNA(siRNA)转染恶性转化的HBE细胞(T-HBE细胞)来沉默Nrf2,验证Nrf2蛋白的沉默效果,并检测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染砷代数增加,HBE细胞凋亡率呈下降趋势(0、1、8、15、22、29、36、43代分别为0.370 ± 0.029、0.443 ± 0.069、0.357 ± 0.046、0.330 ± 0.016、0.273 ± 0.050、0.160 ± 0.024、0.110 ± 0.022、0.097 ± 0.012,F趋势 = 22.981,P < 0.05),与0代细胞比较,第22、29、36、43代细胞的凋亡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随着染砷代数增加,染砷组细胞促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化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转录因子C/EBP的同源蛋白(CHOP)、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均呈下降的趋势(F趋势 = 22.356、3.738、6.130、8.061,P均< 0.05),抗凋亡蛋白髓样细胞白血病-1蛋白(Mcl-1)、Bcl-2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F趋势 = 58.201、7.691,P均< 0.05)。分别与0代和同代对照组细胞比较,22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15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CHOP、Mcl-1、Bcl-2蛋白表达,29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Bax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各代染砷组细胞caspase-8、cleaved-caspase-8、caspase-12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分别与0代和同代对照组细胞比较,8代及以后染砷组细胞Nrf2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 siRNA(对照)转染组T-HBE细胞比较,Nrf2 siRNA转染组T-HBE细胞的凋亡率较高(P < 0.05)。与Con siRNA转染组T-HBE细胞比较,Nrf2 siRNA转染组T-HBE细胞的Nrf2、Bcl-2、Mcl-1蛋白表达均较低(P均< 0.05),cleaved-caspase-3/caspase-3、caspase-3、cleaved-caspase-3、CHOP、Bax蛋白表达均较高(P均< 0.05)。结论Nrf2可能通过Bcl-2、Mcl-1和Bax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通过CHOP调节内质网凋亡途径,抑制HBE细胞的凋亡,参与NaAsO2致HBE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默FAM83D对X线照射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存活能力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ESCC患者组织中FAM83D、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ECA109、KYSE30细胞FAM83D基因沉默效果。MTS、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方法检测ECA109、KYSE30细胞增殖活性、存活能力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CA109、KYSE30细胞凋亡分布、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55%(38/69) FAM83D强表达,36%(25/69) E-cadherin强表达,61%(42/69) vimentin强表达;FAM83D强表达与E-cadherin强表达呈负相关(r=-0.350,P<0.01),与vimentin强表达呈正相关(r=0.470,P<0.01)。ECA109、KYSE30细胞沉默FAM83D后降低了FAM83D蛋白表达(P<0.01)。MTS和克隆形成实验数据显示照射后沉默FAM83D显著抑制了ECA109、KYSE30细胞增殖水平(P<0.05)、增加了放射敏感性(P<0.01)。照射后FAM83D shRNA组ECA109、KYSE30细胞侵袭力降低(P<0.01)、E-cadherin表达增加,而N-cadherin、vimentin、Snail、p-Akt、p-GSK-3β表达降低(P<0.01)。照射后FAM83D shRNA组ECA109、KYSE30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同时Bcl-2、Mcl-1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FAM83D与ESCC的侵袭发展密切相关。沉默ECA109、KYSE30细胞FAM83D表达联合X线照射降低了其增殖、侵袭和存活能力,诱导了细胞凋亡,增加了放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通过Snail/Akt/GSK-3β信号途径来调控EMT。
简介:摘要目的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相关的专利转化水平不高。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推进,我国专利等医学知识产权项目正逐年递增,医学转化也越来越受重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借助各种渠道,积极推进医院专利转化,针对如何进行专利转化、如何提升转化的成功率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旨在分析探索多渠道推广专利的可行性,并为利用新媒体形式宣传专利转化开辟新路径。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分析"中山专利英雄帖"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平台每周浏览量数据及专利沙龙项目数据,以及近6年中山医院专利申请及转化情况,进行专利推广效果分析。结果通过多渠道、各环节的有效推进方法尝试,近6年中山医院专利申请及转化情况也成倍增长。结论医院将进一步探索专利申请及转化过程,构建知识产权项目管理体系,建立系统化转化服务平台,培养转化医学管理团队等,促进医院医学专利转化长期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在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诱导胰腺癌细胞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CRT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免疫印迹和Transwell检测CRT沉默对TG诱导EMT表型影响。Fluro-4/AM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胰腺癌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水平。结果CRT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与淋巴结转移(P=0.017)、UICC分期(P=0.021)呈正相关,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表达呈负相关(P=0.013)。CRT高表达联合E-cad低表达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P=0.023)。在胰腺癌细胞中,TG诱导EMT表型被CRT沉默所逆转。同时,CRT沉默能够抑制TG诱导胰腺癌胞浆内钙离子增加。结论CRT通过介导TG对胞浆内钙离子调控,最终促进胰腺癌细胞EMT的发生。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体检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3个月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初始诊断:左半肝肝癌伴肝外转移(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C期、中国肝癌分期Ⅲ-b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经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转化治疗后,复查影像学检查肝外转移病灶消失,原发病灶变小,降期成功。经评估可实施根治性切除,并成功施行开腹左半肝切除。至今已随访至术后1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可逆电穿孔(IRE)与转化手术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胆外科接受治疗的98例LAP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53例,女性45例,年龄[M(IQR)]57.5(13.5)岁(范围:20~87岁)。其中接受IRE治疗(IRE组)53例,接受转化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总体生存(OS)和肿瘤无进展生存(PFS)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IRE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2.4)h和50(100)ml,低于转化手术组[7.0(3.3)h和400(200)ml](P值均<0.05)。IRE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9.0(3.0)d和79 154(83 738)元,亦低于转化手术组[16.0(8.5)d和109 557(37 795)元](P值均<0.05)。IR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转化手术组(18.8%比55.6%,χ2=14.270,P<0.01)。IRE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28.9个月(95%CI:23.2~34.6),1、2、3年OS率分别为91.6%、61.7%、24.6%;转化手术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27.1个月(95%CI:20.9~33.3),1、2、3年OS率分别为81.8%、53.9%、3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0,P=0.760);IRE组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8.0个月(95%CI:14.7~21.3),1、2、3年PFS率分别为68.3%、29.7%、9.9%;转化手术组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1.1个月(95%CI:6.1~16.2),1、2、3年PFS率分别为45.2%、21.9%、1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0,P=0.170)。结论IRE能使LAPC患者取得与转化手术切除类似的生存时间,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简介:重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是一种罕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明显减少,具有强烈的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的风险,目前发现与SCN相关的异常基因有14种,ELANE是SCN最常见的致病基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有CSF3R突变,可导致SCN转化为AML。深入研究SCN/AML转化机制有助于该疾病诊治。本文就SCN患者的遗传学及表型多样性,G-CSF对SCN的治疗作用及风险,SCN患者集落刺激因子3受体(CSF3R)突变影响G-CSF信号传导,CSF3R突变是SCN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重要因素和了解SCN/AML转化机制有助于疾病诊治等问题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2(Hsp22)对TGFβ1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成体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TGFβ1刺激诱导成纤维细胞激活。采用不同浓度的Hsp22(1,2,4,8,10 μg/mL)孵育成纤维细胞24 h,观察其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的影响;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RT-PCR检测促纤维化因子的转录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SMA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可能的信号蛋白的改变。结果CCK8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TGFβ1刺激后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增多(P<0.05),纤维化相关的基因转录明显增加(P<0.05)。1,2,4,8,10 μg/mL的Hsp22均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5)。8 μg/mL和10 μg/mL的Hsp22能够抑制α-SMA表达(P<0.05),减少纤维化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水平(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WNT和β-catenin激活水平增加,GSK3β的磷酸化增高,β-catenin的核转位增多(P<0.05);10 μg/mL的Hsp22处理能够抑制WNT和β-catenin的激活水平,减少GSK3β的磷酸化表达,减少β-catenin的核转位(P<0.05),减少smad2和smad3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Hsp22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