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1900年由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分野前的一件大事。由於史料零星、档卷鲜见,以致有些问题难於判断。丘菽园是捐款资助自立军最多的新加坡华侨,他的後人至今保存了自立军起义前後的一些原始材料,以之与自立军有关的日本所《井上雅二日记》校读,不但可以纠正晚近史书的记载有误,而且对自立军起义前後的孙中山、康有为关系等提供了新的素材。

  • 标签: 自立军 唐才常 丘菽园 康有为 《井上雅二日记》 孙中山
  • 简介:河湟地区家族文化流变在当下的社会秩序构建中呈现出强烈的传承性与延续性,本文以青海大通安宁滩祁姓族源为视角,通过对祁氏家族族谱、祁氏家族自称与他称、祁氏家族口述记忆、祁氏家族宗教信仰、祁氏家族葬式习俗的调查分析,认为安宁滩祁姓家族在长时段的多文化接触中表现出了多元、汉化、宗族化的特质,与西祁土司家族渊源深厚,家谱命名、红石崖与红崖子沟的地理关联、高墙大院和房屋结构的同质性建筑等表明了文化的相属关系。

  • 标签: 汉藏蒙边缘地区 安宁滩 祁氏族源
  • 简介:本文主要考证了凉州失陷前后河西节度使杨志烈的事迹及相关西北史事。针对学界流行的法敦煌文书P.2942所记被杀害于长泉的副帅为杨志烈的观点进行了辩驳,认为该副帅实为杨志烈的继任者杨休明,文书中的“尚书”才是杨志烈,以往学界将卷中的“尚书”与“使主”“副帅”“元帅”,甚至“河已西副元帅”视为同一人的做法当属失察,他们乃是不同的三个人,因而不应以杨休明的遇害时间地点否定传世史书对杨志烈遇难情况的记载,两《唐书》及《资治通鉴》等对杨志烈于广德二年至永泰元年之间被沙陀杀害于甘州的记载真实可信。

  • 标签: 杨志烈 河西节度使 P 2942 沙陀 安史之乱
  • 简介:笔者于韩国发现张树声、丁汝昌、吴兆有致朝鲜王朝高宗政府官员之书信写本三件,均属韩国国内仅存唯一本,其内容不仅反映上述三人与近代朝鲜的历史关系,更是反映1882年至1885年间中朝关系内幕之珍贵史料.今介绍该三件史料于韩国收藏情况,并进一步考察与该三件史料有关的近代中朝关系史实,以期向国内学界全面介绍上述三件珍贵史料.

  • 标签: 张树声等书信 写本 中朝关系
  • 简介:本文从游艺文化视角切入,将游艺文化古朴的形态、艺术的语言与乐生的旨归特色与羌锅庄相结合,探讨羌锅庄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可行性,以期起到丰富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趣味、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美感教育目的。

  • 标签: 游艺文化 藏羌锅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 简介:1999年5月,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编辑、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区潜云书法集》面世了,这是广东省书法界“晚霞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 标签: 区潜云 广东 草书 书法艺术 生平 中国
  • 简介:和林县另皮窑、土默特左旗讨合村,是两处被破坏了的墓葬,征集遗物不全,但各有两套精美的金饰牌出土,为过去罕见,它对于研究古代北方民族动物纹饰牌的时代、族属,很有参考价值,这里谈几点认识。

  • 标签: 饰牌 连珠纹 带饰 鲜卑人 神兽纹 动物纹
  • 简介:为了营造风清正的工作环境,西吉县志办制定措施、开展活动,着力打造“四型机关”。一、加强干部职工的学习,打造“学习型志办”。

  • 标签: 工作环境 县志 西吉 干部职工 学习型
  • 简介:本文运用专家主观评估法,对影响金沙江两岸区“超载”现象的各类因素进行了量化估算,并结合实地调查中的观察和相关文献中的讨论,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改革牧区产权制度,才能有效地缓解“超载”现象?基本结论是:“使用权承包到户”只能解决利益的初始分配问题,并不能自动消除公地悲剧现象;只有“因地治宜”,尊重牧民根据“特定时空”的经验知识所进行的理性选择,产权制度的改革才可能实现其政策初衷。

  • 标签: 超载 产权制度 经验知识 理性选择
  • 简介:《根本中论无畏疏》(Mlamadhyamaka-vrtti-akutobhay,),根椐传统藏文资料,比如布顿·仁钦竹的《善逝教法史》是龙树的“自疏”,藏文大藏经所收存的该论译跋上也说是龙树所著。汉译文献中也有些隐约的记录,说龙树“造《无畏疏》十万颂,于《无畏》中出《中论》也”。但是国际上不少学者已经指出,该论是否为龙树所造,仍有不少疑点。比如该论第二十品《观邪见

  • 标签: 《根本中论无畏疏》 藏译本 佛典 语言特点 学术价值 佛教
  • 简介: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流域中上游。湟中县古为羌地,汉至清代隶属临羌、西都、湟水、鄯城、西宁等县,1946年西宁县更名为湟中县,面积24.30平方千米,县政府驻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25千米。1999年1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其划归西宁市管辖。湟中县辖11个镇、5个乡(其中3个为民族乡),分别为鲁沙尔镇、田家寨镇、总寨镇、上新庄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西堡镇、土门关乡、海子沟乡、群加藏族乡、汉东回族乡和大才回族乡,其中总寨镇委托西宁市城南新区管理。

  • 标签: 湟中县 青海省 散杂居地区 民族关系 新时期 西宁市
  • 简介:1937年12月至1949年10月,在民族多难、国家危亡的背景下,九世班禅圆寂后的致祭、部属安置、法体返、灵童寻访和十世班禅坐床不仅是西藏地方和国民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西藏地方因班禅方面与达赖系统、噶厦的分歧、斗争而出现复杂的情况,相关事务涉及青海、西康等邻近省份及其地方势力,而且英帝国主义也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干预。在这一背景下,国民政府在九世班禅圆寂后把致祭、转世等事务置于治理西藏、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大方略"之中,有关政策、措施与当时中央政府有关治、安边的其他政策、措施相互协调,努力稳定西南边疆局势、维护国家统一。而且,国民政府在九世班禅圆寂后把褒扬、奖励与法制约束结合起来,对于爱国的班禅系统给予明确支持、有力保护,又不放松管理,从而有效地激励了西藏地方的爱国力量。在处置九世班禅灵童寻访、十世班禅坐床时,国民政府坚持把宗教仪轨与历史定制结合起来,坚决维护中央政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变化中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的权威。

  • 标签: 九世班禅圆寂 致祭 坐床 国民政府 治藏政策
  • 简介:先秦儒學已經吸收醫術理論闡述修齊治平的身心觀念,但比較偏重於治氣養心。自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數”的思想,漢儒借助戰國秦漢間以陰陽五行學説爲框架的宇宙觀和醫術等術知識,建構其道德原理和治國之術。特别是保存了大量方技思想的讖緯文獻,發展爲一套完整的道德、政治與醫術相結合的理論,顯示出漢儒重視治氣養性的思想傾向。讖緯文獻中還保存了豐富的上古醫學内容,可與《黄帝内經》、馬王堆出土醫書等互證,其儒學色彩也影響了東漢以後的醫術理論。

  • 标签: 治氣養性 讖緯 黄帝内經 元氣 性情 經絡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英国、俄国对中国西藏地区的侵略,西南边疆形势危急。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南边疆,国内各界人士提出一系列治理西藏的建议,包括西藏设立行省,在西藏兴办教育、建设铁路、发展邮政和电信事业等等。其中,许多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当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治决策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近代化的学堂、邮政和电报设施在西藏有所发展。本文梳理了1888~1911年间西藏治理的建议,分析了这些建议的内涵和影响。

  • 标签: 国内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藏地区 论著 清末 西南边疆
  • 简介: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宫廷制作了大量藏传佛教金铜佛像,艺术成就卓越,在明清佛教雕塑艺术史上影响深远。文章通过研究甘肃岷县新发现的珍贵史料《西天佛子源流录》、考察岷县大崇教寺遗址暨岷县博物馆收藏永宣时期藏传佛教文物,从文献与文物两方面论证了永宣佛像源起与流传的主要原因,以及甘青地区在明朝初年朝廷治理西藏方略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永乐宣德佛像 大崇教寺 瞿昙寺 西天佛子源流录 班丹扎释 大宝法王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西部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离不开各界文化精英们的共同努力,处于汉蒙文化交界地带的青海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极速规整时期表现出了与其历史心性相一致的状况。在文化自觉的时代氛围下,杨质夫及与他关涉的文化精英们在青海建省、稳固边疆、汉翻译、汉佛教文化交流、民族教育发展、藏学研究、开发青海等方面开创了一整套具有民国特色的文化传统。上述具体的文化实践显现了个体行动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关联性,以杨质夫为代表的本土知识精英及外省籍文化名士们将家学渊源成功转换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财富,使人文渐起的近代青海步入了现代社会发展序列。

  • 标签: 文化实践 杨质夫 汉藏蒙交界地带 青海
  • 简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西部区,南连西藏、西接新疆,是进通疆连甘的战略要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海西州委、州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中央新时期“二十字”治原则,扎扎实实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突出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青甘新交会地区社会治理新体系建设,保持了全州民族大团结、各族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 标签: 民族团结进步 社会治理体系 海西州 民族宗教事务 治国理政 藏族自治州
  • 简介:小三线建设系1960~1980年代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进行建设。时至1985年底,全国小三线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小三线建设研究是中国当代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收集和整理有关小三线建设的政府和企业档案的近况,以及这些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在推进当代史学科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只有在尽可能完整收集利用相关档案的基础上,同时辅以其他各类史料,才有可能开展对小三线建设全方位和严谨的科学研究,令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最终拓展为中国当代史学科的重要分支。同时作者呼吁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整理公布中国当代史方面的档案资料。

  • 标签: 小三线建设 地方档案 企业档案 中国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