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属于一种皮肤科常用药物,该药物为无菌制剂,常应用于皮肤轻度烧伤,或者为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皮肤感染等相关疾病进行治疗。本研究选择200个批次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进行抽样分析,运用法定检验方法进行样品研究,评价所生产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在质量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及风险,进一步结合相关风险的产生为该药品的生产提供风险控制措施,提升药品的生产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选我院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0例(2020.01至2021.12收治),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0例患者所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①主要种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占比分别是34.44%、27.78%、23.33%、5.56%、5.56%、3.33%。②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口服给药、静脉注射,占比分别是52.22%、37.78%、10.00%。③不良反应所属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占比为40.00%、27.78%、10.00%、8.89%、8.89%、4.44%。④不良反应轻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损害占比为52.22%、42.22%、5.56%。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可见于任意给药途径和系统,需谨慎用药,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与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妊娠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组)及芬太尼组(F组),均选择小剂量氯胺酮静脉全麻进行剖宫产手术。术後分别给予布托啡诺9mg及芬太尼0.9mg分别用0.9%N.S稀释至100ml注入镇痛泵用于术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镇静评分法Ramesay评分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後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以及术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术後4h内两组VAS评分有显着差异,B组优于F组。两组术後各时间段的镇静评分:B组高于F组,其差异有显着性。两组术後48小时以内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观察表明,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均是安全的镇痛剂,用于剖宫产的病人术後的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且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後静脉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
简介: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16-28周妊娠的流产情况。方法对100例孕16-28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一天二次,连服三天,第四天上午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B组直接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结果A组孕妇服药后宫颈成熟度及一次性引产的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而引产的总产程、24小时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裂伤率则明显低于B组.结论口服米非司酮72小时后,配伍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能更进一步促进宫颈成熟及子宫收缩,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和宫颈裂伤率,有利于流产的成功。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喹诺酮类药物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左氧氟沙星的价值展开研讨。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本院在过去一年
简介:摘要:目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使用药学干预,观察该种干预方法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9月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药学干预组与非药学干预组,分别采用药学干预和非药学干预,对比两种干预方法效果。结果:(1)药学干预组和非药学干预组医师对用药知识了解率、患者耐药发生率、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对比中,药学干预组分别是95.23%、7.93%、6.34%,非药学干预组分别是77.77%、25.39%、20.63%,(x2=18.535,p=0.000),结果有差异。(2)药学干预组和非药学干预组药学干预满意度对照中,药学干预组为92.15±10.65(分),非药学干预组为81.14±9.33(分),(t=7.53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使用药学干预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nRH-a分别联合地诺孕素、曼月乐环、屈螺酮炔雌醇片(II)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管理中的疗效分析与比较。